天天看點

美媒:很少有好萊塢電影能像《長津湖》那樣,輕松吸引中國一到五線城市所有觀衆

作者: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訊)《月球隕落》《新蝙蝠俠》《神秘海域》等幾部好萊塢電影在中國連續慘敗,美國電影從業者終于開始反思了。

此前,娛樂媒體《好萊塢報道》援引一位行業人士的話指出,中國群眾的觀影喜好多樣化,一二線城市和三四五線城市觀衆的偏好不同,好萊塢想同時赢得兩個市場太困難了。是以,美國電影(在中國能否成功)越來越應當回答這樣一個問題:片方到底是準備吸引中國一二線城市的觀衆,還是三四五線城市的觀衆?

“隻有《長津湖》能輕易吸引所有中國觀衆,大多數美國電影都沒做到。”

美媒:很少有好萊塢電影能像《長津湖》那樣,輕松吸引中國一到五線城市所有觀衆

在這篇題為《好萊塢是否應當重新思考他們在中國的政策》中,《好萊塢報道》直言,中國觀衆對好萊塢電影的熱情正在減退,此外,中國國内電影市場蓬勃發展,他們正在制作出更加成熟的電影作品。

《新蝙蝠俠》的失利尤其讓一些好萊塢從業者失落,作為“蝙蝠俠”系列中“最長、最暗黑”的一部,電影在北美上映後,以絕對優勢蟬聯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榜首。中國上映時間略晚,作為DC宇宙頭号IP,與“蝙蝠俠”有關的幾部電影票房都比較亮眼,加上疫情之後美國超級英雄電影鮮少在中國院線直接上映,《新蝙蝠俠》被視為挽救頹勢的“秘密武器”。

3月18日,這部《新蝙蝠俠》在中國上映,它的确來勢洶洶,上映首日的排片比高達42%,然而如今回看,不過是出道即巅峰……

美媒:很少有好萊塢電影能像《長津湖》那樣,輕松吸引中國一到五線城市所有觀衆

《月球隕落》《神奇動物3:鄧布利多之謎》《精靈旅社4》等電影也在上映前大力宣傳,然而幾部電影票房均不如預期,《新蝙蝠俠》《月球隕落》《神秘海域》上映均一個多月,目前票房勉強破億,分别為1.43億、1.3億、1.14億,其他幾部更是慘淡。

誠然,受到疫情影響,3月以來票房低迷,然而一向被視為“票房靈藥”的好萊塢大片們一個個倒下,恐怕不是“生不逢時”幾個字能簡單概括的。

電影咨詢公司Artisan Gateway的資料顯示,2012年,好萊塢電影占中國票房總收入的48.2%,2016年,這一比例下降到了36%,2021年,資料進一步下降,僅有12.3%。

《好萊塢報道》援引一位美國電影行業人士的話指出,如今,電影行業面臨着很多挑戰,新冠疫情、流媒體等,而好萊塢電影在中國還遇到了新的挑戰——中國一二線城市觀衆和三四五線城市觀衆的觀影喜好不同,且越來越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如果你想同時赢得兩個市場,太困難了。”

是以,美國電影(在中國能否成功)越來越應當回答這樣一個問題,一部電影到底是準備吸引中國一二線城市的觀衆,還是三四五線城市的觀衆?“要想在中國打造一部大片,需要吸引更多不同的觀影群體。”

該行業人士直言,“隻有《長津湖》能輕易吸引所有觀衆,大多數美國電影都沒做到。”報道提及,過去一年裡,《長津湖》和續作《水門橋》均表現亮眼,前者票房超57億,後者超40億。

美媒:很少有好萊塢電影能像《長津湖》那樣,輕松吸引中國一到五線城市所有觀衆

美媒指出,對于好萊塢電影在中國影響力下滑一事,從業者們給出了五花八門的解釋,有些甚至直接甩鍋給中國。

比如,《好萊塢報道》采訪的另外一位電影行業人士對中國市場表現出了“又愛又恨”的态度,他承認中國電影市場巨大,存在很多機遇,對好萊塢誘惑力十足,但又抱怨中國的票房分成太少了,其稱,好萊塢進入中國隻是想幫助中國本土公司學習如何制作大片,然而根據2012年簽署的一項協定,美國電影公司隻能獲得中國票房的25%,但在其他市場,好萊塢能拿到40%到50%。

值得注意的是,事實上,早在3月初,英國衛報就曾在《魅力不再:為什麼中國影迷正在遠離好萊塢》一文中指出,在過去的20多年裡,伴随着一系列電影保護政策,中國國産電影行業迅速壯大,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包括好萊塢電影在内的非中國電影的票房呈現下降趨勢,加上近幾年,中國觀衆的偏好也出現了改變,這對好萊塢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美國記者埃裡奇在剛剛出版的新書《紅毯:好萊塢、中國和全球文化霸權之争》中也分析指出,好萊塢電影對中國觀衆的吸引力正大幅下降,“很久之前,靠着好萊塢大制作這個金字招牌在中國就能收獲不少觀衆,但如今,你必須要有好的制作以及一個足夠吸引中國觀衆的故事。”

他也用《長津湖》舉例,“中國着力發展國産電影産業并使其商業化的雄心正在奏效,中國觀衆也逐漸轉向國内文化産品。”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