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破了6層以上料框堆疊、9.4米高位存取、2.0窄通道存取,實作了單工廠中的房間單套系統同時排程40多台無人叉車機器人。
文|羅瑩瑩
據中國移動機器人(AGV/AMR)産業聯盟資料、新戰略移動機器人産業研究所統計,2021年中國叉式移動機器人(含視覺導航)銷量達8000台,同比增長60%,市場規模約為24.5億元,同比增長42.40%。
圖表:2015-2021年中國叉式移動機器人市場銷售量(台數)及增長率
作為無人叉車代表企業之一,2021年,未來機器人完成訂單合同總金額增長300%,單筆合同平均金額增長150%,客戶重複采購率達到40%以上,落地項目大面積覆寫制造工業、倉儲物流、機械制造等細分行業的“深水區”場景。
産品+方案雙管齊下,打通深水區全場景
“深水區”來源鄧小平一次講話:“中國的改革是摸着石頭過河。剛開始時在河邊,水比較淺,石頭比較好摸,現在進入深水區,石頭不好摸了。”未來機器人CEO李陸洋借用“深水區”,用來指代無人叉車面對的複雜多變的場景環境。
相比流程簡單,貨物标準,低位存取,平面搬運等相對簡單的淺水區場景,在“深水區”場景中,無人叉車需要應對人車混場、貨物亂放、載具不标準、貨車類型多樣化等因素,更加考驗無人叉車的單車作業峰值效率、操作精度和複雜場景适應能力。“深水區”場景也是客戶的痛點難點所在,圍繞這類痛點難題,未來機器人從産品和方案兩個方面進行突破,并積累了大量的項目經驗。
産品:E&O系列直擊行業痛點
2021年,針對行業場景痛點,未來機器人先後推出E系列與O系列,完成産品矩陣疊代更新。
E系列室内/外平衡重無人叉車:該系列産品解鎖外月台裝卸這一核心場景需求,實作無人叉車室内外全場景應用。通過配置3D雷射+視覺感覺技術、多軸實時運動規劃技術以及高精度視覺伺服控制技術,E系列室内/外平衡重無人叉車具備應對光照變化的室外定位能力、三維環境感覺能力、準确高效的視覺伺服控制能力,複雜多變環境下峰值效率可比拟人工作業峰值效率。
O系列全向無人叉車:該系列産品針對大體積、多變流程、複雜場景下的搬運。「O」系列全向無人叉車能實作360°中心回旋,零直角轉彎内半徑,全方位的任意移動,搭配車身的窄體式設計,實作窄通道内貨物存取、大體積(超長/超寬)物料的靈活運轉等,有效提升空間使用率和倉儲庫容率。
截止目前,未來機器人已經釋出九大系列無人叉車,大面積覆寫不同行業深水區場景需求。
方案:覆寫深水區剛需場景
産品疊代更新,方案層同樣攻關克難,倉庫月台作為貨物進出的剛需場景,無論是外部物料從卡車上卸下進入倉庫,還是倉庫内物料的運送裝上貨車,兩個看似簡單的流程都存在着作業效率低、安全性低、貨損率高等問題,對此,未來機器人早在2020年就實作了無人化裝卸解決方案,在2021年再次突破更新。
外月台飛翼車無人裝卸
該解決方案在去年CeMAT ASIA 2021展會上首次對外正式釋出,以VNE20及VNP15兩台無人叉車,雙車雙流程還原演繹外月台飛翼車無人裝卸場景。未來機器人自主研發的視覺導航系統和感覺定位,使無人叉車具備強抗幹擾性,抵抗室外強光幹擾,高度的精确性足以媲美人工作業,對人/庫位/貨物等進行智能識别,達到全局定位與局部精準定位,提升無人叉車作業的效率,同時配置中控排程系統,比對物流與資訊流,實時監測無人叉車的運作狀态,完成多個叉車的實時排程。
外月台廂式貨車無人裝卸
繼飛翼車之後,未來機器人繼續攻克難度等級幾乎為跨越式的廂式貨車無人裝卸場景,同時基于場景并在石化行業落地國内首個廂式貨車無人裝卸項目案例。
該項目配置的VNE20無人叉車基于未來機器人無人駕駛架構,采用視覺加雷射定位方案,能夠應對光線變化的室外定位。無人叉車載貨進入狹長的車廂後,通過感覺雷射和視覺定位,在寬度為2.35m的車廂,貨物左右間隙小于30mm的環境内,完成兩列貨物18托的精準擺放,定位精确性達到幾乎可與人工作業媲美的程度。
此外,搭載未來機器人自主研發的中控排程系統,與客戶立庫WMS系統通過區域網路對接,實作無人叉車任務排程和車輛排程功能。當司機将卡車停好,登車橋搭好後,在立庫系統下發出庫任務,立庫系統将目标裝車貨物運送至立庫出庫口,貨物到達輸送線末端後,輸送線PLC發送裝車需求信号給無人叉車中控系統,排程無人叉車叉取貨物進行裝車。
整個裝貨流程除卻在終端下發任務外,無需人工過多幹涉,提升裝貨流程安全性,減少因人工搬運造成的貨物損壞情況,同時減少卡車等待時間,提升整體作業效率。
該方案為客戶帶來工廠裝卸效率大幅提升,縮短了卡車滞留等待時間,車隊使用率也随之上升,節約了運輸成本;同時,提升了每個月台的裝卸量,加快貨物進出庫速度,減少緩存區域面積,降低了我們的倉庫成本,實作從倉庫内部到貨物出庫裝車的全流程自動化。
除此之外,未來機器人還突破了國内6層以上料框堆疊、9.4米高位存取、2.0窄通道存取等多個首例,打造柔性解決方案,實作覆寫外月台裝車、料籠堆疊、貨物上下架、室外長距離運輸等核心剛需場景。
首個6層料框精準堆疊解決方案:以未來機器人無人叉車為操作機,針對多種規格、不同載重料框堆疊而開發,整體堆疊高度可達約5.3m,這是未來機器人面向工廠物流及倉儲物流,直擊無人化高位堆疊痛點一大行動和突破。
9.4米高位貨架密集存儲:采用R系列前移式無人叉車,突破9米高位存取應用。高位存儲的存在視野盲區,無人叉車采用雷射末端感覺 Laser Scanning,精準檢測放貨空間,貨物擺放精度控制在±20mm,確定貨物在高位存取時的安全性與精準度。
窄通道高頻密集存儲:采用SLIM系列托盤堆高式無人叉車,窄體式車身設計,最小直角轉彎通道寬度僅需1800mm,多種混合傳感器使得無人叉車具備較強的感覺性能,能夠自适應檢測放貨空間、貨物位姿等。
伴随着應用場景的不斷深入及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未來,無人叉車解決方案能實作标準化複制嗎?未來機器人的銷售總經理謝立在接受新戰略移動機器人全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工業物流場景較為複雜,行業領域差異化明顯,即便在同一行業中,不同的制造場景、生産流程、環節以及節奏也不相同,目前在制造場景中,未來機器人在普遍淺水區場景已經實作部分标準化複制,但在深水區場景還需要大量資料沉澱支援,無法做到完全複制,隻能做到盡可能複制,這也是目前無人叉車行業的現狀。
謝立表示,“目前未來機器人在做的,就是用我們的技術去解決客戶現有的難題。”
軟硬實力構築“未來”長跑基石
随着機器人時代來臨,2021年,未來機器人的市場業務與規模量極速增長,累計落地項目350+,項目傳遞100%,客戶複購率達到40%以上。“未來”在無人叉車領域将要應對的挑戰與規劃,謝立認為,主要是圍繞企業的“軟硬實力”兩大方面出發。
軟實力:擴充團隊+提高産能
國内建立合肥工廠,1:1場景複制。未來機器人在2021年于安徽合肥建設生産調試基地,該基地一方面用于提升生産線産能,應對持續增長的項目需求。另一方面,該基地還原搭建了料籠堆疊、高位存取、窄通道存取等多種工業物流剛需複雜場景,用以實作創新性技術的突破與應用。
謝立介紹,“面對深水區場景,我們希望首先要在我們的工廠内對場景達到1:1複制,在正式落地之前達到客戶想要的效果,确認無誤之後才能實作出貨傳遞,同時也是縮短項目傳遞的時間。”
管道賦能區域。目前未來機器人在行業内積極打通上下遊合作供應商,在銷售模式方面增加以管道賦能區域的路線,深度挖掘當地區域資訊,以此逐漸覆寫全國管道。
大力培養人才團隊。未來機器人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去年未來機器人傳遞團隊人員擴招達到一百多人。據謝立介紹,現在公司對這批傳遞人員進行“老帶新”半年教育訓練,期間要經過兩到三個項目的磨練才能保證傳遞人員的熟練度進而保障項目的傳遞效率。
硬實力:技術場景持續攻克
視覺導航技術。作為國内最早将視覺導航技術應用在無人叉車的企業之一,未來機器人自主研發的“明眸”環境檢測系統是基于深度學習圖像識别技術,實作全局及局部末端對庫位情況、貨物位姿、置貨空間等資訊的實時檢測。借助大資料和AI智能算法,系統能有效識别和跟蹤倉庫中的貨物、托盤、叉車和操作人員等對象,并将對象資訊實時共享到使用者的倉庫管理系統,為企業提供庫位安全資訊的同時,協同AGV、巡檢機器人等智能化裝置的無人化作業。
攻克剛需場景。謝立提到,如何進一步提升無人叉車的高柔性和高精度以及作業的高效率,是未來機器人自成立以來所鑽研追求的方向,未來還将朝着這個目标對剛需複雜場景持續攻克,真正解決客戶的痛點需求,實作降本增效。同時,盡可能地打造标準化場景,實作項目規模化複制,為全行業提供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