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街一巷“活地圖”,一磚一瓦“故事王”,“鐵拐王”30年尋根老漢正街

一街一巷“活地圖”,一磚一瓦“故事王”,“鐵拐王”30年尋根老漢正街

在漢正街小新巷一片拆遷工地上,發現一塊老紅磚。

長江日報大武漢用戶端4月20日訊19日,在漢正街小新巷一片工地上,身材瘦削、行走不便的王光拄着一根“鐵拐”,在磚石瓦礫堆中翻找,看到幾塊大個頭的磚,他從泛黃的帆布包裡掏出兩把小錘,敲掉磚面的水泥層,上面顯示出“工13”的字樣,王光告訴随行的長江日報記者:這是解放前的,當時的小新碼頭熱鬧得很呢。

一街一巷“活地圖”,一磚一瓦“故事王”,“鐵拐王”30年尋根老漢正街

這塊老紅磚引起王光的注意,他用小錘去除表面的水泥加以辨認。

今年52歲的王光,是土生土長的漢正街人,研究漢正街街巷曆史已有30年了。在漢正街東片啟動舊城改造後,身為漢正街新安社群網格員的王光進入文物專班,參與收集漢正街拆遷房屋的老青磚62萬餘塊、青石闆1082塊、石碑44塊、石庫門10副及一批雕花木梁,一直在為保護留存“漢正老街”的根脈奔走建言。

30年穿行老街巷

他是漢正街的“活地圖”“故事王”

在雲尚 武漢國際時尚中心等高樓大廈越來越多的漢正街,老街巷開始逐漸或拆除或改造。“這是漢正街發展的必然之路,但我希望能在改造的同時,要保留好城市的曆史印迹。”穿過漢正街熙熙攘攘的人群,長江日報記者跟随王光走進漢正街現存面積最大的舊城新安九如片。

一街一巷“活地圖”,一磚一瓦“故事王”,“鐵拐王”30年尋根老漢正街

腿腳不便的王光走進漢正街的拆遷區。

為什麼叫漢正街?王光解釋:“因為它當年是漢口正街,是漢口商貿文化的發源地。”

這棟民國時期的小洋樓,漢劇大師陳伯華曾住在二樓;藥幫巷這條青石闆路,是漢正街目前現存唯一的一條青石闆路;這堵厚厚的牆,是用糯米漿等砌起來的,這就是新安書院的外牆……

每穿行一條小巷,走過一段青石闆路,看到一副石庫門或者一棟老房子,王光都如數家珍,他也被譽為漢正街的“活地圖”“故事王”。

由于從小腿腳不便,王光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尤其喜歡研究漢正街的曆史。上世紀90年代初,王光曾在漢正街擺過地攤,時常碰到本地文史愛好者、外地遊客來漢正街參觀,他會丢下攤子,熱情地帶别人穿街走巷,去看老房老牆老物件,慢慢也萌生了留住漢正街商貿曆史文化的想法。

一街一巷“活地圖”,一磚一瓦“故事王”,“鐵拐王”30年尋根老漢正街

王光在漢正街周邊的窄巷裡尋找老街故事。

2013年,漢正街道辦事處對轄區街巷拆遷改造後的狀況開展調查,王光協助街道社群從業人員一起尋訪老人、查閱海量資料,求證漢正街道辦事處現存130餘條街巷的曆史由來。

在編撰《漢正街街巷曆史調查》過程中,王光專門去尋訪葉開泰、謙祥益、汪玉霞等商号舊址,還找到了公壽前街12号原葉開泰老藥鋪掌櫃和賬房先生住的貨棧庫房。

在大夾街與人和街之間,一面斑駁泛白的高牆上挂着“優秀曆史建築新安書院1668”的牌匾。“這是新安書院的老屏牆。新安書院應該是漢正街商貿曆史文化最重要的建築。”王光告訴記者,徽商在全國各地都建有新安書院,而漢口新安書院在當時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後漢口徽商在今晴川橋處建魁星閣,形成當時漢口的标志性建築,與黃鶴樓、晴川閣隔江鬥豔。後來魁星閣及新安書院都相繼毀損,無法恢複原貌。2006年,武漢市人民政府将新安書院列為武漢市優秀曆史建築。

2017年11月,新安街居民在破牆開門面時,在牆壁裡發現一根鑄有“旅漢新安書院”字樣的四方鐵柱,王光知道後如獲至寶,連夜向漢正街辦事處文化中心報告,并在現場通宵值守。最後按照有關部門對鐵柱進行原址保護的決定,王光專門買來塑膠薄膜将鐵柱纏繞了九層,又用不幹膠纏了三層并寫上封砌部門和日期。

後來,王光又專門向《人文武漢》雜志投稿,呼籲擴大新安書院優秀曆史建築的保護範圍。

為了一塊石碑

他差點丢了命

一街一巷“活地圖”,一磚一瓦“故事王”,“鐵拐王”30年尋根老漢正街

對漢正街的老裡份,王光熟悉得很。

2015年,漢正街東片土地儲備試點項目建設指揮部成立文物專班,安排專人在拆遷區勘察收集具有文物價值的建築構件和民俗物品。

時任漢正街文化中心主任邱新濤介紹,王光因為熟悉漢正街的街巷曆史,受邀進入文物專班兼職“前期勘探”工作,他幾乎每天都在各個拆遷工地上轉悠,生怕漏掉了漢正街的每一個“寶貝”。

王光手上的專用“鐵拐”是他專門找鐵匠打造的,這是一根長約一米、重約5斤的鐵探鈎,上面還刻鑿了“漢正街東片文物專班”字樣,既當拐杖也當“挖寶”的工具。

一街一巷“活地圖”,一磚一瓦“故事王”,“鐵拐王”30年尋根老漢正街

王光用他的“洛陽鏟”——鐵探鈎擦拭地上的一塊可能是舊物的石闆。

一街一巷“活地圖”,一磚一瓦“故事王”,“鐵拐王”30年尋根老漢正街

另一副工具是王光的小鐵錘,上面刻有“漢正街東片文物專班王2015”字樣。

隻要發現石碑和石庫門,王光就用探鈎撬動幾百斤重的建築構件,然後從帆布包裡掏出鐵鏟、尖錘、起子、竹筷等輔助工具清除表面泥土,憑借多年積累的文史知識,他能初步判斷其年代和由來,然後詳細記錄時間、地點、經過,并用文物專班配備的相機拍照留存,回家後再查閱史料考證其價值,有價值的最後就運送至漢正街博物館收藏。

一街一巷“活地圖”,一磚一瓦“故事王”,“鐵拐王”30年尋根老漢正街

王光發現并送到漢正街博物館裡的一塊英文磚。

邱新濤回憶,有一天王光在電話中興奮地說:找到跟寶慶會館有關聯的物證了。他趕到現場後看到,一塊石碑上殘留着“寶慶成昌安記牆界碑”字樣,一旁的王光累得滿頭大汗,卻笑得很開心。

原來,寶慶正街拆遷時,王光就跟在作業的挖掘機後面,發現這塊石碑從土裡冒出半截,依稀露出“寶慶”二字輪廓,他當即喊停挖掘機,叫司機将石碑吊出來。王光辨認出風化嚴重的“寶慶”二字,心情就像找回了遺失多年的寶貝一樣。“這塊碑是當時唯一能夠證明漢口寶慶碼頭存在的實物,是湖南人曾在漢口生活經商百年的印證。”

一街一巷“活地圖”,一磚一瓦“故事王”,“鐵拐王”30年尋根老漢正街

漢正街博物館裡,很多館藏都是王光收集來的。

在尋找收集文物過程中,王光還差點丢了命。有一天,他在寶慶二街拆遷工地上看到,一處3米多高的渣土堆上,有一塊十分規整的大石條。他懷疑那是一塊有文字的石碑,便放下探鈎和工具包,手腳并用一點點往渣土堆上爬。當爬到距離石條還有半米的時候,隻聽哐啷一聲響,渣土堆的磚石發生了松動,他趕緊側身向旁翻滾,那塊500斤重的石塊從他身邊擦身而過。遺憾的是,當他拖着摔疼的腿挪過去看時,卻是一塊沒有文字印記的條石。

王光後來也沒有跟任何人提起這件事,仍舊在各個拆遷工地上“尋寶”。

把老物件搬進“漢正老街”

他想留住“根脈”

近日,一組黑白老照片亮相漢正街安善小區文化牆,再現明清時期漢正街“十裡帆樯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宵明”的繁榮景象,吸引了周邊居民和遊人駐足圍觀。

“漢正街正在建立國家高品位步行街,我們在收集文化牆老照片的過程中,遇到不清楚的老地名,我們就會去請教王光老師。”漢正街舊城改造項目指揮部從業人員蔡景介紹,安善小區所在地在清代被稱為樹德巷,後來王光尋訪多位老人對樹德巷的由來進行深入考證,确認樹德巷是清代商人毛樹德的私産。改造後的安善小區,又恢複了樹德巷的門牌号碼,“立德樹人”的鄰裡文化随處可見。

在漢正街管委會5樓的漢正街博物館,存放着290件尚未定級的文物及民俗物品。裡面有文物專班收集的明清及民國時期漢正街各大商會的地界碑、建築構件、官窯青磚、街巷老門牌,還有居民主動捐獻的水桶、木凳、銅盤老秤、陶制水壺、雕花欄闆等日常用品。

一街一巷“活地圖”,一磚一瓦“故事王”,“鐵拐王”30年尋根老漢正街

記者發現,大部分藏品旁都附有王光手寫的文物說明和收集現場記錄。王光說起這些藏品就滔滔不絕:這裡有大新碼頭新安書院魁星閣遺址出土的銘文青磚、寶慶正街63号清官窯銘文磚、寶慶碼頭大門抱鼓石、漢口紹興會館柱礎、鄭瑞記牆腳地界碑、萬祥茂永記牆界碑……這些都是當年漢正街商貿繁榮的實物佐證。

一街一巷“活地圖”,一磚一瓦“故事王”,“鐵拐王”30年尋根老漢正街

王光送到漢正街博物館的收藏的舊物的來曆。

王光指着一塊怡大洋行地界碑告訴記者,這塊碑證明當年英國怡大洋行曾在漢正街設有分支機構,說明漢正街當年已經是一個開放的國際化市場。“漢正街曾經是漢口的城市之根、商貿之源,我作為土生土長的漢正街人對此感到很驕傲,我希望這些老物件将來能夠派上用場。”

漢正街市場管委會辦公室主任趙燕介紹,漢正街博物館建于2001年,是當時全國首個街道級博物館,從居民、商戶和社會人士處收集了大量民俗物,後來又相繼收藏了漢正街改造過程中的大量建築構件及木構件。

趙燕表示:王光老師是發掘保護傳承漢正街商貿曆史文化的參與者和見證者。他和文物專班的同志收集的老青磚、青石闆及石庫門構件等,如今都已被妥善收藏保管,未來将在“漢正老街”亮點區塊亮相,讓人們看到漢正街當年的曆史風貌。

(長江日報記者萬淩 彭仲 通訊員李放軍 詹鷗 攝影:記者喻志勇)

【編輯:丁翾】

更多精彩内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大武漢”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