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街一巷“活地图”,一砖一瓦“故事王”,“铁拐王”30年寻根老汉正街

一街一巷“活地图”,一砖一瓦“故事王”,“铁拐王”30年寻根老汉正街

在汉正街小新巷一片拆迁工地上,发现一块老红砖。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0日讯19日,在汉正街小新巷一片工地上,身材瘦削、行走不便的王光拄着一根“铁拐”,在砖石瓦砾堆中翻找,看到几块大个头的砖,他从泛黄的帆布包里掏出两把小锤,敲掉砖面的水泥层,上面显示出“工13”的字样,王光告诉随行的长江日报记者:这是解放前的,当时的小新码头热闹得很呢。

一街一巷“活地图”,一砖一瓦“故事王”,“铁拐王”30年寻根老汉正街

这块老红砖引起王光的注意,他用小锤去除表面的水泥加以辨认。

今年52岁的王光,是土生土长的汉正街人,研究汉正街街巷历史已有30年了。在汉正街东片启动旧城改造后,身为汉正街新安社区网格员的王光进入文物专班,参与收集汉正街拆迁房屋的老青砖62万余块、青石板1082块、石碑44块、石库门10副及一批雕花木梁,一直在为保护留存“汉正老街”的根脉奔走建言。

30年穿行老街巷

他是汉正街的“活地图”“故事王”

在云尚 武汉国际时尚中心等高楼大厦越来越多的汉正街,老街巷开始逐渐或拆除或改造。“这是汉正街发展的必然之路,但我希望能在改造的同时,要保留好城市的历史印迹。”穿过汉正街熙熙攘攘的人群,长江日报记者跟随王光走进汉正街现存面积最大的旧城新安九如片。

一街一巷“活地图”,一砖一瓦“故事王”,“铁拐王”30年寻根老汉正街

腿脚不便的王光走进汉正街的拆迁区。

为什么叫汉正街?王光解释:“因为它当年是汉口正街,是汉口商贸文化的发源地。”

这栋民国时期的小洋楼,汉剧大师陈伯华曾住在二楼;药帮巷这条青石板路,是汉正街目前现存唯一的一条青石板路;这堵厚厚的墙,是用糯米浆等砌起来的,这就是新安书院的外墙……

每穿行一条小巷,走过一段青石板路,看到一副石库门或者一栋老房子,王光都如数家珍,他也被誉为汉正街的“活地图”“故事王”。

由于从小腿脚不便,王光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尤其喜欢研究汉正街的历史。上世纪90年代初,王光曾在汉正街摆过地摊,时常碰到本地文史爱好者、外地游客来汉正街参观,他会丢下摊子,热情地带别人穿街走巷,去看老房老墙老物件,慢慢也萌生了留住汉正街商贸历史文化的想法。

一街一巷“活地图”,一砖一瓦“故事王”,“铁拐王”30年寻根老汉正街

王光在汉正街周边的窄巷里寻找老街故事。

2013年,汉正街道办事处对辖区街巷拆迁改造后的状况开展调查,王光协助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寻访老人、查阅海量资料,求证汉正街道办事处现存130余条街巷的历史由来。

在编撰《汉正街街巷历史调查》过程中,王光专门去寻访叶开泰、谦祥益、汪玉霞等商号旧址,还找到了公寿前街12号原叶开泰老药铺掌柜和账房先生住的货栈库房。

在大夹街与人和街之间,一面斑驳泛白的高墙上挂着“优秀历史建筑新安书院1668”的牌匾。“这是新安书院的老屏墙。新安书院应该是汉正街商贸历史文化最重要的建筑。”王光告诉记者,徽商在全国各地都建有新安书院,而汉口新安书院在当时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后汉口徽商在今晴川桥处建魁星阁,形成当时汉口的标志性建筑,与黄鹤楼、晴川阁隔江斗艳。后来魁星阁及新安书院都相继毁损,无法恢复原貌。2006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将新安书院列为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

2017年11月,新安街居民在破墙开门面时,在墙壁里发现一根铸有“旅汉新安书院”字样的四方铁柱,王光知道后如获至宝,连夜向汉正街办事处文化中心报告,并在现场通宵值守。最后按照有关部门对铁柱进行原址保护的决定,王光专门买来塑料薄膜将铁柱缠绕了九层,又用不干胶缠了三层并写上封砌部门和日期。

后来,王光又专门向《人文武汉》杂志投稿,呼吁扩大新安书院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

为了一块石碑

他差点丢了命

一街一巷“活地图”,一砖一瓦“故事王”,“铁拐王”30年寻根老汉正街

对汉正街的老里份,王光熟悉得很。

2015年,汉正街东片土地储备试点项目建设指挥部成立文物专班,安排专人在拆迁区勘察收集具有文物价值的建筑构件和民俗物品。

时任汉正街文化中心主任邱新涛介绍,王光因为熟悉汉正街的街巷历史,受邀进入文物专班兼职“前期勘探”工作,他几乎每天都在各个拆迁工地上转悠,生怕漏掉了汉正街的每一个“宝贝”。

王光手上的专用“铁拐”是他专门找铁匠打造的,这是一根长约一米、重约5斤的铁探钩,上面还刻凿了“汉正街东片文物专班”字样,既当拐杖也当“挖宝”的工具。

一街一巷“活地图”,一砖一瓦“故事王”,“铁拐王”30年寻根老汉正街

王光用他的“洛阳铲”——铁探钩擦拭地上的一块可能是旧物的石板。

一街一巷“活地图”,一砖一瓦“故事王”,“铁拐王”30年寻根老汉正街

另一副工具是王光的小铁锤,上面刻有“汉正街东片文物专班王2015”字样。

只要发现石碑和石库门,王光就用探钩撬动几百斤重的建筑构件,然后从帆布包里掏出铁铲、尖锤、起子、竹筷等辅助工具清除表面泥土,凭借多年积累的文史知识,他能初步判断其年代和由来,然后详细记录时间、地点、经过,并用文物专班配备的相机拍照留存,回家后再查阅史料考证其价值,有价值的最后就运送至汉正街博物馆收藏。

一街一巷“活地图”,一砖一瓦“故事王”,“铁拐王”30年寻根老汉正街

王光发现并送到汉正街博物馆里的一块英文砖。

邱新涛回忆,有一天王光在电话中兴奋地说:找到跟宝庆会馆有关联的物证了。他赶到现场后看到,一块石碑上残留着“宝庆成昌安记墙界碑”字样,一旁的王光累得满头大汗,却笑得很开心。

原来,宝庆正街拆迁时,王光就跟在作业的挖掘机后面,发现这块石碑从土里冒出半截,依稀露出“宝庆”二字轮廓,他当即喊停挖掘机,叫司机将石碑吊出来。王光辨认出风化严重的“宝庆”二字,心情就像找回了遗失多年的宝贝一样。“这块碑是当时唯一能够证明汉口宝庆码头存在的实物,是湖南人曾在汉口生活经商百年的印证。”

一街一巷“活地图”,一砖一瓦“故事王”,“铁拐王”30年寻根老汉正街

汉正街博物馆里,很多馆藏都是王光收集来的。

在寻找收集文物过程中,王光还差点丢了命。有一天,他在宝庆二街拆迁工地上看到,一处3米多高的渣土堆上,有一块十分规整的大石条。他怀疑那是一块有文字的石碑,便放下探钩和工具包,手脚并用一点点往渣土堆上爬。当爬到距离石条还有半米的时候,只听哐啷一声响,渣土堆的砖石发生了松动,他赶紧侧身向旁翻滚,那块500斤重的石块从他身边擦身而过。遗憾的是,当他拖着摔疼的腿挪过去看时,却是一块没有文字印记的条石。

王光后来也没有跟任何人提起这件事,仍旧在各个拆迁工地上“寻宝”。

把老物件搬进“汉正老街”

他想留住“根脉”

近日,一组黑白老照片亮相汉正街安善小区文化墙,再现明清时期汉正街“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的繁荣景象,吸引了周边居民和游人驻足围观。

“汉正街正在创建国家高品位步行街,我们在收集文化墙老照片的过程中,遇到不清楚的老地名,我们就会去请教王光老师。”汉正街旧城改造项目指挥部工作人员蔡景介绍,安善小区所在地在清代被称为树德巷,后来王光寻访多位老人对树德巷的由来进行深入考证,确认树德巷是清代商人毛树德的私产。改造后的安善小区,又恢复了树德巷的门牌号码,“立德树人”的邻里文化随处可见。

在汉正街管委会5楼的汉正街博物馆,存放着290件尚未定级的文物及民俗物品。里面有文物专班收集的明清及民国时期汉正街各大商会的地界碑、建筑构件、官窑青砖、街巷老门牌,还有居民主动捐献的水桶、木凳、铜盘老秤、陶制水壶、雕花栏板等日常用品。

一街一巷“活地图”,一砖一瓦“故事王”,“铁拐王”30年寻根老汉正街

记者发现,大部分藏品旁都附有王光手写的文物说明和收集现场记录。王光说起这些藏品就滔滔不绝:这里有大新码头新安书院魁星阁遗址出土的铭文青砖、宝庆正街63号清官窑铭文砖、宝庆码头大门抱鼓石、汉口绍兴会馆柱础、郑瑞记墙脚地界碑、万祥茂永记墙界碑……这些都是当年汉正街商贸繁荣的实物佐证。

一街一巷“活地图”,一砖一瓦“故事王”,“铁拐王”30年寻根老汉正街

王光送到汉正街博物馆的收藏的旧物的来历。

王光指着一块怡大洋行地界碑告诉记者,这块碑证明当年英国怡大洋行曾在汉正街设有分支机构,说明汉正街当年已经是一个开放的国际化市场。“汉正街曾经是汉口的城市之根、商贸之源,我作为土生土长的汉正街人对此感到很骄傲,我希望这些老物件将来能够派上用场。”

汉正街市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赵燕介绍,汉正街博物馆建于2001年,是当时全国首个街道级博物馆,从居民、商户和社会人士处收集了大量民俗物,后来又相继收藏了汉正街改造过程中的大量建筑构件及木构件。

赵燕表示:王光老师是发掘保护传承汉正街商贸历史文化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他和文物专班的同志收集的老青砖、青石板及石库门构件等,如今都已被妥善收藏保管,未来将在“汉正老街”亮点区块亮相,让人们看到汉正街当年的历史风貌。

(长江日报记者万凌 彭仲 通讯员李放军 詹鸥 摄影:记者喻志勇)

【编辑:丁翾】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