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能做到這一點,想要發脾氣都難|什麼是TA(2)

吉祥心語:終極目标的内容一定要低,終極目标的範圍一定要大。比如,“我要人民不再挨餓,我要讓全世界的人有飯吃。”相反的目标取向“我要吃盡天下山珍海味。”不同的目标産生不同的行為手段,結果如何不言自明!

備注:以下内容為何老師分享,愛語心理專欄整理!

接上章:

何老師:

事實上,一個環境,就是存在的一個關系,一個系統。從TA的角度來分析,每個人都活在系統裡,活在關系裡,是以,對系統和關系的覺察非常重要。

之前有個學員也是這樣,一直學習傳統統佛教,比較注重個人的讀修,個人修行也比較精進,但是他在學習群裡很少互動,一直處于潛水的狀态。

凡與人打交道的,基本上他都不參加。在實際生活中也是如此,無論遇到什麼大大小小的的事情,重要還是不重要的事情,他總是默默一個人去扛,自己去解決。

這樣做的結果好不好?其實效果并不好。他自己也累得筋疲力盡,心力憔悴,身邊人都不知道是咋回事。他這個行為是啥原因導緻的?

就是他沒有覺察到自身在系統關系的重要性。自己身處哪個系統?系統中有誰?每個人都有什麼優勢?是以,他不會借力,不會借勢。

你能做到這一點,想要發脾氣都難|什麼是TA(2)

人是有社會性和關系性的特點的。如果說,你跟任何人都不發生來往,不建立這種合作互助的關系,僅僅靠單打獨鬥,你是很難有所作為的。

對于社會系統來說,你這個人存在的價值也就很小了。即使你存在于這個社會,但你的生活習慣,生存模式,也隻像個原始人一樣的,什麼事兒都靠自己一個人,那你真的會活的很累。

(但事實上,原始人也還是有簡單的族群關系的,隻是那時語言沒有這麼發達,物質沒這麼發達,是以社會關系跟現代社會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佛教講緣起,什麼叫緣起?

從心理學的角度,緣起的本質就是要看清事物之間的關系。事物本身是不存在的,隻有看清自己的位置和關系,才能讓我們認識事物,捋清人生重要的思路,處理好自己的位置和關系,這是一個人的認知水準和處理問題能力的關鍵。

是以這個非常重要,身處這個社會,我們一定要注重我們所處的系統,我們跟其他有關的人之間的關系。

你能做到這一點,想要發脾氣都難|什麼是TA(2)

除此之外,高老師還談到獨立。這個獨立并不是說,我們想幹什麼一個人去幹就是獨立,而是說我們要将自己所尋求的知識面放廣,擴大獲得安撫心靈滋養的來源。這樣我們就不會總是去追求過去那些熟悉的,但卻是不健康的感覺。進而提高我們的自信心,減少了對孤注一擲的恐懼。

當我們的人生達到一定境界的時候,就要實作“内外同現”。

“内”是什麼?就是我們内心的假設,習氣的顯現。“外”是什麼?就是外境。“同現”又是什麼呢?就是在看到外境的同時,一定要看到我們内心的假設,和這個習氣的展現。

比如說你擡頭看太陽,你同時要去覺察自己當下的心理狀态:現在我開心地想要微笑。

比如說你看到一個人的行為,他是錯誤的,你在看到他錯誤的同時,你要看到你自己評判他錯誤的這個标準是來自于哪裡。也就是說,你不能光看别人,不去想自己。

你要将外境和內境同現,當下,他的行為讓你生氣?生氣的原因是他的行為與你的某個價值觀不符?與你的規則不同?有了這樣一個“同現”的觀照,就會減少習氣使然的誤會和沖突,也會減少對人的偏見。

就像我前面說的這個學員,習慣于什麼事情都自己解決,什麼問題都自己扛,就像歌曲裡的唱詞,什麼問題都自己扛....總怕麻煩到人家。

實際上,現代社會,很多事情你自己一個人是搞不定的。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越來愈複雜,你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什麼都懂,你想生活的更自如,更好,就一定要學會借力。

你要知道你生活在一個什麼系統當中?你有哪些關系?你的周邊,你的工作、生活當中存在着哪些關系?你如何去利用這些關系,去促進你的生活,促進你的工作,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你能做到這一點,想要發脾氣都難|什麼是TA(2)

這個學員通過TA心理學的學習和團體練習,逐漸開始改變。開始嘗試着參加一些互動的活動;把學到的心理學知識真正轉化到了他日常生活當中,是以他的生活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綜上所述,日常生活中,我們首要的任務就是放慢自己的節奏,去覺察,覺察自己的身處的環境,自己與環境的關系,覺察自己身處的系統,運用系統中的關系來改善和促進我們的生活、工作和修行。

學TA,助成長,愛語伴你同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