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散文】佛面菩薩心——鄭光福先生印象‖唐雪元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散文】佛面菩薩心——鄭光福先生印象‖唐雪元

佛面菩薩心

——鄭光福先生印象

唐雪元

“雪元,你和平哥都好港喲,文章發了一篇又一篇,真是‘嫩筍蓋過千年竹’,了不得!了不得!我今年也想出一本書,書名就叫《歲月留痕》,怎麼樣?你可不可以給我也寫篇文章,當年的‘八仙’我都打了招呼的。你不知道,尤其是貴哥,生前就給我寫了篇《漸行漸遠》的文章,如今文章是有了,可人卻沒了,掐指默一下,馬上走了兩年了,唉……”

【散文】佛面菩薩心——鄭光福先生印象‖唐雪元

鄭光福肖像(溫月 作)

緻電之人是我們“八仙”中的大哥鄭光福,電話中所提貴哥即李貴平。所謂“八仙”是在2015年9月,在成都均隆街羅家小院一包廂的八仙桌上,當年八個意氣相投的漢子聚在一個古色古香的雅間,舉杯三盞相約為兄弟。“八仙”中,因光福年長稱大哥,新銳作家李貴平,順序在三;我順序為七。那晚的桌子恰好是一張整潔大氣的八仙桌,桌邊圍八人,幾兄弟相稱“八仙”。

【散文】佛面菩薩心——鄭光福先生印象‖唐雪元

“人成各,今非昨。梅花信時解不過,清光旖旎獨别個。漫風流,恨如酒,醉誰說?”一晃7年過去,“八仙”中的老三李貴平,因突發心肌梗塞在青海搶救無效,不幸于2020年8月13日去世,享年59歲。餘下的7兄弟,各自忙碌,聚少離多,其情其義,一度也似漸行漸遠,但好在有光福牽線搭橋,不斷邀約,酒沒少喝,宴沒少擺,從中協調斡旋,方有今日之和諧局面……

【散文】佛面菩薩心——鄭光福先生印象‖唐雪元

有幸認識光福先生時,我隻是一個小編輯,可他已是成都文學與新聞圈的“大佬”級人物,與他比起來,我是“小蘿蔔頭”。在德高望重的前輩面前,我有的是敬仰,是崇拜。用現在的話說,他是我的偶像,我是他的粉絲。不信的,可百度一下,跳出來的資訊如下:

鄭光福,1950年11月生,四川成都市人,漢族,大學文化。當過回鄉知青、面房勞工、教師、圖書管理者、幹部、記者等,獲主任記者職稱。著有《川西風情》《巴蜀留韻》《新聞采寫三十年集》等專著。2006年為支援局台分設重大改革而提前退休,為成都市廣播電視和新聞出版局副局級退休幹部。退休後喜歡寫詩歌散文,多在《西部觀察》《錦西文化》《晚霞報》等報刊發表。

近兩年創作的《懷念在大巴山裡》《“五九”戀歌》分别在“音樂”中國——2011全國大型音樂展示選撥“活動”中榮獲作詞銀獎,“2012音樂·中國杯”賽中榮獲作詞金獎,另有50餘件新聞類作品獲各級各類獎勵。現為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四川散文學會會員,四川省文藝傳播促進會理事,成都市廣播電視學會副會長,成都市老新聞工作者協會秘書長。

光福先生在我的大腦硬碟裡刻下的第一印象是:彌勒佛臉、菩薩心腸,用通俗點的話說,就是“佛面菩薩心”——你無論什麼時候見到他,他都是一副彌勒佛般慈祥的笑容,無論跟誰談話,無論什麼場合。他的經典語錄是“三些”:“吃些耍些寫些”;他的經典口頭禅是:“要吹大家吹”;他的經典鼓勵語是:好文章是用腳寫出來的。

【散文】佛面菩薩心——鄭光福先生印象‖唐雪元

而這種專屬于大哥獨有的經典笑容,來源于他的心靈深處:無論是為官還是為文,始終都是樸實厚道之人,知恩記情之人,行善樂助之人。這樣的秉性,是他快樂健康的源泉。

【散文】佛面菩薩心——鄭光福先生印象‖唐雪元

記得有一次,光福先生、貴平先生和我在東門大橋濱江路河邊一個茶樓喝茶。閑談之際,一個衣着樸素、年約20歲左右的女子拎着一個口袋走來,她挨桌推銷什麼産品,但不是被人婉拒就是被粗魯地驅趕。女子一臉沮喪地來到我們桌,怯怯地問道:“帥哥,買支皮鞋油嘛,好用得很,擦一次,管半個月,锃亮锃亮的,能照出人影子來……”

貴平兄剛想吆女子離開,不想光福卻接過話,柔聲問道:“聽你的口音,是自貢那方面的嘛?你的皮鞋油咋個賣,多少錢一支呀?”

“嗯呐,我就是自貢榮縣的。皮鞋油66塊一支。”女子一聽有生意,趕緊回道。

“啥子油喲,喊那麼貴!我買一支皮鞋油,幾塊錢的,還不是一樣的擦!”貴平兄皺眉不爽起來了。

“帥哥,油跟油不一樣的,要不,我給你擦下試試!”說着,女子蹲下身,從口袋中掏出擦鞋工具,擠出鞋油,抱住光福的腳就要現場操作示範。

光福腳一閃,笑着說:“你給平哥擦,平哥最講究臉面和形象。”

【散文】佛面菩薩心——鄭光福先生印象‖唐雪元

于是,女子便捧着貴平兄腳上的皮鞋擦了起來……

鞋擦好了,貴平兄望着锃亮的皮鞋與一頭汗水的女子,臉紅了,語氣也柔和下來。“是擦得不錯,那30元買一支吧?”說着從椅子背後拿上小提包,“哧”地一聲拉開拉鍊,準備掏錢。

“美女,這是兩百,來3支!”說時遲,那時快。光福左手一把抓住貴平的手,右手已将2張新嶄嶄的百票遞給女子。

女子一愣,繼而連聲說:“謝謝,我馬上找你2塊。”

光福回道:“美女,2塊錢就不用找了,快收下。”

女子走後,貴平兄問光福咋要了3支,劃不來,要知道,就算30元一支,她還是賺了嘞!

光福“嘿嘿”一笑,動容地說道:“平哥你說得對,這鞋油是買貴了。可是,你沒有看到這女娃穿得那麼孬,又是外地的,或許是才從學校畢業出來,掙幾個錢,不容易啊!相對她們,我們到底要好些,翹起腳喝茶是一個人,彎身侍候人擦鞋也是一個人,我們能幫點就幫點吧!要3支,是我們仨兄弟,一人一支,算大哥請的!”

光福先生的這一席話,至今憶起,猶讓人暖心。

【散文】佛面菩薩心——鄭光福先生印象‖唐雪元

我知道,光福先生也是苦出身,在他的作品《三根紅苕》《我在黨的陽光照耀下成長》等文中都有所展現。一直以來,特别佩服光福先生這樣的人,生活在他們猝不及防時揮刀相向,他們卻能像斷尾的壁虎,痛過之後又很快潇灑上路。正如有句話說的:向前看,不要回頭,隻要你勇于面對,擡起頭就會發現,此刻的陰霾不過是短暫的雨季。

【散文】佛面菩薩心——鄭光福先生印象‖唐雪元

我還知道,光福先生在上世紀90年代初一度不得志,多年得不到提升。可他卻不曾消沉,無論順境逆境,一直淡然以對,他說:“管你把我甩到哪,我反正是一路寫一路發,官大官小,算個毬!”——這種人生态度,又讓我對他的敬佩平添三分,即便遭遇如此大的變故,仍能坦然接受命運安排。他笑笑說,人嘛,總是要向前看,隻要不氣餒,總能找到出路。他經常把自己比作荒野上的雜草,野蠻生長。可在我看來,他更像一株月季,即便夢想被攔腰斬斷,也從未放棄芬芳。

我更知道,光福先生正是憑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竹石精神,走上了正處級上司崗位,以副廳待遇退休。他的人生經曆,真正應驗了這樣一個道理:真正的強者不是不流淚的人,而是含着眼淚奔跑的人。人生溝溝壑壑,身處低谷時不抱怨、不放棄,能铿锵前行,那麼往後餘生就都是向上的路。

【散文】佛面菩薩心——鄭光福先生印象‖唐雪元

因為,一路走來,你我終究會懂,生命中最遺憾的事,并非是被誰抛棄,而是自我放棄。黑夜裡的向日葵,隻要不放棄希望,總能迎來第二天的太陽;人潮湧動中的你我,隻要不喪失期待,總會遇見更神往的風景、更正确的人。

人,隻有告别那段灰頭土臉的過去,才能迎來那個閃閃發光的自己。花自向陽開,人要朝前走。餘生,願你我都有揮别過去的底氣,更有無畏前行的勇氣。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正因光福先生執有這樣的修為,注定他一輩子“光福”——光明正大,快樂幸福!如今的他,退下來已多年,可仍然是“座中客常滿,杯中酒不空”,人緣出奇地好。每次同他參加文學活動,在會場,在教室,在酒桌,大哥時刻都會被蜂擁而上的文友們請求合影、簽名。而每次遇到這樣狂熱的“追星族”,光福先生的臉上都會露出他那經典的微笑,滿足文友們的要求:為他們簽好名,與他們拍照留念。

【散文】佛面菩薩心——鄭光福先生印象‖唐雪元

我最喜歡看光福先生被文友們圍在中間的照片:一張張燦爛的笑臉中間捧着一張和藹可親的彌勒佛般的大笑臉,就像一朵朵盛開的月季花中間捧着一朵大大的牡丹花,畫面充滿了喜氣朝氣,充滿了歡樂幸福!相信此時的光福先生,胸中跳動的是一顆跟文友們一樣年輕、健康而歡快的心!

【散文】佛面菩薩心——鄭光福先生印象‖唐雪元

鄭光福近影

每當這時,我都會恭敬地靜靜地伫立一旁,欣賞着這人間最天真無邪的心與心互動、情與情交融的幸福畫面。心裡不禁想,做人達到了這等境界,乃是上上之人。自己一定要窮其一生,向其學習,即使是望塵莫及,永遠隻能望其項背,也心向往之,終身追随之……

作者相關文章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文/圖:唐雪元(國防時報社記者部主任兼《國防時報·軍民文藝特刊》主編,中國散文學會、四川省作家協會、成都市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散文學會、四川省文促會理事)

方志四川部分圖檔、音視訊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資訊。文章所含圖檔、音視訊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散文】佛面菩薩心——鄭光福先生印象‖唐雪元
【散文】佛面菩薩心——鄭光福先生印象‖唐雪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