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随機采訪北大學生,父母職業備受關注,做父母的應該有點自知之明

文|家有小甜椒兒(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小時候聽到過很多挑燈夜讀的故事,那個時候父母經常會講一些,誰家的孩子又考入了哪所重點大學的案例,從他們的話語中,我們知道一件事,隻要肯延長學習時間,隻要肯願意犧牲玩樂的時間,就能考上重點大學,即便是毫無效率的熬夜都應該值得被表揚。

國中的時候,全校第一名的女生,來自一個特别貧困的家庭,據說從初一開始,她每天在被子裡學習到淩晨一兩點鐘。

那個時候學校的風氣都變得很壓抑,尤其是學習好的同學們,都暗裡使勁,比着看誰熬夜熬得晚。

後來的故事有點心酸,這個一直占據全校第一名的女生到高中之後成績直線下滑,最後連二本都能考上,複讀一年走的二本院校。

随機采訪北大學生,父母職業備受關注,做父母的應該有點自知之明

現今距離我們參加聯考已經過去十幾年,關于寒門貴子的傳說越來越少,我小時候生活的地方,已經好多年沒有出過清華北大的學生了。

還記得劉強東在母校人大設定的3000萬貧困基金嗎?基金的目标人群是家庭特别貧困的學生,連吃飯都已經成為問題了,可是幾年過去了,基金還沒有發放完畢。

劉強東之是以給母校捐助這樣一個基金,是因為他背着70多個雞蛋上學的時候,真的是吃不起飯,他希望能夠幫助像他一樣的學弟學妹度過難關。

可事實上,這些年在人大吃不上飯的學生太少了,寥寥無幾,考上人大的孩子基本上都是來自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

這就是現實,不隻是人大,各個重點大學,都是如此。

随機采訪北大學生,父母職業備受關注,做父母的應該有點自知之明

北大學生随機采訪,父母職業備受關注

最近看了一個關于北大學習随機采訪的資訊,看完感觸頗深。

這些被随機采訪的學生,父母的職業要麼是工程師,要麼是都市白領,要麼是行政内勤,總之就是有一個共同特點,基本上來自城市的中産家庭或者是高産家庭,被随機采訪的這些學生中,根本就沒有來自偏遠地方或者是鄉村的貧困家庭的孩子。

看完這個随機采訪覺得很諷刺,底層家庭中,想要通過孩子改變家族命運,對孩子抱有極大的希望,期待孩子未來能夠考入清華北大或者是其他的重點大學,可是這些孩子連入門的機會都沒有。

當城市家長開始重視孩子的學業以後,農村的孩子機會越來越少。

随機采訪北大學生,父母職業備受關注,做父母的應該有點自知之明

為什麼以前“寒門出貴子”容易,現在卻很難?

每次跟老爸談起這個問題,他都會說:我都不信這個邪,那為什麼以前能現在不能呢?是現在的人變笨了嗎?還不是現在的孩子嬌慣着,不肯努力了!

根本就不是這個原因,這就是讓孩子感到憤怒的地方,農村的孩子明明已經很努力了,但是還沒有實作父母的願望,最後他們的努力卻被否定了,家長認為他們不夠努力,是以才沒有取得好成績。

随機采訪北大學生,父母職業備受關注,做父母的應該有點自知之明

不是孩子不努力了,現在這些足夠努力的孩子如果放到以前,照樣可以考很好的成績,但是題目的總體水準提高了,難度加大了,農村現有的資源受到限制,孩子們隻能做這麼多了。

是那些城裡的孩子,提升了入門線,當那些知識分子的父母開始關注孩子的成績以後,耐心陪伴孩子之後,農村的孩子拿什麼來跟這些孩子比拼呢?

城裡的孩子可以享受最好的師資,可以享受最好的資源,還有高學曆的父母做引導,再加上孩子自身的努力,農村的孩子根本沒有辦法和他們相比。

随機采訪北大學生,父母職業備受關注,做父母的應該有點自知之明

父母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再逼着孩子做

如果父母給予孩子極大的肯定,孩子從内而外都是自信的,是樂觀的,是積極向上的。

如果父母總是試圖用“嘲諷”、“否定”的方法來激怒孩子,希望通過這種方法讓孩子發憤圖強,孩子的性格中就容易擰巴,容易不快樂,容易無法和自己和家人和解。

武亦姝爆火之後,很多人都在說“别人家的孩子”,突然有一個論調出來,打醒了很多家長,說别人家的孩子的時候,先看别人家的家長,武亦姝的父母都是告知,父親在律師界很有名氣,在個人的專業領域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另外他每天回到家四點半就關掉手機,陪着孩子們一起讀書。

而武亦姝的文學基礎都來自喜好古典文學的父母。

随機采訪北大學生,父母職業備受關注,做父母的應該有點自知之明

很多在某個領域有優秀成就的人,都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正是有了父母做引路人,孩子才可以一路向前。

而對于那些出生寒門的子弟,他們沒有父母做領路人,他們從小就要另辟蹊徑,走一條完全嶄新的路,這種情況下,孩子能夠考入大學,已經是非常不錯的,家長應該知足常樂。

雖然孩子沒有能夠如願考入重點大學,但是孫子孫子将會站在兒女的肩膀上,更容易獲得不錯的成就,距離目标就近了一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