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段思瑤 每經編輯:孫磊
4月19日,工業和資訊化部新聞發言人、運作監測協調局局長羅俊傑在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表示:“大陸新能源汽車産業已經進入了一個規模化快速發展新階段,預計判斷今年将保持高速發展的态勢。”
中汽協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大陸新能源汽車累計産銷分别完成了129.3萬輛和125.7萬輛,同比均增長1.4倍;市場滲透率為19.3%,同比增長11.4個百分點,較2021年全年提高了5.9個百分點。
其中,中國品牌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同比增長1.5倍,高于市場整體的增速。在乘用車總銷量中,中國品牌銷量占比為75.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個百分點。
燃料電池汽車方面,一季度累計産銷量同比分别增長7.2倍和3.9倍,換電模式的車型累計産量接近4萬輛,同比增長了82%。另外,一季度累計建成各類充電樁49.2萬台,同比增長3.6倍,其中公共樁8.5萬台,私人樁40.7萬台,同比分别增長1倍和5倍;建成換電站154座,同比增長1.6倍。
“我們也要看到,産業發展近期也面臨着疫情沖擊、原材料漲價、晶片短缺等問題的挑戰依然存在,穩定運作還是面臨着很大的壓力,需要各界共同努力推動解決。”羅俊傑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深入實施《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會同相關部門落實好,加強問題的研究和工作統籌,推動産業發展再上新台階。
具體來看,上述工作将從四個方面展開:一是完善支援政策。盡快研究明确車購稅優惠延續等支援政策,優化“雙積分”管理辦法。

今年3月初,中汽資料有限公司與聯合研究機關基于2022年初視角,對2022年1月~9月交易期預測,積分交易年度預測價格區間為1000~1400元/分,大大低于2021年1月~12月交易期2600~2900元/分的積分預測價格區間。
去年底,新能源汽車積分價格曾高達3000元/分,有預測稱,該價格在2022年将再度走高,甚至有望超過1萬元每分。但實際情況卻不升反降。近期汽車企業對外透露的積分交易價格,甚至比中汽資料給出的預測值更低。“去年積分價值是大概在2500元/分及以上,最低也有2350元/分左右,但因為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去年一下增長了160%,是以說積分越來越多,到今年積分的價值是已經隻有500~800塊錢一分。”有車企高管表示。
基于這樣的現狀,雙積分政策是否會迎來調整備受關注。此次羅俊傑在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的發言,也給業内吃了一顆“定心丸”。
二是促進跨界融合。推動電動化與智能網聯技術融合發展,進一步提高動力電池安全、低溫适應等性能,加快5G、車路協同的技術應用,持續提升新能源汽車産品品質和駕乘體驗。
三是促進推廣應用,将持續開展好新能源汽車下鄉,以及換電模式試點工作,啟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城市試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資料顯示,2021年新能源汽車下鄉車型累計銷售量為106.8萬輛,同比增長169.2%,增速比整體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速高約10個百分點,貢獻率逼近30%。
四是強化穩定運作保障,将适度加快國内資源開發進度,會同有關部門堅決打擊囤積居奇、哄擡物價等不正當競争行為,推動原材料價格盡快回歸理性。發揮汽車産業鍊供應鍊暢通協調平台作用,努力保障零部件生産供應。我們也要注意強化資源統籌布局,堅決遏制盲目投資、重複建設。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據羅俊傑介紹,一季度,工信部在汽車制造領域,千方百計打通産業鍊供應鍊堵點卡點,深入實施汽車晶片攻堅行動,建立大宗原材料“紅黃藍”供應預警機制。
此外,羅俊傑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持“民生要托底、貨運要暢通、産業要循環”的工作要求,抓實落細各項舉措,推動重點工業企業穩定生産和複工複産,確定産業鍊供應鍊暢通穩定,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作。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上海印發實施《關于開展重點企業保運轉的工作方案(試行)》,出台《市工業企業複工複産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并建立了重點企業“白名單”制度,啟動實施複工複産。其中,第一批重點複工企業“白名單”中共有666家企業,其中與汽車相關的企業達到249家,占比超過37%。
另外,截至4月16日,中國一汽在長春的五個主機廠全部複工,累計返崗複工7438人。目前,一汽紅旗蔚山工廠、一汽-大衆等實作整車下線,一汽奔騰、一汽解放完成生産線調試,4月17日已啟動生産。整車企業之外,中國一汽的276家零部件供應商,已有超過2萬人返崗複工。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