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 感覺技術 · 感觸CG · 感受藝術 · 感悟心靈 ”

中國很有影響力影視特效CG動畫領域自媒體

本文轉自公号:Thepoly

Hello . 大家好

今天給大家來一篇關于師父遊戲場景設計與這些的雜談

我是蔡锕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師父是今年二月份在Epic發售的一款由法國團隊制作的基于中國白眉拳法的功夫遊戲,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

在經曆了近兩個月斷斷續續的“受苦”後,最近我才終于領悟了如何打拳,進而解鎖了師父的全部遊戲場景。在體驗師父正宗的“白眉拳法”之外,我一直也非常喜歡師父的場景與關卡設計,以及背後的設計哲學,于是就在通關以後,我決定重新來一次二周目,但這次不為複仇,隻為拍照打卡。

這趟攝影之旅下來,感受就是:這幫法國師父,不僅在拳法的格鬥玩法上下足了功夫,其場景設計,甚至是背後的叙事設計,設計哲學上也都可謂是力透紙背,對中國風格拿捏的恰到好處。這次就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感受。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最後一關,與楊師兄的戰鬥,場景頗具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的風格。

1

虛實交融的場景設計

與當下大多3A遊戲場景寫實化,刻畫細節不同,師父采取了風格化,Lowpoly的這種更加“寫意”的美術風格。相對而言節省了一些雕刻高模之類的人工,但是在材質編輯的原創性與藝術性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用寫意的美術風格來描寫中國市井的真實場景,這是第一層的虛實交融。

師父除了開始劇情的武館場景以外,全篇一共有五個關卡,分别是工廠,夜店,美術館,高端寫字樓和,山間療養院。這五個場景及其概要地涵蓋了中國城市裡從平民到富人階層的不同生活場景,已經可以略見主創團隊對中國城市生活确實做過功課。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第一場 工廠區的市井街道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第一場 工廠裡的 香港居民樓場景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第四場 辦公樓裡的總裁辦公室

另外,前四個場景在真實城市場景之外,都還另外疊加了一個具有中國風的奇幻主題 “增強現實”:例如工廠場景在最後Boss戰時,幻化為一片卧虎藏龍的竹林,而夜店場景則在整個行進過程中,多次切換為一個火中的徽派村落。

這些奇幻主題作為真實城市場景之上的疊加元素,有時會以關卡元素,道具的形式零零散散地出現在場景各處。例如第一場中的竹林元素,就以香港特色的“竹腳手架”出現在前段的居民區戰鬥中。同時,竹元素也以“竹棍”的形式作為對戰武器散落在場景各處。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第一場 工廠 居民樓的竹腳手架

有時則是以關卡傳送的方式瞬間切換為完全不同的場景。例如第一場Boss戰中,第一階段是在一個廠房場景戰鬥,進入第二階段的打鬥,則地圖瞬間切換為一片竹林。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第一場 工廠 Boss戰第一階段的廠房場景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第一場 工廠 Boss戰第二階段的竹林場景

第二場裡,在一個循環流線上,玩家會兩次經過同樣平面布局的街道和大堂,第一次是以夜店和DJ舞池的形式出現,第二次則變成了一個大火中的武館。這裡并沒有過多的文字劇情,但是玩家可以自己腦補:原先這裡應該是師父開的武館,但是後來被這幫不孝子弟放火燒了,改為了夜店。于是主角來與Boss複仇時,自己腦海中場景回到了當年那個大火之夜。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第二場 改為夜店的街道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第二場 同一角度,同一個Block Out布局大火中的武館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第二場 DJ舞池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第二場 同一個Block out布局,變為火中的武館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第二場 夜店場景裡穿插着着火的徽派村落場景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第二場 夜店場景裡穿插着着火的徽派村落場景

類似的手法也出現在第四場,不過手法略有差別,第二場切換方式是利用類似蒙太奇,制造閃回效果。

第四場則是緊緊圍繞着高塔裡的“電梯”作為核心概念,進行這種虛實之間的場景切換。在對戰進行的過程中,玩家需要多次使用電梯,有時是正常使用,有時則是像007電影一樣,在電梯井裡進行近身格鬥。格鬥進行的過程中電梯不斷墜落,最終掉進了一個深不見底的地下洞穴。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第四場 超高層寫字樓 開場時大堂的吊頂設計,展現了“高塔”這個空間設計概念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第四場 電梯近身戰,不斷下墜的電梯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第四場 戰鬥結束,電梯也墜落到了地下洞穴

2

融入藝術的遊戲場景

所有關卡裡,我個人最喜歡的是第三場,美術館場景,從這場裡也很能看出師父團隊不俗的藝術品味。

這個“遊戲美術館”裡不僅展覽設計堪稱專業級,許多抽象的沉浸式場景更是将James Turrell,Olafur Eliasson等當代藝術大師的風格信手拈來,同時也跟遊戲叙事和玩法有了很整體的考慮。令人歎為觀止。

其專業和細緻程度,讓人懷疑,是不是設計團隊裡有哪位藝術家借機實作了自己在大美術館裡做展覽的藝術夢想。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注意吊頂上射燈,筒燈,監控探頭。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場景裡對Decal元素的藝術性運用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安迪沃霍爾風格的藝術插畫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3

有模有樣的建築設計

除了團隊對于藝術的喜好之外,師父的遊戲場景裡的建築設計和室内設計也堪稱專業級。

其中幾個場景的原參考也都出自現代建築史的名作,例如美術館的螺旋布局明顯參考的是賴特的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而最終Boss戰的室内則大抵是參考了貝聿銘的設計語言。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最終與楊師兄的對決場景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由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的大堂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美術館大堂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賴特設計的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大堂

作為一個法國設計團隊,在例如夜店場景上設計到位倒是理所應當,但最讓我意外的是,在最後一場山間療養院場景裡,他們采用了目前國内在設計高端酒店,療養院最常用的“新中式”的設計風格,而且學的有模有樣。說明團隊确實如他們自己所言,尊敬并且潛心研究了中國文化。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師父設計的入口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師父設計的入口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師父設計的新中式酒店室内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師父設計的新中式酒店室内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師父設計的新中式酒店室内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師父設計的新中式酒店室内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第五場 療養院 新中式酒店室内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第五場 療養院 新中式酒店室内

聊聊《師父》的遊戲場景設計與背後的中國哲學

師父設計的新中式酒店室内

4

師父與變老的哲學

馬克思·韋伯曾預言,現代社會由于新技術的不斷更新,會讓掌握着最新技術的後來者不斷地超越前輩,傳統社會裡經驗與曆練的價值是以被掏空,變老也不再意味着變得更智慧,而是意味着落伍與衰敗,世界,便不再有備受尊敬的“師父”。

師父裡最讓我感動的設定就是關于歲月,與年齡的設定,在被不斷地擊敗中,玩家年歲不斷增長,與之相應的除了容顔的衰老與體力的下降以外,還伴随着攻擊力的提升,以及最重要的,玩家在一次次的失敗中,逐漸成長起來,自己掌握了這套“白眉拳法”,這不是靠遊戲的數值設計堆積起來的“經驗值”,而是實打實的玩家領悟了遊戲玩法的“經驗值”。

變老,不一定意味着如蘇大強那樣,變成一個百無一用的老無賴,變老也可以意味着,成為一個真正的“師父”。

這無疑是中國傳統的精神信念,感謝法國的sloclap團隊教會了我這些。真正的愛惜傳統的方式,不是把關進博物館供起來,真正的傳統,活在傳承與活用,并且在新時代的新媒介裡找到新的意義。希望下次講好中國故事的,是一個中國團隊。

- End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