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探展▏青銅器有話說:鼎豆簋鬲甗俎!吃貨眼中的青銅器來了!

“鼎”“豆”“簋”“鬲”“甗”“俎”,這些字你認識麼?

這些字,其實源于古代“吃貨”們的創造。與現在我們“鍋碗瓢勺”的簡單叫法不同,古代的“吃貨”們,對食器都有着細緻的分類和命名,是以在湘博“王者歸來”青銅器展裡,我們時常會看到一些不好認的字,同時發現一些明明外形非常相似的青銅器,也被不同的字命名。

今天,讓我們通過一件件精美的青銅食器,一起走進古人的飲食生活,品味不一樣的舌尖味道吧!

探展▏青銅器有話說:鼎豆簋鬲甗俎!吃貨眼中的青銅器來了!

配圖:人面紋方鼎

我是“鼎鼎大名”的人面紋方鼎,人們常常用我來煮食物,或在宴飨時用于盛肉與調味品,同時,我還是貴族們進行祭祀等禮制活動時的重要禮器呢!我可是現有商周青銅器中唯一一件以人面為飾的方鼎。我的器身四面浮雕了四個幾乎一模一樣的人面,它們都有大臉、圓眼、彎眉,高聳尖削的鼻梁和寬闊突起的嘴唇,表情非常莊重。我的器内側近口處有銘文“大禾”二字,是以又被稱為“大禾方鼎”。怎麼樣,這樣的我是不是很有辨識度呢?

探展▏青銅器有話說:鼎豆簋鬲甗俎!吃貨眼中的青銅器來了!

配圖:“遣盄父”豆

小夥伴們,我是豆,一種盛放腌菜、肉醬的器具,也可盛放飯食。我的用途與大家現在使用的菜盤差不多。看看我們的腹部如盤,腹下有長粗柄,柄下有圈足。人們在使用我時,常以偶數組合使用,故有“鼎俎(zǔ)奇而笾(biān)豆偶”的說法。

探展▏青銅器有話說:鼎豆簋鬲甗俎!吃貨眼中的青銅器來了!

配圖:“天亡”簋

小夥伴們,我叫做簋(guǐ),是一種盛食器和溫食器。我被用作禮器時,一般會和鼎配套使用,使用數量也是随着我們主人身份的變化而變化的。周天子祭祀用“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

探展▏青銅器有話說:鼎豆簋鬲甗俎!吃貨眼中的青銅器來了!

配圖:“耳”鬲

大家好,我是青銅器大家族中的“耳”鬲(lì)。我雖然沒有兄弟“鼎”那麼“鼎鼎有名”,但都是一種烹煮食物的炊具。

不過呀,我們雖然同為青銅器中的食器,但還是有很多不同呢!鼎的全身分為明顯的腹部和足部。而我呢,腹部和足部不分開,腹像是一個袋子,足較短。為什麼會設計成這種袋狀結構呢,是因為這樣有利于擴大液體的受熱面積,更容易加熱食物。

探展▏青銅器有話說:鼎豆簋鬲甗俎!吃貨眼中的青銅器來了!

配圖:“作冊般”甗

我是甗(yǎn),一種用來蒸食物的炊具。你若仔細看,會發現我其實是一種二合一的器物。我的上半部分為大口盆形的甑(zèng),可盛放食物。下半部分為鬲(lì)用于裝水,在我的腰部裡面還有一塊帶十字形孔或直線孔的圓形銅片。使用時,在器物底部燒火,蒸汽通過銅片将甑(zèng)内食物蒸熟。

探展▏青銅器有話說:鼎豆簋鬲甗俎!吃貨眼中的青銅器來了!

配圖:“王子臣”俎

我是俎(zǔ),一種用來切肉和盛肉的幾案。大家别看我長得矮,其實我的身高和功能,與當時人席地而坐的習慣是比對的。我在商代就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到了西周,我們的分支更加豐富,并在周禮中占據了重要位置。大型祭祀結束以後,主祭人會把肉分給親屬和下級。先秦典籍中常見周天子為諸侯頒賜祭肉的記錄,這種祭肉通常被叫做“胙”(zuò)。吃肉時,需要把熟肉放在我們身上,用刀切割,肉的湯汁則會順着我們身上的镂空流下。

參觀小貼士

展出日期:2021年12月30日—2022年5月18日

展出位址:湖南省博物館特展一廳

全價票:50元/人

優惠票:25元/人(全日制大學大學及以下在校學生、60周歲—65周歲、低保戶憑有效證件享受優惠價格)

免票對象:14周歲以下兒童,65周歲以上老人、殘障人士、現役軍人、軍隊離退休幹部憑有效證件可免費參觀

購票方式:

1.關注湖南省博物館微信公衆号,點選“參觀服務”預約門票

2.登入湖南省博物館官網,點選“參觀”線上預約門票

(如14天内有外省旅居史,請提供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

開放時間: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館)

每周一為閉館日,逢法定節假日順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