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嫂子打我,你打她一頓替我出氣”,婆婆霸氣袒護兒媳:打得好

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我嫂子打我,你打她一頓替我出氣”,婆婆霸氣袒護兒媳:打得好

《簡·愛》:“即使整個世界恨你,并且相信你很壞,隻要你自己問心無愧,知道你是清白的,你就不會沒有朋友。”

事實上,隻要你問心無愧,為人正派,沒有對不起誰,就不可能讓整個世界恨你,不可能讓所有人都相信你壞。

正常人遭人嫉恨,不會是遭到正常人的記恨,隻會是遭到非正常人的記恨。對于正常人而言,在生活中都會遇到一些爛番薯臭鳥蛋,無緣無故恨你,巧立名目跟你過不去,這樣的人非蠢即壞。

對待這種非蠢即壞的人,不能心慈手軟。如果你躲開就沒事了,那就離它們遠一點。如果不得不去面對,那就大耳刮子抽它。誰叫它不知天高地厚,誰叫它以惡心别人為樂,存心找揍就成全它。

下面這個女人之是以對她的小姑子不客氣,就是因為她小姑子是上面說的那種人。

“我嫂子打我,你打她一頓替我出氣”,婆婆霸氣袒護兒媳:打得好

東林老師,您好:

我老公人在外地回不來,最近一直是我一個人在家。

有一天我下班到家時,發現大門開着,我以為進賊了,急忙打電話給物業的人,讓他們派人過來。結果,發現私闖進我家的“賊”是我的小姑子。

我忍着怒氣把物業的人送走以後,回家問她想幹嘛:“你知不知道你這種行為很惡劣?你從哪裡弄來的我家的鑰匙?憑什麼不打招呼就跑過來?”

她說她沒鑰匙,是找人開的鎖,然後白了我一眼:“我來我哥家,幹嘛要跟你打招呼,你以為你是誰?你不要忘了,這個房子是我們家買的,說成是我的也不過分。我回自己家有什麼錯?你有什麼資格教訓我?”

她如此挑釁我,我忍不了,要求她立即離開,否則就對她不客氣。

她更來勁了:“該滾的是你,如果你再用這種語氣跟我說話,我就跟我媽說……”

我沒等她把話說完,就傷了她一個大耳刮子,我實在看不慣她那副玩世不恭的醜态,她存心找揍,我何必對她心慈手軟?

她要撲過來還手,又被我打了。接着,她給我婆婆打電話:“媽,你快來,我嫂子打我,你打她一頓替我出氣!”

婆婆在電話裡沒有多說,隻說一會兒就到。

我預感到暴風雨即将到來,如果她們娘倆合夥欺負我,我不确定能打得過她們。隻恨我老公不在家,我娘家人又離得遠,我求助無門。

“我嫂子打我,你打她一頓替我出氣”,婆婆霸氣袒護兒媳:打得好

婆婆到了以後,我做好了迎戰的準備,結果婆婆對小姑子說的話讓我感到意外。

她先是問小姑子:“你說你嫂子打你了?怎麼打的?打哪兒了?為什麼打你?”

小姑子見來了救兵,開始忘乎是以,添油加醋指遍了全身,說被打得渾身都疼。至于原因,她倒是沒有撒謊,依然是她之前給我說的那一套。

我本以為婆婆轉而會對付我,誰知她卻說:“打得好!你本就該打!就算你嫂子不打你,我也會打你!誰教你私闖别人家的?你憑什麼不跟你嫂子說一聲就破門而入?我從來沒教過你做賊,你這樣做真讓我失望!”

小姑子不服氣,跟婆婆說:“媽,你不要怕她,她不敢把咱們倆怎麼樣!你平時不是總在家裡數落她的不是嗎?你不是對她意見很大嗎?怎麼見了她就像老鼠見了貓一樣?”

婆婆說:“沒錯,我确實對你嫂子有意見,我想天底下所有的婆婆或多或少都對兒媳婦有意見,但是,我從來沒想過欺負她,有意見不一定非得欺負她,就像她對我有意見也沒有欺負我一樣,意見留在心裡自己消化就行,明面上不能撕破臉,真有問題了可以好好說。你隻記住了我對你嫂子有意見,卻從來沒有認真聽過我說這些話之後的轉折。是我對她有意見,但并不意味着是她不好,有可能是我了解錯了。等你以後結婚做了兒媳,或者更久以後做了婆婆,你自然會明白這些道理。”

自從結婚以來,我第一次聽婆婆說那麼多話。我被她的話深深折服了,确實,她從來沒有欺負過我,就像我從來沒有欺負過她一樣。

在婆婆的要求下,小姑子跟我道歉了,我接受了。我沒理由不接受,哪怕小姑子隻是虛情假意道歉,之後依然故意惡心我,隻要有高情商的婆婆護着我,我就沒什麼好怕的。隻是我有一個疑問,我可以相信我婆婆說的話嗎?

“我嫂子打我,你打她一頓替我出氣”,婆婆霸氣袒護兒媳:打得好

東林夕亭情感建議:

我覺得她可以放心大膽地相信婆婆說的話,因為那些話如果不是發自内心,是說不出來的,是無法靠僞裝說出來的。

确實如她婆婆所說,所有婆媳之間都不可能完全和睦,彼此之間或多或少都會有不滿。隻要彼此間的不滿不是特别嚴重的問題,彼此放在心裡自己消化,比化作“欺負對方的行為”要好得多。

婆媳之間先維持和睦的狀态,維持彼此關系的平衡,以此為基礎再去争論,再去互相提要求,才更容易被彼此接受,因為有“互相信任”做基礎。

如果不這樣做,婆媳關系就會很緊張。

比如有些婆婆,但凡有一絲一毫不滿,就會大做文章,要麼咄咄逼人指責兒媳,要麼背後搞一些小動作欺負兒媳。這樣一來,兒媳就不可能對婆婆有好感,不可能信任她,隻會反抗,如此你來我往,會鬧得不可開交。

希望其他婆媳都能像那位婆婆學習,做一個有涵養的人,沉得住氣,該出手時再出手,不該出手的時候就别無事生非。自己會做人,才懂得如何與人交往;自己不會做人,隻會被教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