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品讀|張帆:工會人寫工會史——讀苗勇長篇紀實文學《曆史不會忘記》

文/張帆

由于工作關系,我很留心國内外有關工會方面的書籍和史料,卻很遺憾,看到有關反映紅軍時期工會的東西不多,系統介紹的更少。近日,讀到由著名作家、四川省總工會副主席苗勇撰寫,大衆文藝社出版發行,反映紅軍時期工會鬥争史的長篇紀實文學《曆史不會忘記——川陝蘇區工會活動紀實》,備感高興。

川陝蘇區是當年的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陝蘇區工會史,是一部宏大的曆史傳奇,但因缺乏“有心人”去收集整理挖掘,許多真實的史料,也是以而随時間湮沒。即使是存活于根據地人民心田的革命記憶,也随着時間的推移而一點點地流逝。在這裡蓬勃發展的工會鬥争史,那些讓人激奮的生動細節,則更是被瘋長的萋萋芳草所掩沒……正如書中所言:曆史給了我們一個不一樣的巴山,但一直以來,它默默地站在秦嶺身後……

苗勇是個有心人,他讀到了這一頁頁塵封的,即将在民間或故紙堆中被湮沒的鮮活曆史,作家的良知和工會幹部的責任心,讓他不敢輕易放棄。他敏銳地覺察到,自己将是這些曆史的最初叩訪者和梳理者。苗勇說:“既然是自己看到了,感覺到了這段曆史的重要,就有義務讓更多的人了解、熟知這一頁曆史。”

他在心裡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寫一本書,還原這段曆史,讓更多的人了解它,熟悉它,記住它。但真的動起筆來,手頭的資料卻少得可憐。據說他翻遍了20多個縣的史志,關于川陝蘇區勞工運動和工會活動的史料,記載的是那麼少,往往隻是寥寥幾行文字、幾句話。

他感受到了寫作的艱難。可他沒有放棄,一有空便到民間去尋訪,向那些尚健在的、親身經曆過戰鬥歲月的老人求證,先後走訪了100多位知情人;還抽時間到中央、省、市、縣有關博物館、紀念館去查詢。然後,一筆筆記下來。回到居所,等夜深人靜了,他用飽蘸激情的筆墨,把這些鮮活的曆史,一一連綴起來。

一點點的,80多年前那些戰鬥的身影,浮現在他的眼前:那是兩河口激戰的風雲,峻嶺間絡繹不絕的運輸隊,造币廠隆隆的機器聲,江口河道上雄壯的号子……還有掩沒在曆史風雲中的層層工會組織。

這部書是有分量的。它的分量在于作者抓住了一個重大的文學主題,展開了一卷我們不曾知曉、渴望看到的勞工運動的風雲畫卷。

川陝蘇區的曆史不僅是一部革命史,也同樣是一部川陝蘇區工運史。川陝蘇維埃一成立,随即組建了一省二道二十三縣市工會和160餘個區工會以及各業工會小組,僅兩年多的時間,就召開了三次全省勞工代表大會和三次全省雇工代表大會。

工會組織的建立,把原先散亂無序的無産階級有效地組織了起來,提升勞工階級覺悟,争取勞工的合法權益,讓無産階級勞工隊伍為革命迅猛發展發揮着更大的作用。勞工們以主人翁姿态,發揮了高度的積極性,顯示出了核心上司作用。

在那些強敵環伺的艱苦歲月裡,無數的工會健兒,無不以飽滿的熱忱,昂揚的革命鬥志,奔赴在革命的每一個崗位上。他們常年累月地在山林間穿梭,搬運軍需物資,激昂的山歌在峻林間婉轉;他們頂着烈日酷暑,叩石開礦冶鐵,雄壯的勞動号子回蕩在綠水之畔;他們夜以繼日,鑄造銀圓貨币,修理大炮槍支,趕制彈藥,昏暗的燈盞是他們長明的信念;他們建立紅軍醫院,縫制被服,為蘇區軍民送去最真切的溫暖;他們疏浚河道,架設橋梁,用雙手和肩膀保證了道路的暢通;他們學習文化,推行土改,助農扶農真正做到了工農連心;他們翻山越嶺鑿刻紅色智語,把堅定的革命信念,播種在無數人民的心田;他們手握鋼槍,幫助主力部隊剿滅頑匪,并親自參加戰鬥,清剿惡霸地主,保護革命的勝利果實;他們組建勞工師,南征北戰,痛擊日寇,保家衛國……

在那特定曆史時期,工會組織和勞工階級,發揮了曆史的重要作用。

這部書是有價值的。它的價值在于志史。全書除《引子》,《川陝省工會的成立》《川陝蘇區第一家造币廠落戶通江》《翻身勞工做工忙》《石刻智語紅遍蘇區》《崎岖畏途上的運輸大軍》《架橋通河的鋼鐵健兒》《勞工師,誓要全國得解放》《尾聲:曆史不會忘記》9章共20萬字,真實記錄了川陝蘇區勞工運動和工會活動的故事和情景外,還收錄了不少珍貴的照片,附錄了川陝蘇區工會的一些很有價值的史料。

這是苗勇的精明所在,他讓這著作有了獨有的厚重。他筆尖傾注真情,真實地記述了那個年代的工會戰鬥史實,感情真摯,文字樸實,“真情似巴河清澈,樸實如巴山無華。”

感謝苗勇,正是因為他的努力,今天,我們才有幸讀到這一頁差點被時間湮滅的曆史。親自感受到那些洋溢着革命激情的史實,感受到那一個個活躍在幾十年前的戰鬥身影。

本書的面世,是一件好事,是一部很好的革命傳統教材和愛國主義教材。它會成為一個起點,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因為閱讀本書而關注這段曆史,重新解讀那段難忘的歲月。

【作者簡介】

張帆,中國勞工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