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統内家功夫是如何鍛煉肌肉的?

作者:古法練功
傳統内家功夫是如何鍛煉肌肉的?

現代體育,包括搏擊運動多是以鍛煉肌肉為主。他們鍛煉肌肉的方式多種多樣,比較多的借助于現代科學的手段。而對于傳統内家拳,是否要鍛煉肌肉則是認識不一。有些人沒有傳承,而自以為是,以為内家功夫就是練氣,不用管什麼肌肉骨骼,實是大誤。“内煉一口氣,外煉筋骨皮”其實已經是習武之人耳熟能詳的諺語了,可是很多人都是聽過了就算,并沒有放在心裡。真正的傳統内家功夫是内外兼修的,缺一不可。那麼傳統内家功夫是怎麼樣鍛煉肌肉的呢?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這裡簡單介紹一二。

傳統内家功夫是如何鍛煉肌肉的?

肌肉按結構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種,平滑肌主要分布于内髒和血管,它能夠長時間拉緊和維持張力。具有收縮緩慢、持久、不易疲勞等特點;心肌分布于心髒,構成心壁,最大的特征是耐力和堅固。它可以像平滑肌那樣有限地伸展,也可以用像骨骼肌那樣收縮。同時因為兩者都不随人的意志運轉,是以又被稱為不随意肌。骨骼肌主要分布于頭、頸、軀幹和四肢,通常附着于骨。骨骼肌收縮迅速、有力、容易疲勞,可以被人控制,是以又被稱為随意肌。

傳統内家功夫是如何鍛煉肌肉的?

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知道,能直接産生技擊效果的是骨骼肌。現代體育和搏擊運動多是以鍛煉骨骼肌為主,因為這可以快速産生效果。現代體育是建立在西方科學以前發展高于東方的基礎上,他們由于缺乏循經和真氣的認識,這樣在鍛煉的時候就隻能以肌肉鍛煉為主。而大運動量的鍛煉一段時間後,氣血就會集中在一個地方形成擁堵,就必須停下來,休息放松一下,使氣血運作開來才能進行下一步的鍛煉。是以現代搏擊運動員多是以大重量,低組數;高密度,多組數等方法為主。很少像武當功夫,比如太極拳這樣一個動作或姿勢練4個小時以上的。

傳統内家功夫是如何鍛煉肌肉的?

這是對人體認識層次的不同所導緻的,現代科學到現在都沒有辦法觀測到真氣的運作,也沒有辦法觀測到經脈的存在,是以他隻能以肌肉的鍛煉為主。當然,因為搏擊運動的興起,大量的資金和人力的投入,以及科學器械的高度發展,現代體育運動對于肌肉的鍛煉已經達到很高的境界,很多地方已經非常科學,從傳統内功的角度來看,都不乏可取之處。

回歸到傳統内家功夫的肌肉鍛煉來說,它是通過内煉一口真氣,來外煉筋骨皮肉的。有一位朋友聽我說太極拳也要練肌肉,他很奇怪,就問原因。我說了“内煉一口氣,外煉筋骨皮”這句諺語,結果他回複了一句話,說是練皮沒說練肉啊?我當時無語好久。這就是現代人很難練出功夫的原因之一吧,太缺乏傳統學識了。傳統文化中,要講究信、雅、達,講究對仗平衡。你不能前面說“内煉一口氣”五個字,後面接上“外煉筋骨皮肉”六個字啊,這不對稱了。那麼改成“外煉筋骨肉”呢?聽起來就好俗氣,豈是武學之語?

傳統内家功夫是如何鍛煉肌肉的?

在中國傳統醫學理論中,肌肉是指身體肌肉組織和皮下脂肪組織的總稱,主司全身運動。脾主肌肉,肌肉的營養是從脾的運化水谷精微而得。當年我的老師李兆生先生授我們玉環樁和循經太極拳時,是以“宣化肝脾,增進飲食”作介紹的。玉環樁和循經24式太極拳在行功的時候,出腿之時必以腳尖先出,前腳掌先着地,這是為了更好的讓氣血直達腳趾端,以宣化肝脾,進而大增飲食。隻有飲食增進了,才能轉化後天的水谷精氣來滋養身體,進而壯大先天元氣。

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都起于人的大腳趾,在這種行功的影響下,能很好的開啟二經。在龍行虎步鳳點頭的諸般行功下,能使足三陰陽經都得到很好的鍛煉(還有一個是足少陰腎經,起于湧泉穴),其中肝主筋,腎主骨,脾主肉。而我在之前也多次說過練太極拳要體會虎口開合,是為了更好開啟手太陰肺經,肺主皮毛。是以說太極拳和武當的功夫他的根是内練一口氣,能通過循經鍛煉五髒六腑,從内而外的增強筋骨皮肉,這種作用力比起直接鍛煉肌肉的效果是要慢一些。

傳統内家功夫是如何鍛煉肌肉的?

這個慢是因為傳統的功夫要廣積糧,緩稱王,不争一時之得失。現代體育鍛煉是為了盡快的取得成績,因為人年經時氣血方剛,這時是競技最好出成績的時期。通過大運動量的鍛煉,來開啟人體潛力。人就像是油燈,大家油都一樣多,你想比别人亮,有很多方法。一個是把燈芯加多,“哄”的一下,就比别人亮了很多。好的教練就會在加多油蕊的同時,會想法子添油,通過增進高營養的飲食,補充身體能量,讓運動員作息符合自然,不要通宵達旦娛樂,也不要聲色犬馬以保全元氣。

當然更重要的是采用先進的鍛煉方法,使運動員的時候不會無端的浪費能量,而取得更好的鍛煉效果,這就有點像是在油燈上加個燈罩,不需要多燒油,光線就能得有到有效的加強。這種好方法就是有規律的運動,同時勞逸結合,使肌肉有張有馳,進而達到某種近于循經的效果(達不到循經,但是達到某種潛氣内循是可以的)。其實運動員也在不自覺的鍛煉增強肝脾肺腎,每個運動員的飲食量都是很大的,而且消化也很好。因為你在鍛煉筋骨皮肉的同時,也能反過來增強肝脾肺腎的功能,隻是他們這是種鍛煉的效率比較低罷了。而傳統功夫不同,他是通過循經内煉來增補先天的元氣,以增加人的潛力。現代體育運動是挖掘潛力,傳統功夫是加深潛力,這就是根本差別。

傳統内家功夫是如何鍛煉肌肉的?

通過練氣循經來增強肌肉筋骨并不是空口說白話,要有實證的。首先一點,得在練習的時候,要能感覺到氣感在相應的經脈上運作。剛開始練功時手的太指,足大指和湧泉穴會有氣流感,溫熱感,這是初步的感受。如果什麼都沒有,那說明沒練到位。可以加練一下小煉形,金鋒抖肘是強化手三陰陽的,跨虎橫雲和提龍腿是強化足三陰陽的,有空就多練一下。再練玉環樁或循經太極拳感受就比較明顯了。如果身體虛弱的,可以多練一下元明八式,以補身體元氣。

傳統内家功夫是如何鍛煉肌肉的?

實際在内家武學的鍛煉過程中,除了練氣循經以内壯髒腑之外,外形的運動,強健筋骨皮肉之時,也能增強五髒六腑的功能。這種内外同時激勵,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傳統功夫為什麼能一練四五個小時,這是因為他們能形成循經,氣血能形成循環,不像現代體育一樣,練久了就會堵塞在一個地方,再練效果就越來越差,是以他們才會分多組次的進行練習。而有了循經之後,這股真氣就會運轉越久,力量越大,達成的效果就越強。當然這得建立在充足的精神力量和物質基礎上,也就是說你得心思純靜無雜念,而且身體氣血能量充足能維持高強度的長久鍛煉才行。

傳統内家功夫是如何鍛煉肌肉的?

簡而言之,内家拳鍛煉肌肉是以内外同運的方法來鍛煉增強肌肉的。一是通過練氣循經以内壯髒腑,強化肝肺脾腎來增益筋骨皮肉;二是通過循經導脈運作氣血周經全身,不斷的滋潤筋骨皮肉,使它們得以壯大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