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年《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結尾,趙敏深情回眸的那句“來大都找我吧”讓多少人心心念念。
而這一等就是幾十年,直到年初終于上線了王晶導演的續集《倚天屠龍記之九陽神功》《倚天屠龍之聖火雄風》。如果你還不知道,那麼完全不必遺憾,這劇現在某瓣上已經跌到3.5分之低,還伴随着罵聲一片。
雖然有一衆老戲骨參演,也架不住雷人的造型,還有雷點重重的劇情,不是說魔改不可以,但是一些地方實在讓觀衆無法不吐槽。
新舊《倚天屠龍記》造型對比
張三豐眼見着張翠山被打死,然後一出場橫掃千軍,張無忌僅憑一招獅子吼就震退六大門派,小昭一出場就能夠飛檐走壁……然而不管怎麼說,沖着這麼多人花錢看劇的熱情,這一定不會是最後一次屠龍。
說起來,《倚天屠龍記》無疑是很多人武俠夢的最初啟蒙,關于善與惡、美與醜、真實和虛僞、正義和良知等等,還有那些快意恩仇、肆意灑脫、晴日放歌的人,每一個都有血有肉讓人向往。
而且也是在這個虛構的世界裡,許多人或多或少地掌握了一些奇奇怪怪的或真或假的曆史知識。
譬如說,金庸先生在書中的将明太祖朱元璋刻畫為明教的一名教徒,借助明教勢力奪取天下,并是以将國号定為“明”,很多跟随他的明教教徒都成為了他的左膀右臂,那麼這是真的嗎?
朱元璋是一名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他那張月牙臉,以及上面的痣成為人們八卦的談資。他可能也是衆多帝王中出身最卑微的一個人。
《倚天屠龍記》中的朱元璋
先是為了活命剃度為僧做了行童,在寺廟裡打掃上香念經,又因饑荒寺廟支撐不下去,隻能出去雲遊化緣,說難聽的就是出去乞讨。
好好的和尚做不成了,反倒成為了乞丐,處在社會的最底層。如果說朱元璋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投奔紅巾軍,加入明教成為一名信徒,倒也符合邏輯。不過,為什麼他即位後又以嚴酷手段封殺明教呢?二者究竟有什麼糾葛?
電視劇《朱元璋》截圖
還有僅僅靠着三成聖火令功夫就打遍中原無敵手,從海路繞了大半個中國差點迷路了的波斯明教總教,又是怎樣的神秘的存在?相傳原創了聖火令絕世武動的波斯山中老人霍山又是何方神聖?為什麼波斯明教會有那些奇怪又苛刻的教規?
其實其中許多,都和曾經的薩珊波斯帝國有關,它是漢至唐時期亞洲西部強大的勢力,曾經和羅馬帝國并駕齊驅,有着自身獨特的曆史和文化,但是已經逐漸被人們遺忘,今天小北想結合《倚天屠龍記》的一些蛛絲馬迹和你聊聊這個神秘帝國。
01
明教的直接來源
其實,在真實的曆史文獻中,并沒有關于朱元璋是明教教徒的記載。朱元璋是靠着一支名為“紅巾軍”的隊伍起義成功,但是紅巾軍原本的領袖韓山童自稱大明王紅巾軍與明教有着密切關系。
因而,雖然史料中并未記載朱元璋是明教的人,但我們也不能拿出直接的證據說他們無關。
電視劇《倚天屠龍記》截圖
為什麼在元末的衆多江湖派别中,唯獨“明教”大放異彩。明教屬于金庸先生小說中的教派之首,明教以推翻元朝為己任,卻又被六大派圍攻光明頂,聯手剿滅。
其實,明教并非金庸先生杜撰出來的,在曆史上這一教派真實存在,不過真實曆史中的明教不同于武林教派,而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宗教教派,而且是由國外傳入。
明教中的四大法王、左右護法、聖火令等都源自異域。
電視劇《倚天屠龍記》截圖
明教又名摩尼教,該教發源于古代波斯的薩珊王朝。是波斯人摩尼在公元三世紀中期創立的,是一種帶有諾斯底主義色彩的二進制論宗教。
《倚天屠龍記》裡明教衆人念的那句“為善除惡,唯光明故”,明教的“光明左使”,“光明右使”,“光明頂”,便是因摩尼教崇尚光明而取的。
摩尼教與景教、瑣羅亞斯德教(又稱祆教),由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在唐朝時被稱為三大外來宗教。
摩尼教傳入中國後,基于中國本土進行了改良。在中國發展一段時間後,雖然宗教的基本教義還是基于摩尼教的二進制論,但實際上與最初的摩尼教相去甚遠,其中還雜揉了中國本土的道教、陰陽等概念。
摩尼畫像
02
神秘的波斯薩珊王朝
那麼最初的摩尼教是怎樣在波斯的薩珊王朝産生的呢?薩珊王朝是什麼呢?
薩珊帝國是由阿爾達希爾一世建立起來的,阿爾達希爾一世登上王位後,瑣羅亞斯德教被推崇為帝國的官方宗教,這一宗教在薩珊帝國建立前便存在,并崇拜阿胡拉馬茲達神。
薩珊帝國的國王稱為“王中之王”,國王位于世界的中心,日月繞着他轉。其他統治者都是他的臣屬,在他的宮廷中有三個小王座,是為羅馬、突厥和中國統治者準備的。可見此時中國與薩珊波斯已經有了較為密切的交往。
薩珊國王為了彰顯自己的帝王之氣,國王每日要穿彩裝,化妝,用黃金裝飾胡子,因為王冠太重了,隻能把王冠吊在天花闆上。彼時如果有刺客想要刺殺國王,想必割斷那根懸吊王冠的線是最佳方式。
薩珊帝國的社會等級劃分為四個階級,從上到下分别是祭司,武士,農民,工匠與商人。祭司能夠與神溝通,為國家供奉神,并擷取神的力量;武士保衛國家不受外來侵犯;農民提供食物,供養各個社會階層;工匠與商人從事手工業與商業發展。可以看到,薩珊帝國與中國古代一樣,也采取重農抑商的手段。
在薩珊帝國女性的地位取決于她們的階層。像王後和王太後這樣進階别的女性,作為國王的妻子和母親,在各個領域都要自由得多,她們可以參加宴會和狩獵,而且還出現了兩位女王。但這就像大陸唐代的武則天一樣,隻是少數,而非常态。
普通女性被認為是男性的所屬物,男性祭司寫就的女德就是“服從”,社會認為“女人無智慧”,跟中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不謀而合。通常男人希望得到“喜愛知恥的女人”,“要娶年輕女人為妻”。
在法律上,女人被視為與奴隸等價。社會要求女性必須衣着樸素,外觀謙卑,遮蓋頭部和足部,普通女性可能被禁止化妝和戴假發,經期的女性對所有生靈都有傳染性,最具危險性。
電視劇《甄嬛傳》截圖
為了鞏固統治,薩珊王族在宗教上控制群眾,他們推崇瑣羅亞斯德教時,緻力于建造聖火祠。聖火祠的聖火由祭司侍奉,同時擁有臨時的奴仆,人們獻出時間,為聖火祠勞作,以便淨化靈魂,或達到宗教目的。這些人被稱為“火奴”。也正是因為瑣羅亞斯德叫對聖火的崇拜,後世又将其稱為拜火教。
《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也需要“聖火令”号令信徒。在小說中六大派圍攻光明頂的時候,明教衆人念誦經文的便有“焚我殘軀,熊熊聖火”,希望借助神的力量打敗六大派。
當阿爾達希爾一世的兒子沙普爾一世繼承王位後,先知摩尼出現在曆史舞台上,也就是摩尼教的創始人。
此時的摩尼教受到諾斯替主義的影響,是一種二進制體系,使用瑣羅亞斯德教術語,以便向熟悉瑣羅亞斯德教神祇和教義的人傳播教旨。
電視劇《倚天屠龍記》截圖
比如摩尼教光明與黑暗的對立,與中國本土的陰陽融合在一起,在小說中展現為《九陰真經》、《九陽真經》,明教教主是陽頂天,成昆作為反派則精通武功幻陰指。
然而,此時摩尼教的瑣羅亞斯德教與薩珊王族的瑣羅亞斯德教并非同一種宗教,薩珊王族的瑣羅亞斯德教是對其傳統的一種偏離,是一種異端,并沒有被帝國群眾所接納,隻是被王室所推崇。
而摩尼的瑣羅亞斯德教,或者可以直接成為摩尼教,更契合瑣羅亞斯德教的傳統,因而摩尼是向伊朗高原信仰阿胡拉馬茲達和其他瑣羅亞斯德教諸神的群眾傳教。
是以可以說,由于薩珊王室對瑣羅亞斯德教傳統的叛離,導緻群眾開始轉向更接近傳統,更具包容性的摩尼的瑣羅亞斯德教。很多人就此會産生誤解,認為摩尼教就是瑣羅亞斯德教,但其實并不盡然。
阿胡拉·馬茲達對阿爾達希爾一世的授權儀式
03
它們對明教有什麼影響
摩尼教對瑣羅亞斯德教的接受隻是其宗教的一部分,其不同之處也很明顯。
首先,摩尼教導精神和物質的對立。一切精神的都是善的,而一切物質的都是惡的。這與瑣羅亞斯德教善生的觀念截然相反,瑣羅亞斯德教觀念認為此時一切美麗悅目的造物,都是阿胡拉馬茲達及其共事者“不朽豐神”的傑作。
在摩尼教中,不拒斥性欲最終會導緻肉體(人身)中的光明因子被囚禁,是以對于摩尼教出家選民來說,苦修禁欲是其教義的核心。可以看到,在小說中紫衫龍王和小昭,作為聖女,必須一輩子都是處子之身。
電視劇《倚天屠龍記》截圖
相反,在瑣羅亞斯德教中,創造的行為、享受世界的果實、歡慶大地的富饒都應受到慶祝。是以,在薩珊帝國時期,宮廷與貴族的生活是奢華與享樂的,不過他們可能也是最早一批重視形體管理的人。
貴族們騎馬打獵,是為了燃燒掉他們吃下去的山珍海味,畢竟夏天是杏仁酥,冬天是奶糕,還要吃用橄榄油、乳酪羹喂養的奔跑雞,再佐以亞述酒,很難不發福。
薩珊波斯狩獵銀碗
因而,我們隻要稱摩尼教是反物質的,非塵世性的,而瑣羅亞斯德教是塵世性的,循序其在此世和彼世都享受阿胡拉馬茲達的創造,就可以概括兩種宗教的差別了。
摩尼為了傳教還組織了一支書吏團隊。薩珊帝國的書吏要經過嚴格的訓練,學會七種書體的知識,以便在不同情況下寫就不同的公文。當然了,所有的公文都有嚴格的句式要求,類似于八股文。
這些書吏着手将摩尼的觀念譯成不同的語言,寫成不同的文字,而且每一本書都用一種不同的語言書寫,由此大大加快了摩尼教的傳播。
薩珊帝國在霍斯勞二世治下達到領土最大範圍
摩尼教傳入中國後,因為它本身的複雜性和多義性,很容易就借助中國的固有的哲學理念來加以解釋,正義和邪惡對應陰陽,對于光明的追求又可以和佛教的一些因素糾纏在一起,可以說到了元末明初的明教,雖然和摩尼教有種種相似性,但是其實已經相去甚遠了。
元朝絹畫《冥王聖幀》,摩尼坐于蓮台上
新版《倚天屠龍記》你看了嗎?對于金庸筆下的明教原型你了解多少?你還知道哪些金庸小說背後的硬核知識?咱們在評論區見。小北将從留言中選出兩位幸運讀者,贈出今天的主題圖書《薩珊波斯》。
了解世界不能不了解伊朗,了解伊朗不能不了解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