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微型電動車專項評價規程來了,宏光MINI EV們會瑟瑟發抖嗎?

不管大小,出來混總是要被人管的。

4月8日,中汽中心通過2022汽車測評國際峰會暨C-NCAP年會。雲釋出了《微型電動汽車專項評價規程》。

微型電動車專項評價規程來了,宏光MINI EV們會瑟瑟發抖嗎?

直白地說,就是針對車身長度小于4米的純電動乘用汽車,有了一套專業的考題,新規程将在7月正式實施。

題目主要涉及三個方面:碰撞安全、使用安全和續航充電。

微型電動車專項評價規程來了,宏光MINI EV們會瑟瑟發抖嗎?

其中,碰撞安全主要涵蓋正面碰撞、側面碰撞和鞭打試驗三個項目。

使用安全則包括充電安全、制動性能、電磁抗擾、涉水電安全和人體電磁防護五個項目。

續航充電重點評價常溫續航、低溫續航、低溫充電和充電相容性四個項目。

短小、單薄的A00級純電小車能通過這些考驗嗎,宏光MINI EV們該不會已經在牆角瑟瑟發抖了吧?

标準不高

先抛一個結論,目前在售的微型小電車們隻存在優秀和合格的差別,這套評價規程的過關率幾乎為百分之百。

微型電動車專項評價規程來了,宏光MINI EV們會瑟瑟發抖嗎?

一方面,目前微型小電車有蔚然成風之勢。

除了以電為動力,滿足城市短途用車的市場需求之外,有國家政策撐腰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不管是傳統主機廠,還是造車新勢力,它們出廠的微型小電車至少是在工信部留下名錄的規範産品。

用規範産品替代“老頭樂”,是市場進化的必然流程。

微型電動車專項評價規程來了,宏光MINI EV們會瑟瑟發抖嗎?

另一方面,這套規程是給各大微型電動車生産廠家留出來足夠的準備時間。

早在兩個月之前,中汽中心已經面向社會公開釋出了,将增加微型電動汽車專項測評的征求意見稿。

在意見稿之前的更早一些時候,甚至還召集涉及車企做過溝通會,廣泛聽取行業意見。

是以,參與其中的新老車廠,已經有足夠的時間去應付。

——沒有防撞鋼梁的加上防撞鋼梁,沒有氣囊的補上,甚至還要雙氣囊。

微型電動車專項評價規程來了,宏光MINI EV們會瑟瑟發抖嗎?

還有一方面,是評測标準的降低。

在規程說明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話——“測評内容在原有C-NCAP和CCRT測評項目的基礎上進行适度凝練和簡化”。

言下之意,就是看你天生弱小,我們就給你降低通關标準吧。

無論評價項目難度還是項目次元,都降了不止一個Level。

微型電動車專項評價規程來了,宏光MINI EV們會瑟瑟發抖嗎?

比如,正式評價項目隻保留了5個次元,且僅針對前排。

至于我們所熟悉的AEB、LKA、ESC等主動安全配置測評,則全部劃分到了選做項目,做不做随你,不影響整體評價。

如此看來,面對這麼一套不算強勢,還有足夠備考期的題目,對宏光MINI EV們來說構不成威脅。

但對使用者來講,這不明顯拿一個很LOW的東西來忽悠市場嗎?

聊勝于無

這套規程對市場的良性發展到底有意義嗎?

答案是肯定的。畢竟,有比沒有好。

新規程的先期指導意義已經凸顯:廠家已經為提升車身結構安全,增加必要的安全配置,解決使用者痛點問題,作出了積極的跟進動作。

然而這些都還在其次,從中汽測評C-NCAP的評測标準來看,這是一套可生長的,與時俱進的動态标準法。

微型電動車專項評價規程來了,宏光MINI EV們會瑟瑟發抖嗎?

針對微型電動車的新規程,中汽中心也特别明确:循序漸進引導微型電動汽車的各項性能,最終向正常尺寸車輛看齊。

這還僅是監管層面的意義,對市場而言,更有航标燈塔的作用。

我們都知道,電動汽車市場就是一個内卷嚴重的市場。既然内卷已經無法避免,那就讓它們卷得更科學,更契合實際。

微型電動車專項評價規程來了,宏光MINI EV們會瑟瑟發抖嗎?

一輛5萬元的微型小電車跟你談智能化,至少目前都是些花裡胡哨的東西。

現在有了這套可生長的規程,因為監管有标準,市場有關注,廠家一定會把有限的成本空間盡可能地留給安全與續航這些更實惠的需求。

——這才是微型電動車該有的樣子。

微型電動車專項評價規程來了,宏光MINI EV們會瑟瑟發抖嗎?

隻是,一個新的問題會不會随之而來?

鑒于微型電車的産品持續優化勢在必行,一定會帶來成本的增加。特别是7月後上新的産品,大機率會漲價。

是以,如果你想買一台微型電動車,那麼就7月份以後再買吧,雖然價格貴了點,但是安全确實也提升了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