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馮衍華《涅槃》有感

山東金融作家馮衍華先生的長篇小說《涅槃》,雖說有洋洋灑灑二十八萬字,但我看隻這個《涅槃》書名,幾乎就概括了這部小說的全部精神核心。換言之,這部小說的《涅槃》篇名就是整部小說的靈魂。我向來主張好标題是文章的一半。精短的涅槃兩個字,準确涵蓋了整部小說的經絡,很值得稱贊和欽佩。

《涅槃》開篇之前的楔子,好像作者給讀者豎起的指路木樁:“相傳,上古時代,這裡是一片汪洋,當時洪水泛濫,為害一方,有一隻金鳳凰飛來,助大禹退了洪水。從此,金鳳凰便永鎮此地,落山而成,這就是鳳凰山。” 一部書有了《涅槃》書名做靈魂,鳳凰山的傳說就是這部書的軀體。這個楔子,巧妙地烘托了《涅槃》這部小說的書名和寓意,也暗喻中國工商銀行在這場金融體制改革中,會像飛來的金鳳凰一樣,成功地永鎮一方。這個楔子真像個景區導遊員,把我引向情景幽深處。

這部小說有個可貴亮點:在作家搭建的金融體制改革舞台上,唱主角的都是基層員工。官銜最大的也不過是個縣級市工商行支行的行長,充其量算是個九品芝麻小官。我讀過幾部講述改革開放故事的書或者長篇網絡文學,大多都是大人物登台,演繹上層人物駕馭航船叱咤風雲的故事。

《涅槃》從鳴鑼開戲到拉上帷幕,不管是在台上台下還是台前幕後,出場亮相的都是普普通通小人物。讓在前線沖鋒陷陣的指揮員,率領一幹基層員工盡情地表演,不貼政治标簽,也不賣膏藥,首肯廣大員工才是這場金融體制改革的生力軍。我欣賞馮衍華先生聚焦小人物的眼光和情懷,也能領悟他的言外之意:不管改革的藍圖設計得有多麼前程似錦璀璨美妙,還得依靠廣大員工的積極參與,才能使工商行的股份制改造取得圓滿成功。一場浴火重生般的股份制改造,僅僅依靠幾個精英是行不通的。隻有廣大員工的積極參與,才能起到基石作用,這是作者胸懷遠大的不俗格局。整部作品的焦點,一直在講述一個主題:隻有充分調動起廣大員工的積極性,才是能保障股份制改造成功的勝利源泉。眼睛向下,肯定廣大員工才是推動股份制改造成功的原動力。正所謂隻有人民群衆才是創造曆史的真正動力。頌揚員工在股份制改造中的貢獻,唱支贊歌給大員工聽,這是作者的聰明之舉,很令我這個金融外行心悅誠服!俗話說文如其人,在《涅槃》故事的推演過程中,也能彰顯出作家的品行。

既然馮衍華先生“導演”着讓普通員工唱大戲,那麼他的小說語言也是樸實無矯揉造作之處的。尤其是人物之間的對話,讓人聽起來就像普通人之間在唠閑嗑。是孩子說話就帶着一絲童真,是老人說話就帶着一種方言味道的土味兒,是什麼身份說什麼話,全沒有人為的拔高之處,反而彰顯出作品的生動。很接地氣,是《涅槃》的另一個亮點。 我極為反感把底層群眾推到前線去流血流汗,甚至去浴火犧牲,到頭來站在領獎台上的卻是這個長那個總的作品。把鏡頭聚焦廣大員工,這是作家的一種境界。

在情感描述方面,我欣賞馮衍華先生的含蓄。比如在第二章梅霞和錢融的對話。梅霞說:“錢行長,小别勝新婚啊。今天是周末,您又是第一天上任。還不早一點兒回家和嫂子團聚呀?”明眼人都能聽得出來,梅霞的話不僅越位,還有不易被察覺的酸溜溜味道。這個漂亮的女辦公室主任的情感正如暗流湧動。梅霞看似沒話找話半開玩笑,實際是在巧妙地傳遞她的内心期許,或想引燃情感火種。假如梅霞的情感世界沒有起波瀾,就不會發生“她的眼神遊走不定,氤氲迷離,那視線似乎是凝視他,又似乎是在品味着什麼。”梅霞心無雜念,語境就不會這麼前衛。錢融也在“一瞬間,心底泛起微微的漣漪,空氣中似乎漾起了一種别樣的情懷和風韻,”而且還“頗耐人尋味。”足見錢融準确接收到梅霞發出的情感訊号,是以才“泛起微微的漣漪,”他才能感覺到有“一種别樣的情懷和風韻,”還感覺到“頗耐人尋味”。兩個成熟的且算得上成功的男女,為何梅霞要“眼神遊走不定,氤氲迷離,用心地品味着什麼?”錢融又為什麼“心底泛起微微漣漪?”又為何能感覺到“似乎漾起來一種别樣的情懷和風韻”? 兩個風華正茂的光腚娃娃,社會地位幾近相等,又是多年共事的年輕男女,在特定環境下發生情感萌動是人之常情。假如有美女誇口見到靓男心如止水,有男人自擂說見到美女不動心思,一定是個僞君子。美女靓男互相多看一眼,甚至發生一點情感萌動,這才是正常的情感流水線。關鍵人是有情感抑制力的進階動物,懂得适時掌握隻能看不能摸,明白君子動念動口但不能輕易動手。是以,錢融經曆短暫的“微微漣漪”之後,心領神會地微微一笑,用一句雙關語回應梅霞的“眼神遊走不定,氤氲迷離”說:“哪有那個心思啊,這滿腦子的事。”以工作為中心,這是錢融給自己也是給梅霞劃定的一條情感紅線,也是今後在一起幹工作的原則。至此,兩個心照不宣的年輕男女,隻是氤氲迷離和耐人尋味了一下,沒給情感發展到湧起波瀾留出一點空間。這就是把控情感分寸,這就是理智下的人性力量。

我欣賞馮衍華先生這種細膩而含蓄的情感描寫。語言别那麼直白,說得太透反而讓人感覺到沒滋沒味。給讀者留下廣泛的遐想空間,這是《涅槃》的可貴之處。

小說《涅槃》通篇講述的是一群“鳳凰”“集香木自焚,複從死灰中更生,從此鮮美異常,不再死”的壯美故事。這是一個群體的不屈不撓的頑強悲壯,更是一種勇往直前堅苦奮鬥的創業精神。而隻有這些能夠不惜犧牲自己的勇敢者們,才能有資格在烈火中得到重生和永恒。《涅槃》講述的是不同層面的工商行員工在股份制改造前線“拼刺刀”的感人故事。書中一個個感人肺腑的場面,情景交融地再現了工商銀行從吃大鍋飯到股份制改造成功的發展曆程。錢融是這場“肉搏”戰鬥的指揮者和參與者,他既是指揮員又是戰鬥員。在那個如火如荼的改革年代,各行各業湧現出一大批如錢融一樣的基層指揮員和戰鬥員,這是那場金融體制改革完勝的根本保障。

錢融作為支行行長,不端架子,不拿派頭始,不裝腔作勢,争搶的是困難,有虧自己先吃,有利就讓給下屬,有危險他先上。不管工作有多麼繁忙,任務有多重,壓力有多大,他始終把員工的冷暖放在心上。這樣的幹部不愧為時代先鋒的代表。我想起白岩松說過的一句名言:“無小私者為大私”。像錢融這樣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基層黨員幹部,群眾豈有不擁戴之理? 别說錢融是個支行行長,現實中有多少個楊融李融王融,哪怕隻當上個班長組長,首先想到的卻是裝腔作勢當個甩手掌櫃。能如錢融者,一定是基層幹部的楷模。馮衍華先生設計錢融這個角色是成功的,也是《涅槃》亮點之一。

開始于二十世紀末期那場工商銀行的股份制改造,等同于這個行業的利益再配置設定。在股份制改造之前,大家吃大鍋飯,責任不清,不幹活和幹活一個樣,懶惰和勤奮一個樣,遲到早退和按時上下班一個樣,在工作中打撲克吹牛下棋甚至打瞌睡,和認真幹工作的人一個樣,在客戶面前無精打采地懈怠,和講文明講禮貌的一個樣,種種弊端,我不但在《涅槃》中讀到了,也在那個年代的實際生活中親眼看到過,甚至看到的要比書裡的情節嚴重得多。那個時候,我曾經因為銀行員工的磨磨蹭蹭,和人家發生過争吵,甚至和罵罵咧咧的員工發生過肢體沖突。曾幾何時,我認為能端上銀行的飯碗,就是祖墳上冒青煙。我羨慕過他們的工資拿得是那麼容易。

大概到了2000年前後,我發現凡是認識我的銀行員工,其中有行長,副行長,這個部主任那各組組長,接二連三地往我的德州市廣合商行跑,動不動就說請我喝酒,而且誰請喝酒都是一個主題,拉存款,或者委托我幫着拉别的機關存款。起初我并不以為然,認為不就是存款嘛,存在哪個行不是存啊。是以,我不僅把自己機關的款存到有人情面子的銀行,還幫着完不成存款任務的人拉來存款。令我感到蹊跷的是,幾個超額完成存款任務的人,拿着不菲的現金來感謝我,說這是銀行發給我的獎勵。

漸漸我就明白了,在銀行工作再也不能等食吃了,他們把那種衣來張手飯來張口式的安逸日子過到頭了。銀行員工全員拉存款,生産企業全員推銷産品,商業機關全員出面賣貨,到處挖門子找路子,多年不走動的關系熱乎起來,七大姑八大姨叔叔大爺嬸子舅舅外甥,把所有的關系都發動起來,滿社會彌漫着求生存争發展的忙碌氣氛,這就是當時的全面改革引起的社會危機感。我感觸最深的是,改革能把行長們逼得放下架子到處拉存款,這是我萬萬不敢想到的變化。從此,别說是銀行的視窗,就是所有行業的視窗,包括各級政府行政服務視窗從業人員的工作狀态,再也看不到一張張陰沉着的臉。因為一個不會在服務視窗微笑的人,随時會被淘汰出局。一場浴火重生般的改革改出了晴朗天空,經過股份制改造成功後的工商銀行,全行員工的精神風貌煥然一新,證明了改革是一條通向未來的必由路。

馮衍華先生的《涅槃》,全篇貫穿了這種意境。折騰來折騰去,折騰出員工奮發向上的奮發精神,折騰出工商行的好效益,這也是這部小說的戳心亮點。

真心說一句,在金融改革之前,我幾乎把在銀行工作的人看成是社會的寵兒。我心裡那個妒忌眼慘啊,從沒想到能夠撂下面子到處拉存款的辛苦勞作,能攤到他們頭上。而讓在銀行工作的所有人感受到多勞多得,不勞就沒飯吃,逼使人人都發揮出潛能和動能,這也是《涅槃》大書特書的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事實證明,通過工商行這場史無前例的股份制改革側面,佐證了我們這個體量巨大的社會,必須走改造舊體制之路,而且這種改造是很深得人心的。

既然是有關利益的再配置設定,任何一項打碎飯碗的改革都不會是順風順水的,甚至還會發生血雨腥風式的險情。改革的目的,就是砸碎幾十年的原有鍋竈,打了碗碎了鍋,甩掉養懶人的平均主義,不再是一次配置設定定終身,而是讓能者吃肉庸者喝湯。那就必然會讓多數人歡喜,少數人憂。改革危及到誰的利益,誰就會怨恨操刀者。盡管錢融是個比較全面的支行行長,他就是百般精打細琢磨,必然也會得罪人,是以他的家人就一次次接到威脅電話“出門小心着點”,還有砸窗戶的,意思是你行長不讓我安穩,你和你的家人也别着消停,說不定随時會有人打你的黑槍。不懼威脅的錢融,被人雇兇下黑手打傷,而他也明白是誰下的黑手。錢融的高人之處在于,他沒有走報警抓人的套路,而是用寬容大度的人格力量,去影響感化那些反對他的部下員工。結果,他忍得一時痛,卻感動和影響了一行的人。這就叫精誠所至,哪怕舉刀的小鬼也不得不停下來。

在二十世紀末改革處于興盛時期,因為改革導緻的社會沖突,可遠比《涅槃》中的情景嚴重得多。我親曆的場面,有向工廠中的房間主任或廠長耍菜刀的,掄棒子的,砸磚頭的,還有在上學的路上揍人家孩子的,也有下崗的人領着老婆孩子闖進上司家賴着不走的。更有甚者,往上司家門把手抹屎的,仍自制炸藥包的,等等等,隻有你想不到,沒有人做不到的壞事。幾乎是在錢融遭遇黑手的同一個時期,我的上司就被一個下崗的年輕人拿着菜刀,堵在辦公室砍得鮮血四濺。這些改革中不得不付出的代價,《涅槃》中都涉獵到了。都說是文學作品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這其中考驗的是作家提煉生活的真本事。馮衍華先生凝練生活提煉素材的功夫不淺。

《涅槃》中展現了多場酒宴場景,可見馮衍華先生在酒場的道行也挺深。酒席是展現人性品格優劣的場合。一個人的喝酒姿态,即便是有意而為之地僞裝,幾杯酒下肚後也會原形畢露,這就是酒精的本事,讓你的人品在酒席上無法藏匿起真實性。錢融為了工作,為了讓存款增加幾百萬,不惜把自己喝到肚子裡翻江倒海,也要舍命陪君子。他與藏奸耍滑的距離太遠,這也正是錢融的人性使然。我常說一個捂着酒杯喝酒的人決不能深交,意思是說酒品亦是人品。《涅槃》中的潛台詞,也影射到了這層意思。也就是說,酒場是個不能撒謊的場合,你一不實在,所有在場的眼睛都能看穿你。這就像寫散文的人,無論他有多高道行,也不能把真實的自己隐藏在文章裡。因為喝酒和寫散文一樣,都是不能僞裝自己的。隻要幾句謊話抑或言不由衷,字裡行間就能自動報警。是以看某個人的散文是決定能否和他深交的最好方式。那麼和某個人喝酒,也是判斷一個人的人性優劣的最直接方式。誰喝多酒都難受,隻是如錢融一般的性情中人,認可用過多的酒精作踐自己,也要給對方一個真實的感覺,這就是人性人品。

有關鳳凰涅槃的故事,我是在文鬥郭沫若先生發表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同名詩歌《鳳凰涅槃》中讀到的。馮衍華先生能夠把中國工商銀行的體制改革,借喻成鳳凰涅槃一樣的慘烈悲壯,足見其是個能夠胸懷全局,目光深遠,有雄才大略且很接地氣的實力作家。若不是作家本人親身參與這場“浴火重生”的變革,他的小說是寫不到這個高度的。更不可能塑造出如錢融梅霞衆多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有感情的血性人物形象。

開始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一場浴火重生般的改革開放,就像一場波及全國的全面戰争。雖然這場改革是一場沒有槍炮硝煙的戰争,但也是一場事關工商銀行生死的命運決戰。馮衍華先生的《涅槃》,描寫的是這場全面戰争中的幾場戰役,幾場攻占山頭高地的慘烈戰役。而工商行泰誠支行行長錢融,相當于這場戰役的團級戰術指揮員,是以他也是赤膊上陣拼刺刀的勇猛戰士。而像這樣的指揮員和戰鬥員形象,我是再熟悉不過了。如錢融一樣的時代先鋒,正是保障那場改革能夠成功的中堅力量。 在欣賞了馮衍華先生頗有心機的《涅槃》書名後,又開始琢磨錢融這個唱主角的主人翁的名子。我好像能感覺到,作者給這個指揮前線戰鬥的戰術指揮員起了個錢融的名子,也是頗費一番思量的。首先,這個“錢融”的名子很具象征意義。起碼我看到“錢融”很快就能入戲,大概這就是馮衍華先生設計錢融這個角色名子的本意吧。

那場開始于四十多年前改變中國命運的金融體制改革過程,我是熟悉的,因為我和馮衍華先生一樣,經曆了那場改革的每一個環節。隻是,他參與的是金融企業的體制改革,我參與的是工業企業的體制改革。我們就像兩個盤子裡裝着一樣的菜,崗位競争,優勝劣汰是哪個時期的家常當家菜。我們既是破壞舊體制的參與者,又是建立先進體制的建設者,我們一起困惑過,煎熬過,奮鬥打拼過,流過淚甚至留過血。我們都強烈地感受到過競争的危機,都為生存打過飯碗保衛戰。是以我們是參與變革的奮鬥者,也是改革紅利的受益者。我和馮衍華先生及其筆下參與那個時代改革的主人公,都願意為那個時代而泣而歌。能夠曆經那場偉大的社會變革,是我輩此生的造化。

讀馮衍華《涅槃》有感

我是在改革到了風口浪尖的時候步入商海的。那個時候我在德州,與各專業銀行沒少打交道。說實話,我對當時某部分從業人員的工作狀态是很有歧見的。一是有些人很懶,對視窗業務能推則推,能躲則躲,好像客戶存不存款與他們沒半毛錢關系;二是有些人的精神狀态處于被動應付狀态,不積極不主動,對客戶的意見根本不以為然。讀了《涅槃》,才聯想到那場金融體制改革就像旱地下了一場及時雨,不改革不足以獲得新生。 2021年12月25日

壹點号 楊延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