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智敏:讓雜技藝術“閃耀”世界

趙智敏:讓雜技藝術“閃耀”世界

趙智敏教育訓練學員

人物檔案

趙智敏,國家一級演員(專技三級)、中國雜技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文聯委員、四川省雜技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省文旅廳四個專業進階職稱評審專家庫(藝術子庫)專家、南充市文聯副主席,現任南充市雜技團黨支部書記、團長。

趙智敏自幼從事雜技演繹事業,曾獲墨西哥民族藝術節金獎。其主演的雜技節目《小跳闆》《蹬椅》《頂杆》《車技》《大國術》等榮獲多項大獎,并多次受邀前往美國、英國、法國等30餘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文化藝術交流,曾率團在紐約百老彙新勝利劇院駐演42天,獲得巨大反響。

●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伍羅文博 文/圖

雜技,是輝煌與艱辛并存的藝術,台上的驚豔一瞬,是台下數十年的積累。雜技演員們各有“絕技”,然而“絕技”大成,往往付出的代價是傷痕。即便如此,雜技演員依然苦中作樂,在千百次的挑戰中尋求突破。

專業雜技演員是如何“煉”成的?日前,南充市雜技團團長趙智敏講述了他作為一名雜技演員的成長故事。

A從“尖子”到“底座”

19世紀初,全國有三大雜技之鄉:河北吳橋、江蘇鹽城、河南濮陽。

南充雜技的發展,與江蘇鹽城的一朱姓家族建立的雜技“雙鳳馬戲班(又稱朱家班)”密切相關。“朱家班”走南闖北,最終安定在南充,與本地雜技班子融合,成為南充市雜技團。

趙智敏出身于雜技世家,曾祖父朱相成是著名雜技大師,外公朱錦堂是“朱家班”的創始人,外婆谷長英是鹽城知名的雜技演員,父親趙保中、母親朱林紅也是著名雜技演員。

在家中長輩的熏陶下,6歲的趙智敏便踏上了學習雜技的藝術道路。

“練雜技很苦,當時早上6點就要起來練功,大冷天穿件單薄衣服,練完以後汗如雨下。”趙智敏回憶,他練完功以後就去學校上課,放學後還要接着練。

1978年,9歲的趙智敏成為當時南充地區雜技團的學員。因為功底紮實,加之天賦異禀,趙智敏11歲便成為正式雜技演員,表演了人生中的第一個節目《小跳闆》。

“這個節目需要我在空中翻跟鬥後,再穩穩落在另一個人身上。”趙智敏說,空中演員俗稱“尖子”,地面演員則稱“底座”,節目難度比較高,為了保障演出順利,他平均一天練習翻跟頭大概近百次。

首次演出順利後,身手靈活的趙智敏備受重視,他練成的《蹬椅》《闆凳頂》等經典節目相繼輪番登台,獲得觀衆好評。

然而,一個意外卻讓他短暫退出舞台。

“初上台時,我的身高是1米42,非常适合作為‘尖子’,是以學習的都是高難度空中動作。”趙智敏告訴記者,當了三年多的“尖子”後,身高陡增,個子一下竄到1米7左右,無法再當“尖子”。

猶如一道晴天霹靂,趙智敏的演員生涯剛開始便不得不結束。備受打擊的他學習了舞台電工,成為雜技團的幕後從業人員。

“我就不能再登上舞台了嗎?”在當舞台電工的三年裡,趙智敏一直堅持訓練力量、練健美,他不甘心待在幕後,最後做出決定:從頭開始,再上舞台,成為“底座”演員。

“如果說‘尖子’追求的是靈巧,‘底座’更注重力量與平衡力。”趙智敏告訴記者,比如他練成的第一個“底座”節目《頂杆》,用的就是“壓門子”訓練,要求“底座”演員頭頂一根載重250公斤重物的竹竿,每次必須堅持10分鐘以上。

B率雜技團走出國門

不甘幕後,趙智敏如“苦行僧”般磨砺自己,力争盡快成為一名合格的“底座”演員。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數年的“魔鬼訓練”,17歲的趙智敏轉型成功,再次登上舞台。

“‘底座’是‘尖子’的最強支撐。”趙智敏說,當“尖子”成功飛躍并落在他的身上,全場掌聲雷動時,他的心情也跟着激動起來。

再次收獲成功,更加堅定了趙智敏的決心,讓他在雜技的藝術道路上披荊斬棘。

“還有一個趣事,因為成為‘底座’,我和師妹劉燕搭檔了《雙人頂碗》,在排練中互生情愫,最後結為夫妻。”趙智敏說,夫妻倆合力表演的《雙人頂碗》還榮獲了墨西哥民族藝術節金獎。

曾經,南充市雜技團經濟困難的時候,為了把雜技送到田間地頭,讓老百姓觀看雜技藝術,他們長期“人貨混裝”走鄉串巷,到全省各地巡演,雖深受歡迎,但一直沒有機會在全國擴大名氣。

1989年,趙智敏迎來了第一次出國表演的機會。

“當時,我的節目《頂杆》被重慶雜技藝術團看中,邀請我到菲律賓一起表演。”趙智敏說,走出國門,讓中國傳統藝術讓更多人看到,機會難得。

歸國以後,趙智敏向父親趙保中講述了在國外表演的經曆。時任南充市雜技團團長的趙保中,敏銳察覺到南充雜技的發展機遇。

1995年開始,南充雜技表演不再局限于地方,走出四川,接連在上海白玉蘭劇場、蘭心大戲院、上海大世界等劇場駐場演出,取得了亮眼成績。

“正是因為在上海的演出,南充市雜技團被美國一家娛樂公司相中,邀請到紐約百老彙新勝利劇院駐場演出42天,并多次亮相《紐約時報》、福克斯電視台等媒體。”趙智敏說,一炮而紅後,南充市雜技團先後到過墨西哥、日本、法國、比利時、英國、澳洲、南韓等30餘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文化藝術交流。

C用心傳承雜技藝術

“等你學成雜技,開啟藝術人生,我帶你走遍全世界!”這是趙智敏的口頭禅,也是他的雜技招生廣告。

雜技屬于特殊藝術門類,8至12歲是練習雜技的“黃金期”,學員入團學習雜技,僅基本功就要練習六七年,一個簡單的動作經過上千遍的反複捶打,才能保證能夠正常演出。

“雜技學員不好招,大多數家長都認為練習雜技太苦了,害怕孩子受傷。”對趙智敏來說,招收學員成了難題。

“其中,還有一些家長存在誤區,認為雜技演員是‘跑江湖’的,難登大雅之堂。”趙智敏說,他将微信朋友圈當成了“廣告平台”,把國外演出的精彩瞬間作為“廣告内容”,生動展示雜技的藝術魅力。

“雜技是傳統國粹,這些年發展勢頭足。”趙智敏說,為了将這門藝術傳承下去,2018年,南充市雜技團和南充職業技術學院聯辦了雜技魔術傳習班,實行全免費教學,如今已有40多名學員。

“這批學員中有不少‘好苗子’,期待他們登台亮相,走向更高的藝術殿堂。”趙智敏說。

近日,記者來到順慶區藥王街的南充市雜技團,一進入訓練室,就被熱火朝天的景象吸引,百餘平方米的訓練室裡,雜技演員們或憑肢體力量搭起“多層人梯”,或淩空跳起翻跟鬥……

“目前,南充市雜技團正在創排大型雜技情景劇,迎接将在南充舉行的2022四川省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趙智敏介紹,該劇講述南充的絲綢文化,值得期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