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德藝雙馨風采錄|魏葆華:肩上芭蕾 雜技高峰

“天鵝女”單腳足尖站上男搭檔的肩頭,并做出單腳站頭轉體、單足尖站頭頂踹燕的動作時,現場驚呼聲、口哨聲伴随着觀衆的起立喝彩,甚至蓋過了伴奏的交響樂……

盡管已經過去了20年,每每想到這一幕,當時激動的情緒還深深感染着魏葆華。2002年第26屆蒙特卡洛國際雜技節,他與搭檔吳正丹憑借《東方天鵝——芭蕾對手頂》驚豔全場,捧回了最高獎“金小醜”獎,也以“肩上芭蕾”開創了雜技表演新流派。

德藝雙馨風采錄|魏葆華:肩上芭蕾 雜技高峰

魏葆華(左一)和搭檔吳正丹(右一)獲得“金小醜”獎。

魏葆華13歲時進入體校,成為一名技巧運動員。相比很多運動員或雜技演員,他的入行顯得有些晚。但得益于科學、刻苦的訓練,他在這條路上迅速成長。

1992年,21歲的魏葆華與吳正丹成為搭檔,開始練習男女混雙技巧,很快就在國内、國際大賽中嶄露頭角。四年後,他們從體育轉到文藝,進入原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雜技團,在新的舞台上開始奮鬥。

“之前我們也有一定的成績,但是到了優秀的團隊以後,發現自己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魏葆華說。他告訴自己,換了一個領域就等于從零開始,一定要在新的領域有新的突破,要站在雜技最高的舞台上争得榮譽。

在戰士雜技團中,魏葆華與搭檔不斷摸索自己的風格。一次在國外的表演中,他們有着芭蕾編排風格的節目受到丹麥同行的稱贊,讓他們深受鼓舞,也給了他們突破的靈感。

為什麼不能把在地上跳的芭蕾,跳到身上去呢?他們開始沿着芭蕾與雜技結合的思路,探索新的創作。

德藝雙馨風采錄|魏葆華:肩上芭蕾 雜技高峰

肩上芭蕾

然而創新沒有那麼容易。面對一個沒有人嘗試過的領域,魏葆華将身體作為試驗田。腳底、大腿、後背、胸口……他們一寸一寸地尋找身體上最合适的落腳位置,身上被踩得滿是淤青。最終,他們發現頭頂和肩膀的位置是最合适的。

位置試出來了,難度與技巧也要不斷提升。從雙腳站立,到單腳站立,再到單腳肩上旋轉……每一個新動作的背後都是成百上千次的練習。

肩上旋轉270度是他們當時最難突破的一點。肩膀的面積小又是弧形,肌肉也是軟的,單腳的平衡很難掌控,搭檔一轉就倒。“當時真是到了瓶頸期,有些洩氣。”魏葆華說。

此後,六年的時間,每天宿舍、飯堂、排練場三點一線,魏葆華和搭檔不斷地糾正動作、突破技巧難關,終于将肩上芭蕾推向了世界頂尖賽場,将傳統雜技與古典芭蕾融為一體,也開創了雜技表演新的流派。

到達一座高峰後,魏葆華沒有停止藝術攀登的腳步。此後,他又開始雜技的戲劇化探索,參演的雜技劇《天鵝湖》,在海外演出500餘場,不但讓中國雜技走進世界各地的藝術殿堂,更獲得國内外衆多獎項。去年,他參與創作并主演的雜技劇《化·蝶》在國内巡演,又掀起了觀劇熱潮。

德藝雙馨風采錄|魏葆華:肩上芭蕾 雜技高峰

雜技劇《化·蝶》劇照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不是拿到金獎就是藝術家、就功成名就了。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藝術追求是一輩子的,要在藝術修養、藝德上不斷努力。”魏葆華說,這種想法激勵着自己不斷前行。

在大雨中慰問戰士、在飄雪的寒冬走進基層、将高雅藝術送進校園……隻要時間不沖突,魏葆華就會積極參與慰問演出活動。“不是所有人都能經常進入劇院看劇,我們有責任把藝術送到他們身邊。”他說。

如今,作為星海音樂學院舞蹈學院副院長的魏葆華有了新的目标,那就是培養更多優秀的雜技人才、推進雜技的高等教育建設。

日前,魏葆華被授予“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榮譽稱号。他的搭檔吳正丹,此前也曾獲得這一榮譽。從1992年成為搭檔,他們已經攜手走過30個年頭。兩人不但是事業上互相成就的夥伴,也是生活中互相扶持的伴侶。這對自己打趣“加起來超過90歲”的常青樹搭檔,仍然堅守在舞台上,書寫着中國雜技新的故事。

記者:鄧瑞璇

圖檔均由受訪者提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