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村民無意間挖到一個“齊劉海兒娃娃”,被認為不吉利,專家兩個臉盆換走

1973年,甘肅大地灣一位農民翻地時,挖到了一個彩色“齊劉海兒娃娃”,便拿回家當鹽罐了。可幾天後,家裡的兩頭老母豬突然死了,村民們趕緊對他說:“這‘娃娃’不吉利,是死人用的東西,趕快把它打碎!”

村民無意間挖到一個“齊劉海兒娃娃”,被認為不吉利,專家兩個臉盆換走

這個農民名叫張德路,沒什麼文化,但家裡平白死了兩頭母豬,他心裡也不由納悶起來。

因為這一片地裡,每年都有村民挖到一些破損的陶器罐罐和一些陶片兒,有幸挖到完好的,也都會拿回去裝個鹽巴調料什麼的,但挖到這種彩色“陶娃娃”的,卻還是頭一次。

張德路家裡并不富裕,向來節儉慣了,心想好好的東西扔掉不是糟蹋了嗎?

老母親和媳婦兒也都唠叨着這“陶娃娃”有問題,說是專門給那些夭折的小孩兒準備的陶甕棺,留不得啊!催着張德路給打碎了扔掉。

張德路一來舍不得,二來看這“陶娃娃”五官小巧精緻,有鼻子有眼,圓臉上綴着齊劉海兒發型,漂亮中透着股呆萌氣息,左看右看,也不像是個“壞娃娃”呀!

于是,他抱着“陶娃娃”出了門,老母親和媳婦兒見了,以為他要出門打碎“陶娃娃”,一起松了口氣。

不料,沒過多久,張德路又抱着“陶娃娃”回來了,身後領着個村裡頗有見識的老人。

老人圍着豬圈看了看,說:“這豬嘛,你趕緊挖坑埋了吧,它們是得了豬瘟死的,跟這個陶器沾不上一點關系,你繼續擺着,啥事沒有!”

一家人這才放了心,張德路也樂呵地念叨着:“我就說嘛,哪有這麼可愛的‘壞娃娃’哩!”

随後,這“陶娃娃”當成鹽罐,一擺就是5個年頭。

1978年,專家們對“甘肅省大地灣村遺址”啟動發掘工作,進而再現了甘肅絢爛精美的彩陶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經過放射性碳素測定後,專家們震驚地發現,大地灣遺址竟然是一處史前遺址,距今約有8000年左右,比1921年發現的仰韶文化還要早。

随後在發掘過程中,專家們發現許多文物已經流落到周圍村民手裡,随後又啟動了征集工作。

村民們聽說專家們要出錢征收這種陶罐罐,心想能換些錢兒,于是都取出自家的給從業人員看。

張德路心想,你們家裡那些都是“俗物”,俺家這個“陶娃娃”多好看啊,于是也抱着“陶娃娃”出門了。

專家們接過“陶娃娃”一看,頓時一臉驚歎,這個彩色陶人兒不光造型優美,而且圖案美輪美奂,絕非凡品,當他們得知張德路拿它來裝鹽巴時,更是一臉驚呆,這未免太暴殄天物了!

随後,他們高興地收下陶人兒,對張德路說:“這陶人兒我們先拿回去鑒定一下,如果确實是文物,到時一定會給你獎勵的。”

後來經專家們鑒定和考證:

這是一件細紅泥陶人兒,距今已有5500年的曆史,其身高31.8厘米,口徑4.5厘米,底徑6.8厘米。

陶人兒身穿淡紅色陶衣,陶衣上繪有3組圖案,由黑白弧線、斜線互相交織,構成了變體的正面鳥紋,顯得神秘而富有美感。

尤其是陶人兒的人頭造型尤為生動,面目栩栩如生,五官精緻,有鼻子,有眼睛,鼻子如小小蒜頭,小口微張,而且兩耳各有一小穿孔,再搭配齊劉海兒發型,顯得時髦而萌呆!

而從陶人兒的“齊劉海兒”來看,這正是古羌族的披發樣式。羌族是生活在青藏高原最古老的土著居民。

最後,專家還在陶人兒的頭頂,發現了一個圓孔,并且推測這個圓孔應該是用來裝酒的通道。

是以,這個陶人兒最大可能是個酒器,并非村民猜想的甕棺!

最終,根據這個陶人兒特征,專家們給她取了個好聽的名字:人頭形器口彩陶瓶。

村民無意間挖到一個“齊劉海兒娃娃”,被認為不吉利,專家兩個臉盆換走

鑒于張德祿上交文物有功,專家還專程去了趟他家,先是感謝了他這5年的護寶功勞,随後給他獎勵了兩個嶄新的洗臉盆。

張德祿樂呵地收下了,在他看來,“陶娃娃”雖然好看,但兩個臉盆可比它實用多了。

後來,這件人頭形器口彩陶瓶因儲存完好,具有很大的考古和觀賞價值,是以被評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村民無意間挖到一個“齊劉海兒娃娃”,被認為不吉利,專家兩個臉盆換走

如今,它正陳列在甘肅省博物館中,作為該館的“鎮館之寶”,在穿越幾千年的歲月後,再次向世人展示古人神奇的智慧和審美觀!

說到審美,自然得看劉海!而這個“陶娃娃”的劉海确實有夠萌的,像極了啤酒瓶蓋子,大家覺得呢?歡迎留言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