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産聯手NASA!2028年實作固态電池量産,成本降一半

日本汽車制造商日産汽車公司(Nissan)在固态電池(ASSB)領域的藍圖正在逐漸清晰。日産負責先進電池研發的副總裁Kazuhiro Doi稱:“全固态電池可以改變電動汽車行業的遊戲規則。”

4月11日,日産正式公布疊層軟包全固态電池電芯的試點生産設施,計劃于2024年建成一條生産線并投入使用,2028年正式投産。日産全固态電池試點生産設施位于日本神奈川縣的日産汽車研究中心内,項目旨在進一步推動全固态電池的開發與應用。

此前,日産的固态電池可行性研究實驗室正在進行小規模、手工試制的電池實驗。目前該實驗室每月隻能生産大約50個四層軟包固态電池,而僅一輛電動車就需要大約5000個軟包固态電池。是以,規模化電池生産設施的建設對其固态電池的商業化程序至關重要。

日産聯手NASA!2028年實作固态電池量産,成本降一半

圖檔來源:日産官網

“日産汽車2030願景”中提出,日産計劃到2024财年在日本橫濱建造固态電池試點工廠。到2026财年,共投入2萬億日元(約合1128億人民币)加快電動技術轉型。同時,日産計劃在2028财年實作固态電池大規模量産,并在同年推出首款搭載獨創全固态電池的電動車型。

日産承諾在6年内将重量更輕、體積更小、能量密度更高的固态電池推向市場,并認為這一突破将幫助公司在皮卡、大型SUV甚至是跑車等細分領域推出電動車型,提升電動車型的競争力。

日産汽車公司執行副總裁,負責研發與産品開發的中畔邦雄(Kunio Nakaguro)表示:“日産汽車通過廣泛的研發工作,積極投身于分子級電池材料的研究、安全且高性能電動車型開發等領域,引領電驅化技術的發展。同時,日産汽車利用電動車型作為儲能電池支援城市的發展。”

日産聯手NASA!2028年實作固态電池量産,成本降一半

日産研發的固态電池能量密度接近傳統锂離子電池的兩倍,同時具有出色的充、放電性能,充電時間為锂離子電池的三分之一,并且減少了昂貴的稀有金屬用量,有效降低了電池成本。

根據規劃,到2028财年,全固态電池能夠将電池成本降至每千瓦時75美元(約合人民币477元),并在未來進一步降低至每千瓦時65美元(約合人民币414元),以實作電動車型和燃油車型的成本平價。據了解,目前三元锂電池的成本已超過每千瓦時1000元。

Kazuhiro Doi表示,“固态電池的能量密度是目前锂離子電池的兩倍,是以就像一個更危險的潛在炸彈。如果發生重大事故,固态電池可能會比現在的電池更具災難性。”但他也堅信,日産現在可以克服此類安全問題,以及其他導緻固态電池難以傳遞的關鍵難題。

日産聯手NASA!2028年實作固态電池量産,成本降一半

在生産固态電池時,需要經過一系列嚴格的标準。首先,漿料必須打得很細,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電池的導電性。其次,陰極-電解-陽極層必須要精确地排列。在此過程中,日産還必須提升所有程式的速度,以便實作大規模生産。

“這些程式都與精度有關,但精度又關系到生産成本和速度。”Kazuhiro Doi說,“與傳統的锂離子電池相比,這是一套更為複雜的工藝。”

日産聯手NASA!2028年實作固态電池量産,成本降一半

日産汽車近年來積極與電池材料、工藝流程設計以及測試設計等方面的科學家和大學開展合作,已在正極材料與構造、計算材料科學、保護層、精密混合工藝、材料表面塗層、維持界面穩定等六大方面,取得技術突破。

在正極材料與構造方面,日産采用纖維狀粘合劑取代傳統粘合劑,使得正極活性物锂離子的移動不設障礙,大幅降低電芯阻抗。同時,通過正極活性物與固态電解質的精密混合技術,也能進一步降低電芯阻抗。

研發人員發現了一種可以抑制樹枝晶形成的材料,可以避免樹枝晶導緻的電池短路。他們還發明了一種允許電解質和電極反複膨脹收縮而不分離的設計,進一步提高安全性。最重要的是,據Kazuhiro Doi團隊透露,他們已經破解了在低溫下快速充電的難題。

日産汽車是首批自主研發車載锂離子電池技術的企業之一,迄今為止已進行了長達30年的探索,目标是到2028年将電池成本降低65%以上(與第二代日産聆風相比)。

日産2010年率先推出了售價相對便宜的量産型聆風電動汽車(Nissan LEAF),目前全球銷量超過50萬輛,尚未發生過任何電池方面的重大事故。雖然該車型采用的電池技術與固态電池技術不同,但部分技術是通用于各類電池的,比如電池單元的層壓技術。

日産聯手NASA!2028年實作固态電池量産,成本降一半

日産聆風電動汽車(Nissan LEAF)

此外,日産汽車4月9日宣布正在與美國宇航局(NASA)合作開發新型全固态電池,以取代傳統锂離子電池,作為2028年産品釋出和2024年試點工廠采用的電池。這種全固态電池足夠穩定,甚至可以用于心髒起搏器。體積隻有目前電池的一半大小,充滿電僅需15分鐘。

日産與NASA将建立“原始材料資訊平台”,可以在該機構龐大的電池資料庫中搜尋有效的材料組合。通過人工智能模拟數十萬種材料組合的效果,盡可能避免現有電池中使用的稀有金屬材料。通過與NASA的合作,日産相信可以更快找到固态電池陰極和陽極的最佳化學成配置設定方,研究時間将從5-20年縮短到2-3年。

日産聯手NASA!2028年實作固态電池量産,成本降一半

固态電池近年來正成為最具前景的動力電池技術路線之一。全球各大汽車制造商都在進行全固态電池研發,包括日産的本土競争對手豐田汽車、德國的大衆汽車以及美國的福特汽車、通用汽車等。

其中,通用汽車也曾與NASA合作,制造了阿波羅任務中的月球車。通用汽車還在不久前宣布,和本田汽車正在合作開發下一代電動汽車。大衆汽車正與初創公司QuantumScape合作開發固态電池。去年,福特公司建立了一個價值1.85億美元的研究中心,用于開發和制造固态電池。

面對固态電池領域越來越多的競争對手,日産認為,單幹和自主研發比合作更有優勢,至少在初期是這樣的。在談及外部供應商時,Kazuhiro Doi表示:“他們沒有成熟的技術,無法與我們這樣的汽車制造商合作。”

日産汽車希望控制固态電池設計和制造等領域的技術訣竅,而不一定是原材料本身的化學成分。“這将是我們在固态電池領域的核心競争力,”Kazuhiro Doi對日産固态電池的未來表示信心,“我們目前談論的是研發過程,是以沒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但隻要我們努力,我們就可以做到。”

雖然固态電池移除了傳統锂離子電池的液體電解液,但仍不可避免一部分昂貴的稀有金屬用料,比如钴、鎳等。Kazuhiro Doi表示,日産還在堅持探索無钴陰極,可能會使用儲量豐富、價格低廉的硫或錳作為陰極材料。在陽極方面,日産表示看到了矽基或锂金屬化合物的潛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