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2天不洗澡?與老人的“月子大戰”自救指南

坐月子,作為一種“中國媽媽專供”的傳統習俗,有不少老規矩常被吐槽。但是,年輕媽媽也架不住要聽媽媽的話:

親媽是媽,她說:“哎呀,傳統的規矩肯定有它的道理,不能洗澡!”

婆婆也是媽,她說:“這是為你好!不能開空調,坐月子受了風要得月子病。”

其實,坐月子确實要聽“媽媽”的話——婆婆媽媽都是媽,但别忘了,坐月子的你,也是個媽媽了!

科學坐月子,自己的身體自己做主,把身體照顧好,才是對自己和寶寶最大的負責。

42天不洗澡?與老人的“月子大戰”自救指南

“坐月子不能洗頭洗澡刷牙,不然以後會頭痛牙痛!你要學會和你身上的味道和諧共處……”

面帶微笑聽完老人的話後,轉身去好好洗個澡放松一下

如果不想月子裡受到汗味、奶馊味等酸爽氣味的“魔法攻擊”,媽媽坐月子還是要正常地洗澡洗頭刷牙的,建議不要盆浴。

其實月子裡更應該注意個人衛生。月子裡,新手媽媽要排惡露,要喂奶,出汗比平時更多,這些情況其實都比平常更需要多注意清潔。是以洗澡時應認真清洗會陰和乳房,否則病菌趁機侵入,可能增加産褥感染的風險。

刷牙也是要保持的好習慣,如果不刷牙會産生一系列的口腔疾病,包括牙菌斑、口氣、牙龈出血等 ,新手媽媽還是乖乖每天刷牙吧!

42天不洗澡?與老人的“月子大戰”自救指南

“月子要捂,不能開空調、電風扇,不能吹風,不然月子病跟你一輩子!”

笑着聽完,回到睡房該開窗通風就開,空調電風扇也是想開就開,溫度不要調太低,風口不要對着自己和寶寶吹就行。

其實,仔細想想就知道,不能吹風的說法是毫無根據的:生孩子的時候醫院裡不也開着空調嗎?尤其是夏天坐月子,不通風、不開空調,還要長衣長褲戴帽子?!

這是想中暑的節奏啊!每年夏天,都會有産婦因為“坐月子不能吹風”的習俗而中暑進醫院的新聞——這“捂月子”的陋習不是坑爹,而是坑娘啊!

42天不洗澡?與老人的“月子大戰”自救指南

“坐月子講究的是坐,不能下床,不能出門,不然會腰痛!”

笑着聽完,下床溜達溜達,或者讓老公陪着,出門散步一會兒,透透氣。

“月子”期間都在家“躺平”?小心下肢血栓找上你!為了減少分娩失血,新手媽媽的身體會産生一些變化,讓體内的血液在生産前後處于高凝狀态。

這本來是身體自我保護的機制,如果長期卧床不動,下肢很容易形成血栓,一旦随血液移動到心肺部位,甚至會危及生命。

“月子裡的飯菜不能加鹽,吃了鹽會回奶的!”

堅持清淡飲食,偶爾讓老公買一隻鹽焗雞回來解解饞。

月子裡清淡飲食是對的,但是,少鹽不等于無鹽!新媽媽出汗多,體内鹽分很容易流失,适量補充鹽分有助于産後身體恢複。正常炒菜做飯放的鹽不會影響奶水。

是以,放過新手媽媽吧,讓她們好好吃飯。産後飲食隻需要注意不要吃生的食物,不要進補,吃海鮮要注意是否有過敏問題就行了。

42天不洗澡?與老人的“月子大戰”自救指南

月子裡,家裡人都為寶寶手忙腳亂。

新手媽媽處于角色的轉變中,還要喂奶、照顧寶寶,身心疲憊。這時,老人家的幫忙真是雪中送炭。他們犧牲了悠閑的晚年生活來幫忙帶娃,照顧媽媽坐月子,我們應該真心感謝。

雖說老人的一些坐月子經驗可能不合時宜,但他們的出發點也是善意的。是以爸媽們一方面要有科學坐月子的知識儲備,另一方面也要用智慧去溫柔化解與老人的分歧。好的家庭氛圍,也有利于新手媽媽調養休息嘛。

“坐月子”的時間,常常是一家人适應如何“和而不同”尊重彼此的習慣,齊心協力照顧好寶寶的“磨合期”。

隻要記住共同的目标:媽媽休息好,寶寶照顧好,“坐月子”也是可以溫馨惬意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