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注孩子心理健康,出現這些信号,家長必須注意!

家和愛心理

關注孩子心理健康,出現這些信号,家長必須注意!

接納孩子,孩子才願意信任你

作為老師、父母,我們無時無刻都在關注孩子的健康,但身體健康容易操持,心理健康呢?很多時候我們都感到無能為力,青春期孩子的家長更是如此。

家長如何判斷孩子已經存在心理問題的不良傾向?如果孩子有心理問題,又該如何幹預?

的确,孩子的心理問題成因複雜,我們很難給出一個具體建議,但可以運用簡單有效的方法去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進而正确面對孩子出現的心理問題。

關注孩子心理健康,出現這些信号,家長必須注意!

1

注意!這些就是

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信号

信号一:厭學

孩子不愛上學,家長會本能地警醒,并會去找外部環境的問題:學校的教學方式太過死闆?老師的行為不當?孩子在學校遭受霸淩?當然,這些都有可能是原因。但如果孩子的表現和其他同學差别過大,那麼家長就該警惕,是不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出了問題。

信号二:沉迷網絡和遊戲

現如今,我們幾乎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網絡。但如果孩子過于沉溺于虛拟世界,甚至放棄自己的前途學業、人際關系,那可能就不僅僅是管不住自己了,而是心理出現了問題。

信号三:拖延

孩子如果僅僅偶爾出現拖延的情況,可能隻是因為犯懶。但如果一直拖延,事事拖延——管制引導都無效,那麼家長該做的就不是如何“教育”,而應該用科學的辦法着手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了。

信号四:不出門

孩子天性活潑,熱愛戶外活動,喜歡找各種樂子,如果長期不愛出門,做宅男宅女,那心理上很有可能是有問題的。

信号五:不與人交往

内向跟不與人交往是有差別的。内向的孩子雖然不愛主動表達,但是會通過眼神、身體語言等發出自己對人感興趣的信号,他們不願意成為人群中心,但挺喜歡待在小夥伴中間。如果一個孩子不跟人交往,甚至連好朋友也越來越疏離,家長就要十分警惕了。

信号六:厭惡老師

跟第一個信号類似,家長除了找老師的原因,還得找孩子的原因。如果孩子之前一直對老師沒有什麼意見,突然開始厭惡學校、厭惡老師,那也許是在釋放他厭惡這個世界的信号。

信号七:砸東西

暴力行為就是心理出現問題的表現,如果此刻讓孩子畫一張畫、拍一個視訊、創作一段音樂,很可能會呈現出令人驚悚的作品。很多孩子會把自己關在屋子裡,拼命地去摔東西、砸東西,一邊砸一邊還念念有詞。這個時候,往往是孩子心理上有很多情緒需要發洩。

信号八:攻擊他人

砸東西是對着物品撒氣,攻擊他人是對着人洩憤,這都是屬于暴力行為。尤其對于已經懂事的青春期孩子來說,暴力行為不僅僅是性格所緻,更是心理問題。

信号九:考試綜合征

考試綜合征是指患者由于心理素質差、面臨考試情境産生恐懼心理,同時伴随各種不适的身心症狀,導緻考試失利的心理疾病,還可形成惡性循環。

信号十:睡眠不規律

很多孩子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就愛躺在床上睡覺,不分白天黑夜地睡。而另外一些孩子卻是不睡覺,或者睡眠品質不好,這又會導緻他們白天無精打采。睡覺,也變成了心理問題的借口,或者寄托的方式。

信号十一:飲食出現問題

很多家長往往把孩子表現的“厭食”視為“挑食”,把 “貪吃”視為“愛吃”,其實,無法抑制地不愛吃飯和一吃就控制不住地停不下來,都是孩子心理問題的映射。

以上這些信号,獨立來看問題都不大,也可能是孩子青春期自立情結(俗稱逆反)的表現。但如果一個孩子出現了五個以上的信号,家長就要高度重視了——孩子不僅僅是跟家長出現了代溝,也不僅僅是自立情結的乖戾行為,很可能他在經受人生中從未有過的心理障礙。

關注孩子心理健康,出現這些信号,家長必須注意!

2

别慌!運動是預防心理問題

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之一

也許是由于疫情,中國小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要性一下子凸顯出來。其實,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一直普遍存在,壓力越大,情況越嚴重。

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現實生活中,喜歡運動的人很少抑郁,也鮮有自殺現象發生。運動能增強體質這大家都明白,但和心理狀态的關系很多人未必知道。

1、長期運動鍛煉能有效地改善情緒

不管是學校還是家長,或是孩子自己,總有個誤區:運動與學習沖突。學習,以第一為目的;運動也可以,但要同樣以金牌為目标。可如此一來,運動就不再是運動,而是成了另一種形式的考試。

要知道,不良的情緒是影響自殺者的重要因素之一。相關的研究表明,體育活動能降低青少年的悲觀感和自殺傾向,可以作為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一項幹預措施。

想象一下:一個不愛運動的孩子,課上課下學業的壓力,生活中遇到不開心的事,沒有管道進行有效地排解,久而久之,就會出現不愛與人交流的現象,嚴重了會患上心理疾病。而愛運動的孩子,往往能通過運動更快地排解心中的負面情緒,更加活潑開朗。

2、 運動有助于養成堅持、忍耐、抗挫折能力強的品質

意志力脆弱、抗挫折能力差也是影響自殺者的一個重要因素。而體育是最能培養學生的堅持和毅力的。試想一年365天,每天都要接受不同強度和數量的訓練,這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熱愛運動的人之是以與衆不同,首先在于他們勇往直前的意志,像阿甘一樣,隻要一聽到“跑”,即使前面是刀山火海、豺狼猛虎,能避開就避,不能避就闖過去!

其次是遵守規則的意識,每種比賽都有規則,每種規則都好比鐐铐,比賽就是帶着鐐铐跳舞,誰越能适應鐐铐,便越能舞出精彩。

最後,運動能夠幫助人深入靈魂,發現自己。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潛力在哪裡,那就讓身體來告訴你。就像有人說的:當你感到人生迷茫、生活無措的時候,就去田徑場跑兩圈吧——沒有什麼事情是跑兩圈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再跑兩圈。

3、 運動能提高孩子對不同環境的适應能力

環境适應能力差也是影響學生自殺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凡是體育生都有過在不同自然環境下運動的經曆。即不管是豔陽高照還是刮風下雨,不管是炎炎夏日還是數九寒冬,都要進行訓練和比賽,體育生對自然環境的适應能力都比較強。

有一位運動員回憶:一年冬天,鵝毛大雪紛紛飄落,我和一群小夥伴穿着運動短褲短袖在操場上奔跑,路過的老師和同學們都說:這些運動員都發瘋了,這麼冷的天,他們怎麼能穿這麼少的衣服跑步呢?

也許,正是這種所謂的“瘋”,不僅讓他們的身體接受了寒冷冬天的肆虐,也培養了他們不畏嚴寒的堅強意志。

關注孩子心理健康,出現這些信号,家長必須注意!

3

不同年齡心理發展地圖,

讓我們有的放矢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心理發展特點也有所不同,順着這份心理發展“地圖”,我們就可以有重點地去關注孩子的心理發展狀況。

1到2歲

這是他們對世界認知的起始階段,對所有的事物感到新鮮和好奇,并想做各種各樣的嘗試。

作為家長,在這一階段如果給予他們足夠的肯定和鼓勵,對将來孩子自信心和安全感的培養上事半功倍。

這一階段也是孩子對自己情感認知和管理的重要階段,他可能需要你的引導來正确表達自己開心、傷心、生氣、有需要等等的情感。

【關鍵要素】世界認知,情感管理

3到4歲

對他人和周圍的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能夠意識到與他人的互動以及對方的情感。

比如說他們可能有了喜歡一起玩的朋友,或者看着大人的臉色發現自己可能做錯了什麼。我們常說要培養孩子的情商,那麼從這個年齡段起就要好好開始了:如何與他人分享玩具,産生沖突了怎麼處理,如何有禮貌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想要培養一個高情商、懂禮貌的寶寶,這個階段很重要。

【關鍵要素】社會技能,情商培養

5到6歲

孩子對怎麼處理問題有了自己的想法,是以在這一階段你準備告訴他們要“怎麼做”的時候,他們會很自然地問你“為什麼”。

這一年齡段,不妨讓孩子自己多做一些行為上的嘗試,不要急于告訴他對或不對,讓他自己有一個反思的過程,這對于以後建立獨立思考的能力很重要。

同時,該年齡段有一點點異性情感的萌芽。這恰好是性教育的大好時機,不要過于驚恐哦。

【關鍵要素】個人主見,情感萌芽

7到8歲

“喜新厭舊”在這一年齡段表現得特别明顯,他們可能很快對一種東西感興趣,又很快失去興趣。

他們喜歡分享自己的知識和興趣,也需要得到外界的肯定,包括:我是不是第一名、我做了好的事情有沒有得到表揚等等。他們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對别人産生影響,也通過觀察别人來反思自己的行為。

你可能會發現,這個時候的孩子就像小大人似的,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對他勇于發表觀點表示贊許,培養他的自信心。

【關鍵要素】喜新厭舊,喜歡分享,渴望肯定

9到10歲

渴望與外界交流,也已經學會了基本的交流技巧。對友情的需要特别強烈,會因為朋友的離開而感到孤獨。

但同時他們也需要一定的私人空間,如果父母盯得太緊,他們會開始産生一些抗拒的情緒。

此外,9到10歲的孩子學習能力非常強,創造好的外在環境能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心理。

【關鍵要素】渴望友情,私人空間

我知道孩子在想什麼嗎?孩子害怕什麼?我有沒有過度反應?我了解孩子的社交圈子嗎?我有沒有平等地與孩子交流?我有沒有忽略孩子的感受?…………

很多孩子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甚至産生自殘等行為時,大家都會問:他們的家長難道沒有發現孩子的反常嗎?這些悲劇完全可以避免啊!

其實,家長未必沒有察覺到問題,但他們并不關注那些。在有些家長的眼裡,成績是唯一重要的,其他的都“不重要”。而隻有我們尊重孩子,願意站在他們的角度去試着了解他們,孩子才會自然地信任我們。

END

NO.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