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再讀紅樓頓悟,為何賈寶玉初試雲雨和劉外婆進榮國府在同一回目

紅樓夢屬于章回體小說,我們看每一個回合的時候,都會發現有一個相對對仗的标題,來完整地概括這一回的大緻内容,能讓我們迅速的了解這一章節的主要意思。

很多時候一個章節中的兩個内容前後關聯很緊密,如“比通靈金莺微露意,探寶钗黛玉暗含酸”,因為賈寶玉的通靈寶玉和薛寶钗的金鎖,一個金,一個玉,而且上面那八個字也相配,暗合了“金玉良緣”,賈寶玉又是去探望生病的薛寶钗,才引起後面林黛玉的含酸吃醋,很好了解,但是有的回目中,兩個内容之間沒有任何聯系,卻把他們安排在了一回,就有些意思了。比如在紅樓夢第六回目中标題是“賈寶玉初試雲雨情,劉外婆一進榮國府”。

再讀紅樓頓悟,為何賈寶玉初試雲雨和劉外婆進榮國府在同一回目

出現在這個回目标題中的賈寶玉和劉外婆屬于兩個階層,一個是富貴人家吃穿不愁的公子哥,整日裡衣食無憂之外,就是一些莫名其妙的閑愁。一個是窮苦人家生活難以為繼的老寡婦,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人。

再來看兩個人所做的主要事情,賈寶玉正經曆青春期男孩子最私密的事情,他做了一場春夢,地點是秦可卿那個豪華版的卧室。裡面有西施浣過的紗,壽陽公主下卧的塌,武則天用的寶鏡,趙飛燕舞過的金盤。極盡奢華。待到賈寶玉回到自己房中時,寶玉和襲人談起此事,于是把夢中之事說給襲人聽了“遂強襲人同領警幻所授雲雨之事”二人偷試一番,這是賈寶玉的風花雪月。

再讀紅樓頓悟,為何賈寶玉初試雲雨和劉外婆進榮國府在同一回目

而劉外婆家則是一家人眼看冬天來了,過冬的衣食無着,女婿狗兒成天憂慮,在家尋閑氣惱。和家人商量好,去榮國府打秋風。為了保證此去不空,先合計好由劉外婆出面,帶上未成年的外孫子闆兒。再規劃好要先通過周瑞家的,才有可能拜到真佛,一家子合計好之後,才忐忑的一早出發趕到賈府。

此回中以賈寶玉的風花雪月為開始,隻占了很小的篇幅,後邊重點寫劉外婆如何在忐忑不安中,蹭進榮國府的大門,又如何在未語臉飛紅的狀态下忍恥說要錢的需求。很有意思的是劉外婆本來剛剛要豁出老臉求助的時候,又穿插了賈蓉來找王熙鳳借玻璃炕屏的事情。

再讀紅樓頓悟,為何賈寶玉初試雲雨和劉外婆進榮國府在同一回目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穿插,在劉外婆那裡關乎生存的大事,就這樣被擱置了下來。玻璃炕屏應該是名貴的東西,否則甯國府也不至于找王熙鳳來借,用來宴一個很重要的客。這裡玻璃炕屏是一個炫耀财富的器具,不是必須品,是奢侈品。

就這樣劉外婆到嘴邊的話不得不咽回去,醞釀了半天的情緒,隻好壓了下去。在急切中她看着王熙鳳和賈蓉說笑,好容易等賈蓉退下了,劉外婆有機會開口了,王熙鳳又隔着窗戶喊“蓉哥回來”,不過多虧了王熙鳳“這會子沒有精神”,才給了劉外婆再次開口的機會。可以想象劉外婆在等待過程中内心的那份焦灼,緊張,忐忑。

再讀紅樓頓悟,為何賈寶玉初試雲雨和劉外婆進榮國府在同一回目

賈蓉和王熙鳳兩人都是十七歲左右,年紀輕輕的,華服美冠,整日裡大魚大肉,王熙鳳滿滿的魚肉隻略動了幾樣,就端了下去,把闆兒給饞得口水都流下來了。劉外婆是個七旬老太,卻要在此,低聲下氣,好聲言語,隻為家裡日子日後還能過下去。她的心情随着王熙鳳的表情語言如同過山車一樣起伏。當王熙鳳說“大有大的難處”的時候,劉外婆的心突突地緊跳,當聽說王熙鳳給20兩銀子的時候,又喜得渾身發癢。

劉外婆顧不上想人生怎麼如此不公平,對她而言,面子是次要的,活下去是主要的,她所為何來?好在王熙鳳沒有為難,痛快地給了20兩銀子外加一串打車的錢,成全了劉外婆。

再讀紅樓頓悟,為何賈寶玉初試雲雨和劉外婆進榮國府在同一回目

這一回目中無論是前邊的賈寶玉初試雲雨,還是後來的賈蓉和王熙鳳二人之間的玩笑,所呈現的和劉外婆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生命狀态。一個是富貴閑愁,一個是尋求生計,在不同的生活環境中,各有不同的煩惱。

在賈寶玉,在王熙鳳,在賈蓉心目中,他們不可能知道,有人可能會窮到沒有飯吃,他們沒有那種生命體驗。也許在賈府落魄,這些公子貴族活不下去的時候,他們才會知道有飯可吃才是人生第一要緊的事情。

再讀紅樓頓悟,為何賈寶玉初試雲雨和劉外婆進榮國府在同一回目

說到這裡,想起晴雯,在大觀園中受到賈寶玉的呵護,那是副小姐的做派。然而被遣出去後,喝着黑乎乎的茶湯依然能夠一飲而盡,才頓悟“人沒有受不了的苦”。

這一回的結尾句是“得意濃時易接濟,受恩深處勝親朋”,看起來是王熙鳳接濟了劉外婆,對劉外婆家完成了救贖,但是呢,反過來我們看,劉外婆身上那種遇到困難,很樂觀的想方法,難道不是給這個日後沒落的家族增加了活力嗎?在溫柔富貴鄉中呆久了的他們,沒有生命力,如同行屍走肉,一旦遇到困難,會分崩離析,也隻有劉外婆這樣的人才能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再讀紅樓頓悟,為何賈寶玉初試雲雨和劉外婆進榮國府在同一回目

在賈寶玉初試雲雨之後,書中的過度是這樣寫的“榮府上下有三四百丁,每天發生的事情有一二百事,從哪一個人寫起呢”,好像作者也犯了難,然後說“有一個人,投奔賈府來了,從他家開始寫起吧”,然後才寫到了劉外婆,看似是無意,其實是刻意,刻意将這兩種不同的生命狀态呈現給大家,在同一個天地下,人們之間的生活差别,追求是如此之大。否則三四百人中,怎麼偏偏選中了和賈府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劉外婆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