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知否》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下周計劃更新知否的劇評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之深遠”是《觸龍說趙太後》中的,作為父母的疼愛孩子,就要為他們作長遠打算,不能隻顧眼前得失。

01

第一次聽到是明蘭的衛小娘教育她,活着最大,不許她叫阿娘,想保住她性命,不想她出頭冒尖。

《知否》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二叔從水賊手裡救了明蘭,明蘭建議他别讓蓉姐兒這般漂泊,耽誤孩子的教育,應領回汴京好生教養,勸他為蓉姐“計之深遠”。

最後陰差陽錯二叔娶了明蘭,她也為蓉姐兒和娴姐兒計之深遠”:教他們看賬本,讓他們去思考裡面的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培養她們的謹慎心思,以後怎麼嫁人過日子都不怕了。

《知否》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第三次是看顧家大郎感覺自己時日不多,把自己妻兒托付給這個同父異母的宿敵弟弟說了這句話。

他雖然不喜歡這個弟弟,但是他更怕繼母對孩子不利,弟弟品性好歹是光明磊落,弟媳也是有智慧的人。

兩人鬥了那麼多年,最後涉及到孩子,大郎還是讓步了,爵位給了二郎,也按他的意思給他母親正名。

02

當了父母來說好像人生才是真正從孩子變成大人的感覺,從前隻是好像長大了,現在逼着自己快速适應角色,本能得逼自己360度方位成熟起來擔心不夠好,無法強大到成為一顆遮風擋雨的大樹。

最後發現好像越來越活成自己父母的樣子。會想以後孩子教養,學什麼才藝,會想穿什麼衣服,以後讓她怎麼自立。

身邊有個遠方親戚,從小他活成大家羨慕的樣子,家境殷實,獨生女兒寵愛萬分,她媽媽精打細算一輩子。

女兒婚後有個習慣,兜裡不揣錢,買個醬油都找自己老公,平時自己賺錢都上交給老公,自己想用給跟老公要,不給的話就理所當然管自己爸媽要。

從這例子裡我感覺教育的細思極恐,她媽媽說起這事,就覺得痛心。

從小生怕女兒受委屈,長大以後沒想到金錢觀就這樣了。我倒是覺得正是從小沒吃過錢的虧,是以“視金錢如糞土”。

人都是從小缺什麼就想給孩子什麼,孩子又變成從小有什麼太容易了,伸手就來,反而不珍惜。

倒是情緒價值,看她女兒的樣子倒是如饑似渴。

這也讓我深思,以後教育寶寶真的不能隻讓她學習,不理情商這種事。

特别是工作以後,學以緻用是固然,但是情商占工作上問題的比例絕對是半數以上的,如何去面對困境,如何去處理那些棘手人際關系,這些都是她要學會的。

否則給她攢再多的錢有什麼用,也是供養别人了。

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漁,那些老了啃老還抱怨父母的孩子是孩子;那些小小年紀就自律,有規劃有思想,知進退也是孩子。

教育的厲害就在于這裡吧。

03

說到小時候教育的事,想到個有趣的,我覺得小時候的遺憾是沒有學到舞蹈樂器和書畫。

想以後攢點銀兩讓娃多學點才藝類東西,老公覺得小孩子穿的好看很重要,因為他小時候穿着不夠酷,想補上缺憾。

後來我想,人生總是有遺憾的,可能恰恰“我們的得不到心理”在作祟,投射到孩子身上了。

其實每個孩子童年都有遺憾,就算她得到了A,成年以後可能父母驚訝的想到她一直耿耿于懷當年沒有的B。

依稀記得,自己大一暑假的時候去報了爵士舞的班,媽媽很驚訝我竟然一節課都沒缺過,花了600塊錢,我覺得自己圓了兒時遺憾了。

仔細想想自己喜歡是喜歡,但是更多的是個體驗的執念,談不上熱愛。比如跳到腳後跟痛,很多拉伸做不了。

二十多年沒學過,也沒拉伸,跳的真的不咋地。但是心理很輕松了,覺得補了個遺憾,可以做下一件事了。

那麼怎麼辦呢,怎麼才能不讓孩子有遺憾呢?

我覺得人生在世總是難免有遺憾的,人一輩子沒遺憾該有多無趣,因為有遺憾,長大了,會努力去填補這份遺憾。

為了想實作心願不斷努力,原生家庭是基礎,家世是優勢,真正自強,過好自己一生的還是要靠自己。

不是像《甄嬛傳》裡的安陵容用别人的血暖自己的“自戕”,是修煉出真本事,折疊時間實作人生目标。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