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男性體内唯一保持終身生長的器官是哪個?沒想到是“它”!

作者: NEJM醫學前沿

男性體内唯一保持終身生長的器官是哪個?

答案是,前列腺。

它的生長過程時快時慢,在青春期快速長大,進入中老年又迎來“第二春”。在部分中老年男性體内,它一不留神長得太大了,就成了通常所說的前列腺增生。不過,一個長得有點“過分”的前列腺并不會造成生命威脅。

一、前列腺癌:男性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發病率第 6 位

相比之下,前列腺癌卻是一種惡性細胞增生,在歐美國家常年位居男性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發病率榜首。

大陸前列腺癌發病率雖然較歐美國家更低,但由于近年來人口老齡化加劇、診斷率提升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前列腺癌越發常見。2015 年中國惡性良性腫瘤年報資料顯示,前列腺癌位居男性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發病率的第 6 位。

目前,前列腺癌的治療方法,主要是抑制患者體内分泌的雄激素,不過可持續性不強,惡性良性腫瘤容易發展成“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也就是對激素療法産生耐藥性。

研究人員為此開發了一種新療法,通過控制雄激素受體讓癌細胞信号失靈。最近,國際頂級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了恩紮盧胺的 3 期臨床試驗結果。

作為新療法的代表性藥物之一,它的臨床效果如何呢?

圖檔來源:站酷海洛

二、巴菲特、默多克都是受益者:抑制雄激素,停止“燃料”供應

盡管前列腺癌的發病機制尙未明确,但雄激素似乎脫不了幹系。

1941 年,美國外科醫生 Charles Brenton Huggins 等人發現,采用手術切除睾丸來抑制雄激素産生,或者補充雌激素來阻斷雄激素受體的方法,竟能極為有效地控制前列腺癌。而如果這些已經好轉的患者再次注射雄激素,癌細胞又會重新活躍起來。

這樣看來,雄激素就好像是癌細胞的“燃料”——隻要停止燃料供應,前列腺癌就無法繼續前進。

憑借這一重要發現,Charles Brenton Huggins 獲得了 1966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而這種激素療法後來也被稱為“雄激素剝奪治療”(androgen deprive therapy,ADT),并且長期以來都是前列腺癌的首選治療方案。它幫助大多數患者真正實作了“帶瘤生存”或“與瘤共存”,股神巴菲特、傳媒大亨默多克都是受益者。

可惜的是,在部分癌患者中,雄激素剝奪治療隻能使前列腺癌緩解 2~3 年。這是因為,狡猾的癌細胞逐漸找到了對策,在沒有“燃料”的情況下,依然能夠興風作浪。疾病最終不可避免地進展為“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也就是對激素療法産生了抵抗性。

據估計,未發生轉移的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中有 1/3 的人會在 2 年内發生骨轉移。一旦惡性良性腫瘤轉移,患者預後極差,基本無法撐過 2 年。

三、對雄激素受體“一見鐘情”的新藥恩紮盧胺

雖然,科學家們仍不清楚癌細胞如何在缺乏“燃料”的情況下繼續生長,但他們發現雄激素受體在此過程中至關重要。

正常情況下,雄激素受體會釋放信号,控制着前列腺的生長與功能。而在患者體内,雄激素受體也能向癌細胞發出生長的信号與指令。是以,隻要能切斷這一信号傳輸過程,就有希望抑制癌症發展,而恩紮盧胺就扮演了這樣的角色。

恩紮盧胺是一種雄激素受體拮抗劑,它對雄激素受體“一見鐘情”,一看到就抱得緊緊的,不讓雄激素等分子再靠近受體,由此阻斷癌細胞生長信号的傳送。

圖檔來源:騰訊醫典

那麼,恩紮盧胺在實戰中的效果究竟如何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3 期臨床試驗的結果。

針對 1400 餘名前列腺癌患者的試驗顯示,恩紮盧胺治療方案能夠明顯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

不僅如此,恩紮盧胺與安慰劑的不良事件發生率相似。

恩紮盧胺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疲勞和肌肉骨骼事件;但是,恩紮盧胺組中導緻死亡的不良事件發生率高于安慰劑組。研究者認為,必須考慮到恩紮盧胺組的治療持續時間顯著超過安慰劑組(33.9 個月 vs. 14.2 個月)。

在恩紮盧胺組中,導緻死亡的不良事件主要是心血管事件,且發生率高于安慰劑組。

由于大多數死于心血管事件的患者有心血管疾病史,研究者認為,此類死亡事件應該與恩紮盧胺無關。但是,上海長海醫院泌尿外科醫生高旭、李晶認為,恩紮盧胺與心血管相關并發症的關系,仍需要泌尿外科醫生在臨床中予以重視和進一步觀察。

四、恩紮盧胺在國内上市

目前,恩紮盧胺已在美國獲批,用于治療非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在國内,它也已經成功上市,并獲批用于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療。

美國泌尿外科協會指出,雖然前列腺癌創新藥物層出不窮,但到目前為止,每種藥物對非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生存狀況的影響,仍然是微不足道的。

為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現階段研究必須着眼于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發病的分子機理,探究耐藥機制,以便發現和确認新的、更有效的候選藥物。

*本文内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将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