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JAMA子刊:吃粗糧的“消炎”效果或是獨一無二的!

JAMA子刊:吃粗糧的“消炎”效果或是獨一無二的!

發炎,即我們常說的“發炎”,是機體的一種正常生理過程。适度的發炎反應有利于機體抵禦外界病原體入侵和清除壞死組織,是以對人體是有益的。然而,持續性發炎(慢性發炎)将不可避免地會給機體帶來損傷。

已知慢性低度發炎與各種疾病風險增加相關,包括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重大疾病。衆所周知,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排名第一的疾病,僅2020年一年,全世界就有超過1860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是以,可減少發炎以降低疾病風險的飲食幹預措施一直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此前已有研究發現,較高的膳食纖維攝入量與較低的發炎水準相關。然而,這種關聯是否因膳食纖維來源(如谷物、蔬菜或水果)而存在差異還是未知的。

近日,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上司的研究團隊評估了膳食纖維攝入量與老年人發炎水準和心血管疾病發病率的關系。

JAMA子刊:吃粗糧的“消炎”效果或是獨一無二的!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調查了一個正在進行的美國老年人心血管健康研究隊列,其中涉及1989年至1990年間參與研究的4125名參與者(2473人為女性)的飲食攝入、發炎和心血管疾病發病率的詳細資料。該研究證明了以前觀察到的膳食纖維和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聯,并将這些調查擴充到包括膳食纖維的來源,及其與多種發炎标志物的關系。

為了評估長期的日常飲食攝入量,在基線通路時參與者完成了一份由99個項目組成的食物頻率調查問卷。研究人員基于調查問卷與美國農業部的營養資料庫計算出參與者的總能量、總纖維攝入量和纖維攝入來源(即谷物、水果和蔬菜纖維)的估計值。

在研究開始時,所有參與者均沒有心血管疾病。研究人員采集了每個人的空腹血液樣本,測量了不同的循環标志物,包括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惡性良性腫瘤壞死因子(TNFα)等。随後,研究人員每六個月安排一次随訪,以收集發展為心血管疾病(中風、心肌梗死和動脈硬化性心血管死亡)的資訊,并評估了總膳食纖維攝入量與特定來源膳食纖維攝入量是否與急性期發炎、炎性小體活化、單核細胞活化标志物的水準相關。最後一次随訪時間為2015年6月。

在平均11.9年的随訪訪期間,1941人發展為心血管疾病。

研究人員發現,在多變量線性回歸模型中,根據年齡、性别、BMI、吸煙狀況、身體活動、飲酒量、教育程度、飽和脂肪攝入量以及多不飽和脂肪與飽和脂肪的比率進行調整後,總纖維攝入量每天增加5克與C反應蛋白(CRP)水準顯著降低有關。

JAMA子刊:吃粗糧的“消炎”效果或是獨一無二的!

随後,研究人員通過纖維來源(即谷物、蔬菜和水果)評估了這些關聯。他們發現,是谷物纖維攝入量的增加顯著降低了發炎水準,并且降低了心血管疾病風險。令人意外的是,較高的蔬菜和水果攝入量與降低發炎标志物水準并沒有顯著的相關性,但與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有關。

研究人員表示,膳食纖維可以通過改善腸道功能、增強飽腹感(如減少脂肪和總能量的攝入)以及改善脂質和葡萄糖代謝而具有抗炎作用,但為什麼是谷物纖維而不是蔬菜或水果纖維與較低的發炎水準有關還不清楚。是以,值得進一步調查。

研究第一作者、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學院流行病學助理教授Rupak Shivakoti博士說:“在觀察到的谷物纖維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反向關聯中,降低發炎的作用不到20%。這表明,除發炎外,其他因素可能在谷物纖維介導的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或許是谷物纖維取代了其他不健康的食物,我們還需要在未來對特定人群的幹預中進行測試。”

去年,心血管領域頂級期刊、美國心髒病協會(AHA)旗下期刊《Circulation》(IF=29.69)釋出了AHA的最新科學聲明:2021年改善心血管健康飲食指南。這是該協會自2006年以來首次更新其健康指南。美國心髒學會的飲食健康指南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醫學指南之一。

JAMA子刊:吃粗糧的“消炎”效果或是獨一無二的!

這份新的基于科學的飲食指南強調了飲食模式的重要性,而不僅僅是單一的食物或營養素;同時也強調了生命早期營養素的關鍵作用,并提出了心髒健康飲食模式的要素。

AHA的報告稱,多項研究再次證明全谷物食品(或全麥食品)的好處,而非加工食品。總的來說,他們推薦選擇至少含51%全谷物的食品。

AHA的報告還建議,多吃水果和蔬菜也有利于降低死亡風險。而所吃的果蔬種類越多越好,這樣有利于攝取全面的營養素。

所有果蔬形式都可以包括在心髒健康飲食中,它們提供所需的營養素。但心髒病專家們特别推薦顔色鮮豔的水果和蔬菜,并建議整吃,不要榨汁。

論文連結: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790576

來源:中國生物技術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