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的“走”竟然不是走路|漢字裡的文化

杜甫的《石壕吏》中有這樣一句話:“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如果把其中的“走”了解成走路,那就大錯特錯了。那麼,“走”如果不是走路,又表示的是什麼意思呢?這得從它最初的字形和意義說起了。

古代的“走”竟然不是走路|漢字裡的文化

“走”字的字形演變

“走”的甲骨文字形像一個人擺動雙臂、邁開大步奔跑的樣子。金文字形在其下增加了一隻腳,有的字形還增加了表示行走、道路等意思的“彳”。

“ 走” 最初的意思相當于現在的“ 跑”。漢代劉熙《釋名·釋姿容》:“徐行曰步,疾行曰趨,疾趨曰走。”可見,從行進速度來看,“步”“趨”“走”一個比一個快:“步”是慢慢地走;“趨”是快步走;“疾趨”即“走”,則是跑。

《釋名》(中國古代語言學基本典籍叢書)

“走”表示跑的意思在古代很常用。《荀子·堯問》:“君子力如牛,不與牛争力;走如馬,不與馬争走。”意思是說,君子力大如牛,但不會跟牛比力氣的大小;君子跑得像馬一樣快,但不會跟馬去賽跑。《韓非子·五蠹》:“兔走觸株,折頸而死。”是說兔子奔跑時撞到樹樁上,撞斷了脖子死去了。《山海經·海外北經》:“誇父與日逐走。”“逐走”相當于賽跑的意思。除此之外,我們今天仍在使用的“飛禽走獸”“走馬觀花”等詞語中,實際上也保留了“走”的最初意思。

“走”有時特指“逃跑”。《孟子·梁惠王上》:“棄甲曳兵而走。”意思是打了敗仗的士兵丢棄了铠甲,拖着兵器逃跑。而本文開頭提到的“老翁逾牆走”,則是老翁翻牆逃跑的意思。

“走”在“跑”的基礎上發展出“奔向、趨向”的意思。比如《孟子·離婁上》:“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圹也。”老百姓歸向于仁愛,就好比水往低處流、野獸奔向曠野一樣。再如《淮南子·說林訓》:“漁者走淵,木者走山。”打魚的人奔向水邊,伐木的人奔向山林。

古代的“走”竟然不是走路|漢字裡的文化

[明]謝時臣《風雨歸村圖》(局部)

因為跑、奔向等都帶有移動、離開原地之類的含義,是以“走”後來又發展出“離開”“物體移動”“通過”“偏離原樣”“親友之間來往”以及委婉地表示人死等諸多意思和用法。此處不再一一贅述。

“走”表示現在常用的“行走、步行”等意思是較晚出現的用法。據考證,唐代以後,奔跑的意思主要由“跑”來承擔,“走”的主要意思則逐漸由“跑”變為“行走”。

值得注意的是,在古文當中,“走”有一些特别的用法。比如東漢張衡《西京賦》:“上無逸飛,下無遺走。”“走”在這裡泛指獸類。整句話的大意是,天上沒有漏網的鳥,地上沒有漏掉的野獸。再如《墨子·備蛾傅》:“以車兩走,軸間廣大。”“走”在這裡指車輪。整句話的大意是,配備兩個車輪,讓兩輪軸之間的距離大一些。仔細分析,我們不難發現,“走”表示獸類也好,表示車輪也罷,都是從它表示奔跑、移動的含義中發展出來的用法。

三全《墨子》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起首一句寫道:“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牛馬走”本來的意思是像牛馬一樣跑前跑後服侍主人的仆從,進而也就泛指供驅使奔走的人,古代用作自謙之辭。

後來,單獨一個“走”字也可以用作謙詞,相當于自稱“仆人”。東漢張衡《東京賦》中“走雖不敏”,就是我雖然不夠機敏的意思。北宋範仲淹《與韓魏公書》中“西事之責,在公與走”,也是同樣的用法。

“走”還作為部首使用。包含“走”的字,在意思上大多跟行走有關,比如表示行走動作的“赴、趨、起、超”,以及表示行走狀态的“趔、趄”等。

(本文原載《月讀》2022年第3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