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唐冷門詩人高骈,文武雙全,驚才絕豔,3首唐詩驚豔了千年

唐詩璨若星河,唐代詩人多如牛毛,能夠在曆史上留下名聲的詩人都非常了不起。

隻不過,網友們對許多詩人都不太熟悉,缺乏了解的機會。

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喜歡詩詞的讀書人。記得關注我哦。

今天我和朋友們聊聊大唐冷門詩人高骈,文武雙全,驚才絕豔,3首唐詩驚豔了千年。

首先,簡單聊一下高骈的生平。高骈是晚唐時期的人,是南平郡王高崇文的孫子。

高骈出生于禁軍世家,是以從小練習武藝,培養軍事才能。

高骈的父親擔任過神策軍虞候,高骈自己也加入神策軍,得到上司的重視,逐漸成為右神策軍都虞候。

後來,高骈擔任秦州刺史、安南都護等職,從南诏手中收複安南全境,出任首任靜海軍節度使,戰功赫赫,擁兵自重,割據一方,得到“渤海郡王”的頭銜。

大家都聽過“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的詞句,其實,高骈在曆史上真正有“射雕”的記錄。

當年,高骈巡視時看見天上有兩隻雕在并排飛行,就祈禱說:“我如果以後能夠發達,就能夠射中雙雕。”

果不其然,高骈一箭射去,貫穿兩雕。旁邊的人見到這種情景,大為驚奇,自此稱呼高骈為“落雕侍禦”或“落雕公”。

從高骈射雕這件事情來看,高骈的确有着武藝方面的才能,可謂弓馬娴熟。

最難得的是,高骈文武雙全,在詩文上也有很高的造詣。他經常與讀書人一起,讨論治理天下的辦法,在詩文上沒有落下。

下面,我們就來欣賞高骈3首驚豔千年的唐詩,感受一下高骈的文采。

第1首,《山亭夏日》: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這首詩寫夏天,可謂繪聲繪色,刻畫入微。

第一句寫的是夏天的顔色,夏天最鮮明的特征是炙熱的太陽,但是綠色的樹蔭又擋住了太陽的威力,讓人感受到夏天的清爽顔色。

第二句寫池塘的倒影,凸顯詩人納涼的愉快心情。正因為有綠蔭的庇護,是以詩人的心情是閑适的,不用害怕燥熱,而是愉快感受池塘中樓台的倒影,别有一段悠閑。

第三句用詞十分精妙,“水晶簾動微風起”,微微的風吹動水晶簾,自然也吹動詩人的心。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說是水晶簾是池水的比喻,微風吹動的是池水倒影,也是一種了解。

第四句則是承接第三句,因為風吹動,是以薔薇的花香随之飄動。

值得注意的是,風是微微吹動,而薔薇花香卻飄滿了整個院子,足以說明薔薇花的盛放,足以感受薔薇花的芬芳。

這首詩看似簡單,但是很見寫詩的水準。比如,“樓台倒影入池塘”的“入”字,不僅寫出了明淨與清新,也寫出了動感,将倒影之美清晰傳達到讀者心中。

再比如,詩人對于“微風”的觀察,是從“水晶簾”的輕輕搖動而産生的。這種細膩的感觸,隻有細膩的詩人才能夠用文字清晰傳達。

這首詩用語清麗,諸如綠樹、水晶簾、薔薇等詞彙,給人一種色彩鮮明的感覺,也給人一種閑适的感覺,有一種夏日納涼獨有的清爽味道,讓人仿佛看到一幅精美的圖畫。

第2首,《對雪》: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歧。

古人非常喜歡寫雪,比如“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比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在高骈的筆下,雪又有不同的意味。六出雪花,把竹子的青綠變成了雪白。開頭兩句,從意思上來說,還是比較平常的,主要展現了雪下得比較大。

當然,前兩句也有點玄機。“坐看”兩個字,巧妙把詩人埋伏起來,等待着後兩句的突然亮相。

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歧。誰上高樓?顯然是前面“坐看”的詩人。什麼時候上高樓?等到雪已經下好了,雪已經把竹子、山川和天地萬物都蓋住的時候。

為什麼說“如今好上高樓望”?為什麼話說“坐看”,顯然是詩人在等待。

詩人所等待的,乃是大雪把天下的惡路歧路都給遮蓋了,天地一籠統,再也沒有風波險阻。

顯然,詩人這是别有用意,借雪說自己對人間世事的感觸,表達了一種渴望“長風破浪會有時”的心情。

李白說:“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辛棄疾說:“江頭未是風波惡,别有人間行路難。”

高骈借着紛紛揚揚的大雪,發出了掩蓋一切歧路的心聲,足以說明他的遠大抱負,說明他對于人間的别有感觸。

也是以,普通的雪,在高骈的筆下是如此不同,就這樣驚豔了千年。

第3首,《訪隐者不遇》:落花流水認天台,半醉閑吟獨自來。惆怅仙翁何處去,滿庭紅杏碧桃開。

說起“訪隐者不遇”這件事情,大家更熟悉的是賈島的《尋隐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賈島的詩主要展現對隐者的欽慕之情,展現隐者的仙風道骨。而高骈的詩,則主要展現的是他的怅然之情。

宋代的葉紹翁,“遊園不值”,卻能夠因為“一枝紅杏出牆來”而心情愉悅。但是高骈呢,他遇不見隐者,隻剩下一顆“惆怅”的心。

高骈本身是在半醉半醒的狀态上山拜訪隐者的,腳步有些飄,配合着山上的白雲與落花流水,他希望能夠與“仙翁”來一場愉悅的精神交流。

可是,隐者不在,高骈所能看到的隻有“滿庭紅杏碧桃開”的鮮豔,隻剩下了無限的羨慕,無限的怅惘。

因為,紅杏碧桃開不屬于前來拜訪的高骈,而是屬于此刻并不露面的“隐者”。

明白這一點,明白高骈心中無法徹底抛開紅塵俗世,便能感受到這首詩滿滿的惆怅之意。

朋友們,你們有自己創作的詩詞嗎?你們還知道哪些曆史上的好詩呢?歡迎留言哦。

喜歡我文章的朋友,一定要關注我,多多贊賞和分享我的文章!這對我非常重要。我是真遊泳的貓,再次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