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蜀地風情】從考古挖掘中窺測曆史的變遷

【蜀地風情】從考古挖掘中窺測曆史的變遷

成都,是長江上遊的古代文明中心,中華文明重要發源地之一。豐富的大遺址資源,真實記錄着成都曆史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脈絡,勾勒出不一樣的文化肌理。幾十年來,納入成都市大遺址名錄的已有28處39個遺址點。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古蜀文化遺址群、宋元遺址群、酒坊遺址等大遺址,展示着成都的深厚文化積澱。

成都大遺址的深厚底蘊,皆由考古揭示。作為大遺址保護必要的基礎工作,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大遺址的考古發掘,重新整理着成都的曆史,不斷廓清大遺址的價值内涵。

兩千多年來,成都城址始終未變,城名不改,但城市面貌卻一次次被曆史重新整理。在現今成都市區通錦橋路一帶,唐代高骈所築羅城城牆一隅因考古發掘重見天日,雖已是斷壁殘垣,仍能從磚石泥土中窺測曆史的變遷。

【蜀地風情】從考古挖掘中窺測曆史的變遷

▲唐代城牆内側包磚

經過發掘清理,考古人員發現了一段東西走向、略呈弧形的古城牆,經考證,這與文獻記載的羅城城牆特征相符,這也是首次在成都西北角發現城牆。

【蜀地風情】從考古挖掘中窺測曆史的變遷

▲城牆修建方式

發掘出土的古城牆約有170米,寬度約為8.9到12米,夯土牆體殘高最高處有1.6米,分為中、東、西三段,其中西段儲存較好,能夠清晰的看到其夯土和包磚砌石部分,可分為唐、明、清三個時期。

唐宋以來,成都羅城西北角便坐落于此次考古發掘之地。其南為通錦橋路,北為飲馬河。資料顯示,高骈擴建羅城時,引水進入府河,與南河相連,為成都奠定了“二江抱城”格局,此後又開辟西濠護城,即今西郊河的前身。

與此相應的,本次考古發現的古城牆在修建時内收,由南北向轉為東西向,與距離不遠的北較場城牆相接。為何選擇在此處相接?相傳,曆史上,飲馬河之外有一龍女池。一夜,龍女忽然托夢高骈,夢中龍女請求高骈把城牆往内挪,友善其與茂州老家往返。考古發現證明,其内收也與地形地勢有緊密聯系。

該晚唐時期城牆兩側均為磚牆,殘高約1. 5米,用磚規格不一,包磚的砌法是先挖基槽,在槽内築一層夯土,再在夯土上鋪一層泥夾卵石,其上再砌包磚。

【蜀地風情】從考古挖掘中窺測曆史的變遷

▲唐代城牆與散水

在城牆外牆一側有散水。江滔解釋,散水是從前修築于城牆外側,對從牆體流下的雨水等起緩沖作用。其寬約1米,鋪法規整,分斜鋪、平鋪兩種建構方式,散水外側以丁磚固定。

除了唐代城牆,考古還發現了明代城牆、清代城牆。明代城牆僅見夯土牆體,疊壓于唐代城牆兩側,未見包磚。清代城牆在唐宋時期城牆垮塌堆積基礎上修建,僅存北側基礎,牆體及磚牆均已不存。修建方式基本與唐代城牆相似。平整地面後開挖基槽,基槽分夯築三合土,厚度約33厘米,三合土上再壘砌紅砂石條,順鋪或錯縫平鋪,石縫間以石灰漿勾縫。

【蜀地風情】從考古挖掘中窺測曆史的變遷

▲唐代城牆夯土

【蜀地風情】從考古挖掘中窺測曆史的變遷

▲清代城牆基礎及牆基

除了通錦橋遺址,此前還曾在下同仁路、濱江路、王家壩等位置發現過唐代城牆,但由于地理位置和晚期破壞等原因,現在能夠看到的較少。

版權聲明:本文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若已獲授權,請注明“來源:成都方志”。

編輯:南波萬

校對:汪 洋 李勝利

監制:毛聲文

稽核:唐遠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