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祖上是滿清大官,183件家傳古董無償捐美,祖國想要回購卻被拒

周幽王為博取美人一笑,發出了一個皇榜,他說誰能讓他的愛妃笑,就打賞那個人一千斤金子。後來有個人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去點起烽火以此戲耍諸侯,以此想換取娘娘的笑。印證了勃朗甯說過的一句話:人為了謀取私利是不惜一切代價的。

二零一八年,一位百歲老人的誕辰,波士頓博物館為此舉辦了特展。是什麼?讓一個博物館舉辦特展隻為一位百歲老人。這位老人來曆可非同凡響,在他百歲誕辰上,他宣布要将自己家中收藏的183件藏品,包括21件重要有曆史意義的中國藝術作品,包括《長江萬裡圖》捐贈給博物館。

波士頓博物館還公開宣布,接受這史無前例,非凡的一次中國書畫捐贈。這位百歲老人就是美籍華人——翁萬戈。因為家族原因,他十分喜愛收藏,對于自己收藏之物,也很願意捐贈讓人們欣賞,這些文物,收藏品并不是其他東西,而是留有大陸曆史文化的瑰寶。

曆史沒有國界,但文物有,文物是一個國家文化傳承的結晶,是一個傳承,一個象征。而翁萬戈老人他沒有打算将藏品捐給中國,反而捐給美國。他對于美國和中國的态度截然不同,他在2000年的時候,他是拍賣給上海博物館的542種古籍,以450萬美元轉讓。

雖然這些古物都是翁萬戈自己的收藏,他怎麼處理,我們都無權插手和要求,但是在對于中美兩國的态度上,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對于自己的祖國,自己祖祖輩輩生長的地方,他的做法,讓人瞠目結舌。在沒有捐贈之前,翁萬戈被稱為愛國收藏家,因為他收藏的作品不僅完整還十分精美。他還說自己不是收藏家,是守藏家。

這還要從他的家裡說起,其中最著名還是翁同龢,兩代王朝的帝師,宰相,軍機處,在晚清時代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他又酷愛收藏,是以他的收藏逐漸擴大。不僅是翁同龢,他的家族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晚清,他的家族和他可以說是可以改變和影響當時朝局的變化。

翁萬戈是其的第五代嫡孫,在他年僅2歲時,就接手這麼多的家藏,為了逃避戰火,在他30多歲,就遠赴重洋,去到了美國。在這些期間,他都很好的保護好了這些收藏品,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實屬不易,那麼這麼艱難保護這些藏品,為甚不直接捐贈給祖國呢?

在美國的時候,翁萬戈作為華美協進社主席,為了給外國人介紹中華文化,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也作出了很多貢獻為中美文化的交流,在他無償捐贈瑰寶《長江萬裡圖》前,被看作是愛國的收藏家。因為在此之前,他也無償的為北大捐贈了《勺圓祓禊圖》。

中國博物館懇求翁萬戈把《長江萬裡圖》放到館裡展覽,卻被無情拒絕,他同時無償捐贈《長江萬裡圖》給了波士頓博物館。更加過分的是,他是通過拍賣把542個古籍給上海博物館,并收取了450萬美元。這樣的抉擇讓他在美國過上了快活的生活,名利雙收。

自己收藏的可是無價之寶,随随便便賣一兩件,錢财自然得到。其中具體原因還是因為波士頓博物館彼時還是私人機構,是各類政要人物聚集的地方,他的子女可以通過捐贈,進入上流社會,同時免去他子女的稅務。在他眼裡,無價之寶的文物和子女的前程似錦相比,不可否認,後者對于翁萬戈的吸引力更大。

這樣處理文物,雖然會讓祖輩寒心,但現實的利益的誘惑力,足以讓翁萬戈動心。在近現代,我們看見過無數人為了讓中國的文物歸還中國,花盡心血,花盡錢财,隻為讓中國的文物回到中國的領土上。

當有人采訪到翁萬戈為什麼做出這樣的舉動?他的回答也十分敷衍,他稱中國的保護措施并不完善,會損害文物。事實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雖然這樣的選擇旁人無法插手,但這樣的行為着實讓人心寒。

在國外,我們見證過中國文物的結局,有的被偷竊,有的被損害。國外博物館許多都沒有嚴格的保護措施,也沒有根據文物本身的特點來保護文物。是以翁萬戈的借口,就隻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所找的借口。

不可否認,這些文物都是翁萬戈家族自己的收藏,自己的私有物品,想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天經地義,我們沒有權利和能力去插手。但上百件文物的流失,對中國的損害确實是巨大的。

因為這些文物不僅僅是文物這麼簡單,它自己本身存在的内涵,自己身上的曆史價值,對于曆史來說,這種意義是非凡的,是無法替代的。雖說人都是自私的,但在國家利益面前,國人應有自己的傲骨。

參考資料:

《烽火戲諸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