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又一國産汽車走向衰敗,曾力壓比亞迪、特斯拉,現2年虧117億

随着時代的發展,不少企業因為沒有及時做出改變,進而被淘汰,就在近兩年,國内又一國産汽車走向衰敗,結局有些沒落。

那這究竟是哪一個國産汽車品牌呢?

01

北汽新能源曾連續7年保持銷量第一

今天要說的這個國産汽車品牌,其實就是北汽新能源,想必提及該名号,很多人對此并不陌生。

作為國内純電動車行業中的先行者,早在2009年便成立了,從面世之後就保持高速發展,正所謂是出道既巅峰。

當時的北汽新能源背靠北汽集團,在純電動車銷量方面,力壓比亞迪、特斯拉,占據市場第一之位,可以說是風光無限。

直到2018年,北汽新能源的銷量還足足有15.8萬輛,創下了一個最高紀錄,更是連續7年保持銷量第一。

這樣看來,該國産汽車品牌的發展也算是一帆風順,那既然如此,為何要說它如今走向衰敗了呢?

這是因為北汽新能源的輝煌到2018年就已經戛然而止了,此後的發展情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年後,其銷量則已經下滑到了15萬輛,兩年後其銷量則隻有2萬輛左右。

下滑幅度可想而知。

又一國産汽車走向衰敗,曾力壓比亞迪、特斯拉,現2年虧117億

汽車銷售不出去,直接導緻的後果自然就是無法獲得更多的流動資金,想必北汽新能源如今的局面,不少人也已經猜到了。

02

現2年虧117億,走向衰敗

據悉,在2020年這一年,北汽新能源的虧損值達到了64億左右,如果再加上2021年虧損的話,那也就相當于2年虧損了117億。

确實很難想象,當初連續多年的行業第一,如今卻是連連虧損。

不僅如此,因為連續的虧損,北汽新能源如今在資本市場也不被看好,曾在發展巅峰期時,其市值還超過了800億,目前則隻剩下不到300億。

行業專家表示:按照這個趨勢繼續發展下去的話,今後北汽新能源将會面臨退市的風險。

作為曾經的行業佼佼者,就連比亞迪、特斯拉都不是其對手,可究竟是為何,在短短幾年時間裡,北汽新能源就走向衰敗了呢?

首先第一點自然是因為沒有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

從一開始,北汽新能源的市場定位就是中低端,而後起之秀的比亞迪等車企,則主要将發展焦點放在了中高端市場。

随着時代的發展,大家生活水準的提高,中高端産品越來越受歡迎,彼時的北汽新能源則逐漸被淘汰。

又一國産汽車走向衰敗,曾力壓比亞迪、特斯拉,現2年虧117億

而與此同時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比亞迪、蔚來、小鵬等,則迅速崛起,搶占了更多的市場佔有率,留給其他企業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少。

03

北汽新能源品質有問題,未掌握核心技術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北汽新能源始終沒有掌握到核心技術,相當于一直在啃老本。

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失去國内補貼,北汽新能源就會馬上衰落,嚴重虧損,現實情況的确如此。

從7年前開始,北汽新能源對外公布的好業績,其實都是靠補貼創造出來的一種假象,以2018年資料為例,如果抛去補貼的話,北汽新能源反而虧損了超7億。

沒有掌握到核心技術的北汽新能源,旗下的産品也是問題頻出,售後服務也沒有得到顧客的認可。

從車質網的相關消息可以知道,原來北汽新能源的品質問題,一直是大家吐槽的對象,回報的問題主要集中在電池故障、續航差、轉向失靈等,甚至還有汽車自燃。

自燃對于電動汽車來說也不算是稀奇事,不過一個周就發生3起自燃事件,這頻率顯然有些高了,而這件事就發生在北汽新能源身上。

又一國産汽車走向衰敗,曾力壓比亞迪、特斯拉,現2年虧117億

事情發生之後,北汽新能源沒有在第一時間出面道歉,并作出解釋,處理态度反而并不積極,這也引起了衆多消費者的不滿。

是以說任何一個企業的成功、失敗都不是平白無故的,在了解了北汽新能源存在的各種問題之後,會出現如今這般落寞的結局,似乎也在預料之中。

大家對此有怎樣的看法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