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描寫荷葉“又如剛出浴的美人”豔俗了麼,家長為何再次建議删除

作者:不吃桃桃的老師

每個國家的中國小國文教科書都是很慎重的,主要是受教者是一張白紙,世界觀還沒有形成,課本知識如果三觀不正,很有可能影響孩子的思想。

我們孩子們所學的每一篇課文都堪稱經典,藝術成就和思想高度都應該是首屈一指。當然,随着時間推移,課文的更更改改也很正常,比如過去一段時間,媚西的文字比較多,現在慢慢糾偏過來了一些,這些很有必要。

我讀高一時,感覺《荷塘月色》文字很美,比喻通感拟人等手法讓我感覺朱自清先生是文字高手,讓我穿越站在荷塘邊面對着田田的葉子荷塘遐想了。

因為喜歡,因而現在我對那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倒背如流,它們成了我記憶中的經典台詞。

前幾年後來看到一篇介紹這篇文章的原文版,才知道,我讀書時候的版本,竟然被删掉了描寫荷葉的八個字:“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描寫荷葉“又如剛出浴的美人”豔俗了麼,家長為何再次建議删除

也不知道什麼原因,這幾個字竟然消失在我讀書時候的課文裡了,當然那個時候我是不知道的。

我隻是覺得有點可惜,用"剛出浴的美人"比喻荷花這些朵朵出水芙蓉,極為自然貼切,極為突出了荷花的純潔可人,它與"明珠"、"星星"構成一連串博喻,層次感更強烈,更豐富;讀起來語感更好了。

近幾年正本清源,課文回歸了作家的真面目,“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再次榮登課本,恢複了本來面目,相信這幾個字的回歸是經過了課本編者一番思想掙紮的。

字是恢複了,可老師怎麼教呢?

描寫荷葉“又如剛出浴的美人”豔俗了麼,家長為何再次建議删除

教科文的老師大多是經曆過新老交替的課文,以前好說,現在還真的覺得遇到了難題。記得備課會上,幾位德高望重的老師就提出來,這這幾個字細緻分析似乎不健康,容易誘發孩子肆意聯想,影響孩子的學習,導緻早戀等。

那這幾個字怎麼講呢?講還是不講?讨論不了了之,大家心照不宣。私下了解,大多教師一帶而過,直接無視。

老師含糊不清不說,現在居然也有怼上了《荷塘月色》,原因猜到了吧,還是因為“好像剛出浴的美人”這幾個字!

描寫荷葉“又如剛出浴的美人”豔俗了麼,家長為何再次建議删除

有資料顯示,《荷塘月色》在中國文壇史上的影響力空前,吸引了葉聖陶先生、餘光中先生等對文中的引用或者修辭手法等提出過異議,能引起衆多文壇泰鬥們的注意,足見其地位之高了。

老師一疑惑,部分家長也有同感,他們開始坐不住了。有家長陳詞,要求把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從課本中删除,要麼還是删除那幾個字。他們認為那幾個字,有點小S情,不合時宜,也容易讓孩子産生不好的聯想,會帶壞帶偏孩子。

唉,其實大可不必吧。現在的孩子,網絡上見到的東西比你們想象的要多得多,一些彈窗小廣告遠遠就比這幾個字污濁得多,如果擔心學生懂得那幾個字的意思,那建議國中的生理衛生課還是别開了,裡面也有生理構造的内容,不就更直覺嗎?

人的思想是髒的,看什麼都是髒的。有些人隻要看見纖纖素手就自行腦補到人家衣服裡面的光景,孩子們卻未必。大人在乎的這麼一句話,或許他們早都不屑一顧了。很多時候,大人還沒有走入孩子們的世界,而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審視批判,或許會淪為笑話。。幾個字就小題大做,沒有必要了。

删後又改回,改回後又被要求删去,一再反複,怕學生讀了想入非非,産生負面影響和消極作用,是不是幼稚了點。千方百計“堵”,或者假裝視而不見,或者直接删除,其實是大人自己的主觀臆想,或許孩子們不這麼認為。教育也要勇敢地面對,名家名篇的内容還原其本來面目,有必要,但對個别字句過分細究,一方面是教育的不自信,家長對孩子的過分保護,也反映出教師們的思想,也要緊跟起時代了。

經典就是經典,千古不衰,讀起來就是這樣的動人心魄。

大家怎麼看待“又如剛出浴的美人”這幾個字反反複複被糾結這件事?你介意你的孩子讀到這幾個字嗎?歡迎交流!

#國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