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媽媽去世的時候,醫生對我說:不要把眼淚滴在她身上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生離死别。

如果有可能,我們都想永遠對此茫然無知。

但除非終身蒙昧愚鈍,否則每個人早晚要跨過一道門檻,飲下一杯苦酒。從此胸口破開一個大洞,從此睜開眼看到的世界缺失了一角,你要鼓起全部勇氣,才能去直視那殘忍的空缺。

美國護理學家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ubler-Rose)提出,面對生離死别時,人的心理往往要經曆五個階段:否認、憤怒、協商、沮喪、接受。

我們請來幾位朋友坐下來談,談相見無因死生有隔,談淚下如雨輾轉反側,談睹物懷人念念不忘,談傷痛平息跌跌撞撞……這裡就是他們的故事。

先是否認

這不可能是真的。

這隻是平平無奇的一刻,普普通通的一日。其他人在工作,在吃飯,在歡笑,在跳舞,在循規蹈矩地度過尋常的一天……

怎麼可能我的人生由于一場失去,已經完全改變?

耳可就沒反應過來。

那天下午正準備跟我閨蜜去吃海底撈,我老公一個電話過來,說弟弟沒了。我當時就沒辦法聽懂,因為弟弟還在微信群裡面,兩個小時前還在給我們發消息……他還在群裡怎麼就沒了?

……

我當時真的在原地不知道該幹嘛,也不太能相信我老公剛剛說的是啥意思。弟弟是個非常年輕明媚的男孩子,剛從四川大學畢業,去到成都當地的一個水污染治理的公司。他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有各種各樣職場小白的疑惑,很不谙世事很單純。他也遇到了一個跟他一樣很單純的女孩子,他們才剛剛戀愛,雙方父母準備見面,他們的年輕生命才剛剛打開……

我都不知道我在接到那個電話之後做了啥,好像那一天晚上我對于自己的行為片段就失憶了。

當難以承受的痛苦洶湧而來,我們會麻木,會自動否認,這是一種自我保護。

否認之後是憤怒

我們對自己憤怒,憤怒自己未能阻止悲劇。我們對其他“本該幫上忙”的人憤怒,好像他們能阻擋死神的腳步。我們甚至對逝者憤怒,憤怒ta撒手而去,将我們孤零零地留在這世上。

小菜的母親,是因為哮喘發作去世的。

之後的三年裡,她都沒有真正走出來。

你會總去想過去沒能做到的事情,自己做錯的事情,平日的一些小事,比如說她平時可能讓你穿秋褲,然後你說你不冷。每一件這樣的小細節,都會擊打你内心。

接着是試圖協商

我們會反複思考,當初有沒有什麼可以做得更好,有沒有什麼機會可以阻止悲劇……我們還會祈求逝去的人可以過得更好,祈求未來在天上重逢……

小笛的奶奶,并沒有什麼疾病,就是純粹的“老了”,91歲離世,某種意義上可以算是“喜喪”。

那是一段很完整的人生,但被留下來的人依然會難過。

小笛和爸爸去燒紙,那是一個固定的地方,從前給爺爺、曾祖父、曾祖母燒紙都是在那個地方。這次,又加上了給奶奶的一份。擔心奶奶不認得來“拿錢”的路,小笛的爸爸邊燒邊跟爺爺等人念叨:“帶着老太太來,别丢下她……”

小笛覺得爸爸擔心多餘了。

奶奶去了之後肯定是家裡管錢那個,爺爺哪敢不帶她來呀。

喜歡天文的小笛,并不覺得奶奶像别人說的那樣,“大概變成了一顆星星”,她很清楚太空裡的星星都是什麼。

從科學上講,人都是由一些原子組成的,碳氧什麼的。人在死了之後,這些元素是不會消亡的,它可能會去到草原裡,可能去到海裡,也可能去到天上,一直在輪回。是以其實不管能不能感受到,我會覺得她一直都在。

沒有什麼可協商時,我們陷入沮喪

白大師沒能跟貓咪胖子好好告别。

在我生命的這4隻貓裡,他們沒有高低貴賤,最可愛和最不可愛之分,因為都是我的寶貝。但是最讓我惦念和牽挂就是胖子……它的狀态現在就是失蹤,我不知道它是否還活着,這些都大概發生在10年前。

我媽就特别喜歡胖子,是以最後她就隻能去養植物了,她也覺得傷心了,不再養貓狗或者這種有靈性的動物。

我們常常會在我家廚房的窗戶上寫字或者畫畫,有次我在玻璃上寫“胖子回家了”,我媳婦畫了一個胖子。那天不知道在蒸什麼東西,因為屋裡太熱了,是以水蒸氣順着玻璃就往下流,就跟貓哭了一樣,那刻我覺得我有點不行了,到心理門檻值了。

最終,我們接受

接受失去,需要時間。

沒有所謂的“正确的消除痛苦的方法”,沒有所謂“正确的哀悼方式”,每個人的反應都不同,洶湧的情緒會在某個時刻抵達臨界點,也許是一張手寫的便條,也許是一雙破舊的手套,也許是在街頭看見一個相似的背影……

淚水總有決堤之時。

但痛苦是有其意義的。正因為失去如此痛苦,我們确認曾如此深愛。正因為死亡終将收割生命,有限的生命才顯得更加珍貴。

在某一天,我們直面自己的喪失,走過哀傷,重整生命,再度建立與世界與他人的聯結。

耳可丈夫給弟弟寫了一篇很長很長的追憶文章,因為:

一個人,一個生命的離開,不應該就那樣走了,應該留下點什麼。

白大師給胖子編了一首曲子

那是一首老歌《在雷克雅未克》,雷克雅未克是個冰島的城市,離北京很遠很遠,跟宇宙盡頭其實也沒有太大差別。我覺得胖子如果去世了,在天堂,在另一個世界,或者化成土壤了,在我心裡,和它在雷克雅未克生活是一樣的。我就改編了一個版本,希望能送給現在不知道在哪裡的胖子。

小菜決定好好生活。

有一天我在睡不好時候就想到,(母親)她希望我做什麼,她希望我怎麼樣,她希望我成為什麼……我覺得她一定不希望我今天這個樣子,當時很抑郁,很迷茫,很後悔。然後我就從這個角度上去想,我應該去感激自己的存在,應該去盡力讓我自己的生命更精彩一些,賦予它延續的意義。

失去朋友的雲飛,決定每見到某個咖啡店前的路燈,就想起朋友一次。

我們在12、13年經常去讨論各種創業的想法,當時經常就在三W咖啡店交流,咖啡店門口有個路燈,每次來來去去都會路過路燈。他走了之後,有一天我開車路過那個地方,我看到那盞路燈,突然就很想把他跟路燈關聯起來。因為我知道路燈很長時間都會在那個地方,我覺得這是讓我想起他一個最好的方式……從此以後我隻要路過那條馬路,看到那個路燈我就想起他。

我相信如果沒有經曆過死亡,生命是沒有意義且不完整的。如果沒有死亡,我們的一天和一年有什麼差別?我們的每一分每一秒又會怎麼樣?會更加空虛,更加虛無。

每個節日都有其意義。清明亦然。

在清明節這一天,是還在此地的生者,告訴已然遠行的旅者:

我仍記得你,我仍記得我們共同經曆的一切。我仍認真生活着,今日如此,日日如此。

當我感到孤獨,我會想起一同走過的荊棘路,和獨自去往群星的你,我會想起你曾如何拓寬并豐富了我的世界。

我們曾彼此安慰,彼此支援。我們曾一同品嘗美食,一同放聲歌唱。我們共度的歲月雖然有限,但已經足夠說服我,永恒确實存在。

雖然失去令人痛徹心扉,但是我甯願承受十倍于此的痛楚,也不要從未與你相逢。

文字作者:遊識猷

視訊作者:阿為、殼醬、雪、奈何

編輯:Luna、黑jio妹妹

感謝所有參與的朋友。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