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明起源 長江流域史前古城的初步研究

BRM1甲:72玉戈

長7、寬1.9、内厚0.2厘米

青色玉質,局部受沁,有附着物。穿孔為雙向打孔而成。此戈長直方正、予人鋒銳的感受。内部未端邊緣斜截,可看出片鋸切割的痕迹。玉戈出土于墓主人下腹部。張家坡墓地中也出土相類的玉戈(M254: 3)。

長江流域史前古城的初步研究》

張之恒,《東南文化》1998年第期第6~14頁

本文詳細介紹了長江流域已發現的史前城址,并就長江流域史前古城的特征、起源和演化,以及所反映的社會形态做深入闡述。作者認為,長江流域現已發現的史前城址均分布于長江上中遊地區,下遊地區未發現史前城址。上遊地區的五座城址分布于成都平原的西北邊緣。中遊地區的六座城址分布于兩湖平原的北部和西部。其分布的共同規律是,均位于山地與平原腹地的過渡地區。長江流域史前古城的規模大小懸殊,說明“城”已等級分化。大城是一個地區的“中心城”,不但規模大,而且城内外在宗教區、主要居住區、墓葬區等區劃方面,都有統一規劃。從其晚期墓葬來看,貧富分化和階級分化也已出現。長江中遊地區史前古城的規模一般都大于黃河流域的史前古城。城址的時代一般都在屈家嶺文化時期,有的使用到石家河文化時期。長江中遊的史前古城,其年代一般都早于黃河流域的龍山文化古城。長江上遊的史前城址,其确切的文化時代尚不明晰。長江中遊的古城均有護城壕、城垣、城門等。城垣從地面堆築,不挖基槽。長江上遊的古城未見城壕。就中國長江流域而言,史前古城的誕生有一個長期孕育過程,從聚落圍壕與圍牆的出現,到産生堆築夯打的城垣及護城壕,大約經曆三千年左右的時間。屈家嶺文化時期的環壕城垣是為了保護本聚落及其近親聚落的共同利益,至石家河文化時期城垣開始保護城内氏族顯貴的利益。石家河文化時期還未出現明顯的階級壓迫和階級對抗,也未見黃河流域龍山文化遺址所出現的銅器、文字元号等。這些情況表明,在邁向文明時代的道路上,黃河流域的龍山文化要比長江中遊的石家河文化步伐快一些。如果說黃河中下遊地區在龍山文化中晚期已開始跨人文明時代,屬文明時代的開端。那麼,長江中遊地區的石家河文化隻是接近文明時代的門檻。

文明起源 長江流域史前古城的初步研究
文明起源 長江流域史前古城的初步研究

文字來源《中國文明起源研究要覽》,文物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編

圖檔及說明來源自圖書《國玉器》,北京大學震旦文明研究中心等編著,2010年出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