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傳統節日】寒食節

【中國傳統節日】寒食節

今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寒食節,那麼寒食節是怎麼來的,寒食節又有哪些習俗呢?

【中國傳統節日】寒食節

寒食節,中國傳統節日,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在夏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煙火,隻吃冷食。并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秋千、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中國傳統節日】寒食節

寒食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後來因為寒食和清明離的較近,是以人們把寒食和清明合在一起隻過清明節。寒食節通常是冬至後第105日,與清明節日期相近。

寒食節來源

據史籍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随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勵精圖治,成為一代名君"晉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隐綿山,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綿山,修祠立廟,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清初湯若望曆法改革以前,清明節定在寒食節兩日之後;湯氏改革後,寒食節定在清明節之前一日。現代二十四節氣的定法沿襲湯氏,是以寒食節就在清明節前一日。

從春秋時期至今,寒食節已有2600多年的曆史,這一天吃冷食、祭祀、踏青等習俗也一直流傳下來并為全國所接受。伴随着歲月的流逝,寒食節靜靜地融入了清明節。寒食所代表的人們對忠誠、廉潔、政治清明的贊許,是千年如一的。

【中國傳統節日】寒食節

寒食節習俗

介紹完了寒食節和清明節的來源和差別後,它又有什麼樣的一些習俗呢?

寒食節習俗一:禁煙冷食,隻吃冷食

寒食節古代也叫“禁煙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寒食節的青團尤為出名。

【中國傳統節日】寒食節

寒食節習俗二:掃墓祭祖,上墳拜祭

百姓上墳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墳地,緻祭、添土、挂紙錢,然後将子推燕、蛇盤兔撒于墳頂滾下,用柳枝或疙針穿起,置于房中高處,意沾先祖德澤。

【中國傳統節日】寒食節

寒食節習俗三:踏青外出,盡情遊覽

踏春,盛興于唐宋。宋·李之彥《東谷所見》載:“拜掃了事,而後與兄弟、妻子、親戚、契交放情地遊覽,盡歡而歸”。明代《帝王景物略》記京效踏青場景為:“歲(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輿者,騎者,步者,遊人以萬計。”可謂盛極。

【中國傳統節日】寒食節

寒食節習俗四:詠詩歌賦,觸景生情

寒食節時,文人們或思鄉念親,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靈感頓生,詩興大發,詠者甚多。

【中國傳統節日】寒食節

寒食節蘊含的介之推憂國憂民、忠君愛國、清明廉潔政治抱負和“功不言祿”功成身退的奉獻精神,是古代社會倫理準則,是社會安定、民族團結的紐帶,至今仍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來源:東鄉文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