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臨餓死之前,他将半個果子布施給了佛——“白阿育王”(三)

作者:海童心而

這一天,侍者偷偷送給阿育王一個庵摩勒果,饑餓中的阿育王連皮也沒消便吃了起來。突然,他又想起布施之事,便将吃剩的半個果子留下,對待者說:

“今天我再讓你做最後的一件事情,請把這半個果子拿到雞雀寺,布施給衆僧們,就說這是我最後的布施,請他們務必收下。”

侍者含着眼淚點了點頭。

臨餓死之前,他将半個果子布施給了佛——“白阿育王”(三)

阿育王

四 優波笈多的教化

當阿育王建造了八萬四千佛塔之後,率領群臣,來到雞雀寺拜見耶舍長老。

阿育王問長老,這個世界上有沒像我這樣得到佛陀授記的人,耶舍長老告訴他還有一個在摩偷羅國的長者名為笈多,其子名優波笈多,此人長相雖醜,但他教化衆生與偉相差不遠,而且現在正在那羅拔利寺開示佛法,許多人在那裡獲得了解脫。

阿育王一聽,立即派人備車準備一去羅拔利寺開示佛法。這時宰相羅提掘多建議,摩偷羅國較小,你率大批人,讓對方如何招待您呢?不如請優波笈多來大陸。

阿育王還是要去并說:“我雖為一國之主,但尚未證得金剛之心,怎能委屈如佛之人呢?”

最後,優波笈多聽說阿育王要來,急忙派人禀告,說自己親自去見阿育王。阿育王隻好答應。

于是,優波笈多派人将幾艘船合在一起,順恒河而上,直達華氏城。阿育王帶領王公大臣和群眾,清掃街道,焚香沐浴,以伎樂儀仗為前導浩浩蕩蕩開出城外迎接。

臨餓死之前,他将半個果子布施給了佛——“白阿育王”(三)

及見到優波笈多時,快點将其扶上岸,并說:“我業已消滅了一切怨敵,獲得了整個天下,可這樣的歡喜也比不上今天見到尊者喜悅呀!為什麼呢?因為見到尊者,就等于見到了佛。”

此後的日子,優波笈多在王宮傳教佛法并說:“王位雖然高貴,但又很難維護,是以一定要小心謹慎。而這就必須按佛法行事,要深刻領教“無常”之法,達到“有常”的境界。就必須皈依佛、法、僧三寶。佛把正法囑咐于您,也囑咐于我,我們可要攜手合作,好好護持。

優波笈多對佛法義理已融會貫通,善于因材施教,加之辨才無礙、神通廣大。

幾個月後,阿育王便對佛法有了很深的了解。

臨餓死之前,他将半個果子布施給了佛——“白阿育王”(三)

公元前262年的一天,阿育王正式加入教團,成為一位真正的優婆塞,從此國人稱其為“達摩阿育”。意即為正法阿育王。

阿育王皈依佛門後,逐漸對自己昔日的殘暴行為表示檢討,特别是兩年前對羯陵伽的戰争更為後悔。

公元前259年,阿育王發罪己诏,将自己的忏悔刻在一塊巨石上,以昭告天下,并且推行佛法敕令。

這就是天佑王對征服羯陵伽國忏悔的表示,因為征服強國,導緻許多生靈被殺而慘死,阿育王總感覺到痛苦悲傷,為了把佛法推廣到帝國的每一個角落,阿育王組織了規模最大的巡禮佛迹、廣布法敕群組織傳教。

(一)巡禮佛迹

分散舍利,建塔供養之後。阿育王便向優波笈多提議,說他想巡禮佛陀當年生活過的地方,并修建一些紀念性标志,以教化衆生,一心向佛。

優波笈多說:“佛陀當年說法,足迹遍布整個閻浮提大地,要實作這樣的巡禮,是相當耗時的,您政務纏身,能抽出時間嗎?”

阿育王說:“巡禮佛迹就是我目前的頭等政事。”于是優波笈多作為向導,領着阿育王及其随行人員,開始了世界曆史上第一次有組織的佛迹巡禮活動。

這次巡禮活動從華氏城出發,第一站就是佛陀出生地藍毗尼國。最後到達佛陀涅槃的拘屍那迦城婆羅雙樹林。

并仔細走過佛陀當年走過的路,并做出各種各樣的标志,有佛足印形,有佛法的記号法輪、菩提樹和蓮花等。在所有的标志中,最著名要算佛塔,四大佛塔:生處塔、成道塔、轉法輪塔、涅槃塔。

這次巡禮把相當多真實的佛陀遺迹包納進來,包括西北印度和南印度等遙遠的地方,确定下來的佛迹北起興都庫什山,南到斯裡蘭卡,遍布整個南亞地區。

臨餓死之前,他将半個果子布施給了佛——“白阿育王”(三)

(二)廣布法敕

作為統治全印度的一個大帝國,正式頒布皇上的谕旨到帝國全境,向帝國全境頒布敕令。為了使佛法治世這種全新的政策達到最大限度的普及,而保證在他身後還能繼續執行。阿育王在他領土内一切重要地點将他推行佛法治世的敕令雕刻在各種形式的石面上。這就是聞名世界的“阿育王法敕”。這種法敕遍布整個南亞次大陸。

我們可以看他一道法敕中阿育王說:

“朕在朕領土以内不許屠殺任何生物作祭祀的犧牲品,也不許當作宴會的用料,原因是天佑慈祥王在宴會上看見了許多的過失錯誤,是以天佑王認為不用屠殺生物,也可以做出很美滿的筵席。”

除了對廣大普遍老百姓的法敕外,他還對各級政府官員特别是地方官員訓示法敕。

通過佛法教化對7疆地區推行懷柔政策是法敕的又一重要目的。為了配合佛法敕令的實施。公元前258年,阿育王設立了一個新機構——護法院,置佛法官員,總管全國佛教事務。

(三)結集佛典 組織傳教

阿育王當時在雞雀寺每天供養上萬僧人,許多非佛教徒也混雜其中,天長日久,戒律有了松懈,教義有了分歧。内部争論不斷,弄得一般信徒無所适從,不但阻礙了教團宗教生活的正常進行,也影響了佛法在全社會的教化作用。

于是阿育王從全國搜集挑選精通佛法戒律的高僧共一千餘人。聚集華氏城,以目犍子帝須為上座,舉行結集。

其中範圍包括經、律、論三藏,會上,目犍連子帝須對外道的各種異說進行了批駁。曆時九個月,終于完成了對佛教的結典的重新整理工作,并編成了一部《論事》。對不同派别之間互相争論的問題作了詳細的整理,正反面的論點各五百條,合計一千條,可一判定是非,在佛門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臨餓死之前,他将半個果子布施給了佛——“白阿育王”(三)

佛祖

結集完成後,阿育王從參加結集的高僧中挑選了十幾位年富力強、學有成就的僧人,分成九批,分别派往四方傳播佛法。足迹遍布印度南部、西部、北部、阿富汗、喜馬拉雅山一帶、東南亞緬甸、斯裡蘭卡等地區,至此佛教才真正開始了國際化的過程。

臨餓死之前,他将半個果子布施給了佛——“白阿育王”(三)

阿育王電影

(以上圖檔均來源于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