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烏戰争之基輔撤圍,烏克蘭空襲俄羅斯本土

作者:赤劍天涯防務

作者:寞寒

首先要介紹一個資訊,即目前俄軍北方叢集已經開始從基輔周邊地區撤離,無論是日托米爾、切爾尼戈夫還是蘇梅,各個方向上都在有序撤離,為什麼要強調有序,實際上,撤退是比進攻更複雜的軍事行動。

按照目前的衛星情報和烏克蘭方面的單方面情報,俄軍的撤退讓烏克蘭當局有點吃不準,演員和烏國防部宣稱在這些方向上,烏軍正在逐漸逐點收複失地,反觀一個星期前,演員還宣布要大踏步反攻,言論迥異。這隻能說明俄軍的北方叢集撤退行動十分迅速有力,讓烏軍連追上去踹一腳的想法都沒有,甚至還讓俄軍從容不迫的帶走了一批數量不詳的烏軍。

俄烏戰争之基輔撤圍,烏克蘭空襲俄羅斯本土

不過,俄軍從基輔方向撤退,沒有讓烏克蘭大喜過望,也沒有讓歐美喜笑顔開,但是讓某些人卻似打了雞血。小寞實在有點想吐槽幾句的沖動。從俄軍用兩個連突襲安東諾夫的時候,小寞就和老赤、彈彈幾個人在私下裡推演的時候說過,如果俄軍真的是佯攻基輔呢?

小寞當時确實很疑惑,第一,14架伊爾76,頂天一個空降團,沒有步戰車、沒有伴随空中支援,就這麼點人能夠拿下三個旅級機關駐守的百萬人口大都市,怎麼看都很有難度。

1968年布拉格之春,蘇軍動用了一整個空降師,以及所屬的傘兵戰車、坦克殲擊車,才完成對布拉格的占領,後續有一整個坦克師負責突擊接應。但是此次俄軍僅僅隻有14架伊爾76,如果攜帶傘兵戰車就缺少足夠的人手,如果不配屬傘兵戰車,僅憑輕步兵攻擊有兩個機械化旅級機關駐守的大都市,怎麼看都不夠用。

俄烏戰争之基輔撤圍,烏克蘭空襲俄羅斯本土

北方南下的兩路俄軍,基輔州正面的俄軍主要目标是切爾諾貝利,拿下該地區後并沒有迅速南下接應當時還在安東諾夫和烏軍激戰的兩個空降連餘部。東北方向上的俄軍突進至切爾尼戈夫後一直呆了四天才選擇朝基輔方向繼續進軍。沒有重型裝備,缺乏後續支援的空降跨點作戰,這不是拿精銳傘兵當步兵使,這是送人頭。

第二,俄軍在基輔方向排出了一個40—60公裡長的龐大摩步化車隊,這是一個整師的長龍,雖然俄軍在白俄羅斯部署了兩個塔曼摩步師,但是這兩個師并沒有全軍突入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森林地帶并不适合這種規模的行軍展開,小寞當時提到這一部署,但和大家說明要持有觀望态度。

至始至終,俄軍在整個日托米爾—切爾諾貝利—切爾尼戈夫—蘇梅的環形大戰線上隻投入了3萬人左右的兵力,即總數大約在25個左右的BTG叢集,僅憑這點兵力,需要包圍攻殲烏軍有6個旅級機關駐守的5個邊境州和有4個旅駐守的基輔州,兵力嚴重不足。

俄烏戰争之基輔撤圍,烏克蘭空襲俄羅斯本土

第三,俄軍在布羅伐利做了第一次渡過第聶伯河的嘗試,逼迫烏軍主力撤出東岸炸毀主要橋梁後,沒有進一步的動作,西岸的俄軍也在離第聶伯河30—40公裡的區域停止前進,從陸軍角度上來說這是一個很巧妙的距離。小寞在前文中提到過這個方向的俄軍走向值得關注,會影響整個基輔線的攻防局面。

切爾尼戈夫的俄軍也沒有及時南下支援基輔和布羅伐利方向,反而以主力轉向東南和蘇梅方向的俄軍彙合,最開始小寞認為這是解決白俄方面對邊境地帶的安全關注,但從現在的情報分析,很可能這也是俄軍做出的逼迫基輔的佯動,因為這幾個州是反俄的主力州,甚至比利沃夫還強硬。

目前,俄烏在基輔州周邊的交戰地帶已經打出來一個30—50公裡寬的破碎地帶,烏軍集中在基輔地區的9個戰鬥旅損失也比較大,一時間無法快速整編并通過這個破碎地帶以向烏東叢集增援,如果強行改變城市戰部署狀态以野戰大編隊摩托化行軍,必然招緻俄空天軍的空襲。

俄烏戰争之基輔撤圍,烏克蘭空襲俄羅斯本土

另外,俄軍退出的四個邊境州地帶,烏軍勢必要分兵占領要點防備俄軍通過内線交通網快速部署再度突襲,9個旅的殘部控制這麼大的面積尚且費力,更别提支援烏東叢集。這招快速突擊逼迫敵方改變全國戰略軍事部署的招數,和1979年某次行動非常相似。

俄軍撤了,但是烏克蘭當局并沒有表現出快速結束戰争的意圖,反而在俄軍撤圍後第一次突襲俄羅斯本土,襲擊别爾哥羅德的一個儲油罐。這裡面疑點重重,小寞逐一分析幾種可能性和未來的影響。

第一,襲擊的地理位置,别爾哥羅德距離邊境40公裡,距離被圍攻的哈爾科夫80公裡,這裡按照常理來說是俄軍重點布防的地區。2架米—24夜間低空突襲,從理論上是說是能達成的,尤其是面對俄羅斯這麼一個有被低空突防莫斯科的傳統的對手,這行動個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于其他對手。

俄烏戰争之基輔撤圍,烏克蘭空襲俄羅斯本土

但是烏克蘭為什麼要選擇難度極大的直升機低空突襲戰術?圓點“U”不是更好的選擇嗎?如果說烏東叢集的圓點U在攻擊頓涅茨克時耗盡了庫存,那麼冰雹火箭炮也是有辦法發動類似的攻擊的,殺傷面還大,震撼力更強。

第二,兩架米—24,肯定不是從被圍攻快一個月的哈爾科夫起飛的,最近的可能區域也是從盧甘斯克周邊起飛,長途跋涉低空突襲幾百公裡,僅僅隻是攻擊了一個民用儲油罐,甚至都沒有引發爆燃,隻是引起火災,這個殺傷力似乎偏低了點,甚至都不能說起到任何的戰術性作用。

俄軍的反應也很離譜,雖然突襲可能達成,但是就連普通的居民都拍下了這兩架直升機并上傳到網絡,可本該處在高度戒備狀态的俄軍防空群、空天軍警戒群連一點反應都沒有。

第三,演員和烏國防部在第二天對這件事情的評價,一反常态,此前烏軍但凡取得任何連排級戰鬥勝利演員都能吹上天,可是此次突襲俄本土成功,烏克蘭高層全部噤聲,既不否認也不承認。實在很難讓小寞判斷,這次突襲的戰略意圖。

俄烏戰争之基輔撤圍,烏克蘭空襲俄羅斯本土

如果,這次突襲真的是烏克蘭方面發動,那麼上述三個方面的考量可以進一步發展:

烏克蘭方面為什麼要發動此次突襲,而且實在停戰談判即将取得協定的一個敏感時期,還是在俄軍後撤之後。如果這次突襲是烏克蘭高層決定,那麼其戰略意圖是什麼?僅僅是為了展示自己的肌肉,攻擊了一個潛在的軍事目标?

如果這次突襲不是烏克蘭高層決定,那麼就和前不久烏東叢集用圓點U攻擊頓涅茨河群眾一樣,代表烏東叢集走向分裂方向,不再受基輔的指令(至少也是陽奉陰違)。烏東叢集更換指揮官也不過才幾天,被下面各作戰旅架空也是有可能的。

俄烏戰争之基輔撤圍,烏克蘭空襲俄羅斯本土

如果這次突襲是俄羅斯方面在演戲,那麼其戰略意圖是否是以本土被攻擊,動員陸軍後續的24萬左右義務兵加入烏東決戰,快速解決烏東重兵叢集,完成烏東2—3州的獨立目标?

如果這次突襲,是俄烏雙方都沒有預案的一次行動,那麼是誰在推動烏軍方前線指揮官發動此次打擊?其意圖是否是将烏東地區的水攪混,推動俄烏雙方朝全面戰争的深淵進一步下滑?結合目前某國開始慫恿各盟國向烏方提供蘇系主戰坦克的表态,其中的意味大家要細品細品。

最後,小寞再提醒一下某些人,海灣戰争中美帝照樣也被偷過家呢,還損失了好些人呢,不要選擇性遺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