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男人比女人多3000萬,女人比男人多3個億

男人比女人多3000萬,女人比男人多3個億

2020年的人口普查資料出爐後,全網再一次掀起了男女人數差的讨論潮。

根據官方資料,目前全中國,男性比女性多3490萬人,其中20~40歲的适婚年齡段内,性别比是108.9,男性比女性多1752萬人。

男人比女人多3000萬,女人比男人多3個億

根據這組資料,現在的男性結婚一定很困難,108個男人裡面最多100個結婚,激烈的競争會導緻男性在婚姻市場中處于絕對弱勢。

畢竟,誰都不想成為那8個人。

很多人持有此類觀點,但也有人反對。

因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似乎并沒有看到什麼剩男,倒是剩女現象非常突出。

商業付費婚戀網站上的資料也證明了這一觀點,這些網站的付費客戶大多都是女性,而且都是學曆收入較高的女性,付費的男性使用者數量遠遠少于女性使用者。

看起來,好像是女性嫁不掉啊。

适婚男性比女性多,但最後剩下來的卻是女性。

這兩個都是事實,也都是正确的,而且是有依據的。

今天給大家講講為什麼,再聊聊婚戀市場裡的三個事實情況,你沒有注意到的那種事實。

第一個事實。

在中國,雖然看起來男人比女人多了3000萬,但其實女人比男人多了3個億。

女人比男人多3個億這種說法,來源于中國有6億人月收入低于1000元。

假定其中一半是男人,假定另一半人完全沒有任何收入,全部靠男的養着。

這3億男的月收入也不超過2000元。

在座的各位小姑娘們,月入不超過2000元,無車無房無學曆,家住農村的男人,你們考慮嫁麼?

不給個天價彩禮,我覺得沒人會考慮嫁。

看似有3億男人,但是在婚姻市場裡他們是不存在的,等同于削除人籍。

丁仲禮院士當年曾發出靈魂提問,他問柴靜:“這就是一個根本的問題了,中國人是不是人”。

男人比女人多3000萬,女人比男人多3個億

在适齡女孩的眼裡,月入過低的男人,一律等于不存在。

是以雖然男人比女人多了3000萬,但女人卻比男人多了3個億。

這是對男多女少,但剩女現象突出的第一個解釋。

第二個事實對剩女現象的解釋也有幫助。

在高學曆領域,真的是男少女多。

目前的性别比達108,男性占總人群的52%,女性占總人群的48%。

而在義務教育階段,女性的入學占比,隻占47%,還少了1%。

但是在2020屆高校學生中,錄取的男女比卻出現了驚人的反差,全國範圍内女生占比達52%,男生占比48%,男女比完完全全的反了過來。

男人比女人多3000萬,女人比男人多3個億

在出生階段,108個男嬰對應100個女嬰。

但是在大一的新生裡,108個女生卻對應着100個男生。

這還是在國小的入學階段,女生占比更低的前提下發生的。

這種情況不止是在2020年才發生,實際上教育學家注意到這種現象已經十幾年了,大學錄取的女生數量遠超性别數量。

47%的女生拿掉了52%的錄取名額,53%的男生拿掉了48%的錄取名額,女性在聯考上的戰鬥力是男性的130%,明顯占優。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因為女生的身體發育和智力發育,都明顯高于同齡男生,大約高2~3歲的樣子。

尤其是國小階段,8歲女生甚至可以在體力上吊打同齡男生,甚至大2歲都能打一打,更别提智力了。

小升初階段和中考階段,女性淘汰了很多男性,擷取了更優質的學校資源。

這兩個階段的女性,在考試上的優勢極其明顯,稍微咨詢一個老師都知道這個情況。

青春期之後,男性的體力迅速增強,但是在智商和情商發育上,依然明顯落後于女性。

17歲的女孩子談吐和做事,思考問題已經很像一個大人了。

17歲的男孩子,做事毛毛躁躁,看起來就比玩泥巴的小屁孩強一點。

聯考階段,男性還是處于弱勢,隻不過智力落後的情況比前兩次考試好那麼一點。

男性要一直發育到20~23歲,智力才能追平和同齡女性的差距。

但此時聯考已經結束了。

另外,由于基因的不同,男性天生喜歡冒險和運動,天生喜歡調皮搗蛋,破壞秩序。

但現代文明的學校裡,一律都強調秩序,強調靜文化,強調記憶和背誦。

應試教育的一切,都天生合适愛靜的女孩。

光明日報還專門發了篇文章,将這種現象稱之為男孩危機。

男人比女人多3000萬,女人比男人多3個億

按中國的傳統觀點,女性一定要找一個比自己強的男性。

但是在具備大學學曆的人群裡,108個女性才對應100個男性。

多出來的8個大學女生,隻能嫁給沒有高中生甚至國中生。

如果不願意,那這個女生就隻能單着。

出生人口比108個男性對應100個女性,直接造成了天價彩禮現象,因為沒有男性願意被剩下。

而具備大學學曆的前提下,108個女性才對應100個男性,這也直接導緻了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出現了嫁人困難的情況。

北京市曾經做過一次調查,大齡未婚女青年裡,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是81.1%,而大齡未婚男青年裡,一半以上都是國中畢業。

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讓這些有高等學曆的剩女,嫁給沒上過大學的剩男。

但很明顯,絕大部分女性都不願意,甯可單身一輩子。

這還沒考慮有很多大學學曆男生願意娶高中學曆女生的情況。

你說,大學學曆的女生,這能不難嫁麼,肯定難啊。

都說大城市男少女多,其實指的是具備大學學曆的人裡,男少女多而已。

還有第三個事實。

那就是男性的智商天賦非常的極端化,遠不如女性的智商曲線平緩。

剛才我說了,在應試教育階段,同齡的女生吊打男生,戰鬥力明顯占優,直接導緻了大學女生數量長期過多,導緻畢業後的嫁人難情況。

但是應試教育裡還有一個情況,就是在中國最頂尖的9所大學,直接類比美國常青藤的九校聯盟,也就是所謂的C9學校裡,男生占比遠遠超過女生。

不是說占一點優勢,是占據恐怖的優勢。

這九所大學裡,隻有複旦大學男女比接近1比1,男生隻略微占優勢,其他的一個比一個恐怖。

北京大學的男女比常年為1.2~1.5比1。

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的男女比常年為1.5~2比1。

上交、哈工、西交,男女比常年為3~4:1。

中國科技大學最恐怖,常年為6~7比1。

整個985大學裡,總體來說,也是男生的數量明顯多于女生的數量,學校層級越高,男性的比例越多。

就連以文科見長的北京大學,男生的比例都遠大于女生,這很明顯也是異常現象。

在整體大學錄取人數裡,男生隻占比48%,明顯和出生比對不上去,人們對此解釋為女生大腦發育早,應試教育的死記硬背更适合女生等。

但是學校層級越高,男生的比例就越大,到了最頂級的清華北大,男生能直接比女生多20~50%,這很明顯更加異常。

教育學家對此沒有解釋。

我對此有自己的一點猜測,個人認為可能是因為在幾十億年的自然進化中,男性的基因裡天生就帶有不成功則成仁的極端因素。

男性的基因突變率,遠大于女性。

由于雌性負責生育,出于其生理特征和基因利益最大化政策,雌性隻會喜歡前10%的男性。

而雄性則不一樣了,由于承擔的生育成本很低,是以雄性會喜歡前90%的女性。

現代社會的婚姻制度,限制了這種本能,但基因帶來的很多東西并沒有辦法改變。

男性,拼了命都要讓自己成為前10%的人,隻有達到這個水準才能獲得交配權。

而女性,隻需要不成為最後那墊底的10%就可以了。

這些傾向性的競賽政策,從你剛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了。

從基因變異上,男性就很明顯的更加極端化,更具備賭性。

要變異,我們就變異的多一點。

不變異和變廢了是一個結局,都是個死,還不如賭一把。

今天那些在應試教育上表現不佳的男性,他們的基因突變方向未必就一無是處。

比如說有人突變的更适合低溫,有人突變的更擅長抵抗疾病,這些突變都不能反應在聯考成績和工作收入上。

基因這麼變異,隻是想賭一把,萬一大環境變了,它就成為最合适、最優質的基因了。

反正不變異也沒有交配權。

至于現代社會強行發明一夫一妻制,大幅減緩了男性之間競争性這件事,基因還沒收到組織的通知,依然按照幾十億年來的規則,讓男性進行大幅度的變異。

而女性就不一樣了,女性更講究保守,連基因突變都保守。

不需要變成最好的,但一定不能太差,隻要差不多就能獲得繁衍後代的權力。

如果沒有必要,進行極端化變異,是一種非常冒險且不值得的行為。

是以,在大學的入學人數中,女性占了優勢,但是在最頂尖的幾個學府中,男性卻反過來獲得了更大的優勢。

這就是男性極端化變異帶來的後果,要麼上天要麼入地。

而這種極端化變異還帶來一個後果,就是男性變異成最頂尖智力的機率,會遠大于女性。

清華和北大,并不是代表智商的終點。

有的人上清華北大,是因為寒窗苦讀終于湊夠了那麼多分。

而有的人上清華北大,純粹是因為找不到更好的大學了。

最能證明基因變異影響的,就是北大數學系。

數學系,是一個完完全全考驗個人天賦的地方,這地方起步資金隻需要一支筆和一堆草稿紙就可以了,你爹就算有一萬個億,也沒辦法幫到你什麼。

行就是行,不行就不行。

想得到就是想得到,想不到就是想不到。

所謂的數學高手,所謂的奧數冠軍,在真正的數學天才面前,連跪下的資格都沒有。

想在數學系崛起,完全靠基因變異,沒有任何辦法,所謂的個人努力,勤苦好學,在真正的天賦面前是那麼的廉價且一文不值。

有一個北大數學系的高材生,曾經說了一句很出名的話:“離開數院後,我逐漸意識到,其實我隻是個普通人~~之前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個sb”

其他領域的最頂尖人才,其實智商要求都差不多,隻不過很多領域的成材需要大量額外資源,比如說實體系,沒有頂尖實驗室你就很難成才,很多人不服,覺得自己有大佬導師帶自己也行,不像數學系天才能直接證明天賦重要性。

是以,數學家、實體學家,真正靠天賦走到人類極緻的那批人,男性明顯多于女性。

幾十億男人一起基因突變,冒着把自己變廢的風險,換來了那麼些天才。

這種情況導緻了幾千年的男權社會,無論是軍事鬥争還是政治鬥争,最頂尖的決鬥都是男性選手多。

而男權社會帶來了一個現象,就是女性普遍希望嫁給最優秀的男性,哪怕不是最頂尖的,也一定要比自己強。

這種基因變異政策會導緻最頂級男性很強,但也有一個後果,就是中低端層次,男性普遍比女性弱。

畢竟高強度變異是有代價的,你不能隻要好處,而不想付出代價。

在古代社會,這種代價是無所謂的,男性的死亡率太高了,變異失敗就失敗呗,反正不變異,就算不死,也沒有交配權,還是等于死。

但到了現代文明社會,由于存活率大幅增長,戰争沖突急劇降低,以及夫妻婚姻制度的執行,帶來了另外一個後果。

那就是最頂尖的,變異成功的那批男性,再優秀,也隻能有一個老婆。

但偏偏一大堆女性,依然按照自古以來的繁衍政策,盯着這批男的。

嫁不掉,就隻能退而求其次。

但下面的男的,普遍比女性略弱,但女性依然要求男性必須比自己強。

這就有沖突了。

是以,現代社會的婚戀市場上,出現了那麼多自相沖突的說法,但偏偏每一種說法,大家都覺得自己是正确的。

從總的人口比來說,108個男性對應100個女性,注定有8個男性找不到老婆。

從大學新生性别比來說,108個大學女生對應100個大學男生,注定有8個高學曆女性找不到老公。

從最頂尖的,985以上的大學性别比來說,男性又反過來遠超女性,帶來了男性就應該成為社會精英,并給家庭帶來高收入的錯覺。

但實際上,大多數男性,做不到。

甚至比女性弱,高學曆人數比女性少,也很正常。

讓每一個男孩子,都找到女孩子,這是不可能,因為女孩的數量不夠。

讓每一個受過高學曆教育的女孩子都找到一個同等學曆的男孩子,這也是不可能的,因為男孩的數量不夠。

最頂尖的那批人出現了性别逆轉,但人數太少,少的可憐,而且一夫一妻。

至于你處于什麼階層,是男是女,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婚配政策。

我不給建議,隻給出一個真實的中國情況,讓你不要一葉障目。

了解真實的婚戀市場情況,才能讓自己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婚戀政策,才能在目前一夫一妻制大環境下找到最優質的對象。

千山萬水總是情,給個“好看”行不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