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團在嘛?好喜歡中國華服,想入手一套,但又不太懂,可以給萌新一點防踩坑建議嘛!
好奇發問,追劇人傻傻分不清中日韓三國服裝,有什麼辦法快速識别嗎?
想給外國朋友科普中國的服飾,傳播中華文化,各民族服飾百花齊放、各有千秋,不知從哪入手……
華服是中華民族傳統服飾的簡稱。《左傳注疏》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源遠流長,數千年的積澱使得服飾文化博大精深。正所謂華夏有衣,襟帶天地。華服用其隐藏在針腳中的細膩、穿梭在織造裡的工藝、展現在紋飾上的造詣打破了時間的禁锢,傳承着千年的文化。作為中華民族曆史悠久的傳統服飾,華服所代表的不僅僅是單純的服飾體系,背後更是中華民族“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的展現。華服充分展現了古人“仁、義、禮、智、信”的道德内涵,更是純善純美的中國傳統服飾藝術的重要象征。華服是絲線錦繡,是光陰流轉,是血脈淵源,也是文化赓續,他與時俱進,既不受限于某一特定時期,也不拘泥于條框舊禮,而是兼收并蓄,保持創新,将美與文化、美與創新、美與時尚結合在一起。
華服用其獨特的方式為世界揭開了古老東方大國的神秘面紗,展示了中華民族連綿不斷5000年的美,讓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伴着時代跳動的脈搏在世界的舞台翩翩起舞。
中國青少年新媒體協會于2018年4月8日發起“中國華服日”的主要目的,即是号召鼓勵人們穿戴中華傳統民族服飾,走上街頭、走進網絡、走進生活,在切身體驗中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

近兩年越來越多的華服愛好者
将華服融入到自己的生活
穿着或清新飄逸或富貴華麗
或低調沉穩的華服走上街頭
與他們擦肩而過的你
是否有被驚豔到呢?
不論是小說中
對古代服飾的華麗的描寫
還是現實生活中
令人眼前一亮的華服愛好者們
想必都令螢幕前的你感到好奇吧!
今天的團團小課堂
團團就帶領大家一起走近中國華服
向左滑動檢視變裝
提到華服,那就不得不從最火爆的漢服說起。
大家對“漢服”的認識普遍停留在“一件衣裳”或“一類衣裳”的印象之中,但“漢服”的定位不應如此簡單。漢民族服裝應該定位于漢民族的現代民族服飾之上,不拘泥于服裝款式,還應包括穿戴搭配、生活氣息、禮儀場景、文化意義等一系列指導和規範。
孔府舊藏-藍湖绉麒麟補短衣
現階段比較常見的漢服之一唐襦裙裝,上為短襦、長衫,下為裙。唐代創造出的袒領也是現在比較受歡迎的一種樣式。
晉、唐、宋、明這四個朝代的服飾廣受華服愛好者的喜愛。它們形制各有千秋,晉制頗有俠客劍士之風,下衫多為單色長裙,寬松舒展;唐代多雍容華貴、下裙一般較長、一陣微風吹來有翩翩起舞之勢;宋代服飾修身适體,顔色多素淨淡雅,在日常穿比較輕便;明制多端莊大氣,馬面裙是明制經典代表(大袖披衫,長裙,帔)。
晉朝
唐朝
宋朝
明朝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看了這麼多漢服了,來欣賞欣賞其他少數民族的傳統服裝吧~
蒙古族
蒙古族作為傳統遊牧民族,他們的服飾具有濃郁的草原風格特色,以袍服為主,便于鞍馬騎乘,但因地區不同在式樣上有所差異。
滿族
旗裝也叫“旗服”,是滿族的傳統服飾,分為單、夾、皮、襖四種,男子女子皆可以穿,随着定居的生活方式占了主流,滿服向華麗寬大方向發展,融合了很多漢族的優點,也加入了階級的意味,注重服裝工藝,衣緣色彩多樣。而旗袍雖然借鑒了許多旗裝的元素,也受到西方文化元素的影響,進入民國後,與旗裝的發展更是成為了兩條線,但不可否認的是旗裝對現代旗袍、唐裝的影響是很大的。
回族
回族服飾的主要标志在頭部。男子們都喜愛戴白色的圓帽。回族婦女常戴蓋頭。回族老年婦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頭巾,夏季則戴白紗巾。青年婦女冬季戴紅、綠色或藍色頭巾,夏季戴紅、綠、黃等色的薄紗巾。
壯族
壯族婦女擅長紡織和刺繡,所織的壯布和壯錦,均以圖案精美和色彩豔麗著稱,還有風格别緻的“蠟染”也為人們所稱道。在服飾上男子顔色比較素淨,女子則多姿多彩,特别喜歡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絲線繡上花紋,人物、鳥獸、花卉,五花八門,色彩斑斓。
苗族
苗族服飾,苗語叫“嘔欠”,主要由童裝、便裝、盛裝組成。銀飾、苗繡、蠟染是苗族服飾的主要特色。
彜族
涼山不少地區四季冷涼,氣候變化不大,是以彜族服飾季節性不強,察爾瓦(披衫)常年皆着。彜族服飾的色彩較為豐富,款式變化多姿,并且以大量銀制品和刺繡裝飾。
現在我們提倡複興華服,不是以某一個朝代的具體樣式為依據做考古複原,而是基于對傳統民族服裝架構的保留,在現時代背景下,對華服進行再創造、再“發明”與再重構,對我們中華民族的曆史進行再發現與再接續。
今天是農曆三月初三
是屬于廣大華服愛好者的節日
“中國華服日”
本屆“中國華服日”
受疫情影響
遺憾未能與諸位同袍線下相見
但!
我們為大家
準備了一份聽覺大禮
中國青少年新媒體協會
與李玉剛合作推出
中國華服日主題曲《華夏》
誠邀共賞
源遠流長、多姿多彩的華服
搖曳在世界文化之林
如果恰巧你也喜歡華服
或是從此就愛上華服
不妨一起探索華服的世界
一起去和團團感受
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吧
編 輯丨文紫琳、陳 思、李文甯
校 對丨韓焱琳
校 審丨蘇美男、魏金宇
值班編委丨鐘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