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幾何E:電動車的安全 遠不止表面那麼簡單

新能源車帶來了更智能的出行體驗、更低的出行成本,但也帶來了新的安全隐患。

随着銷量的激增,消費者對于新能源車的安全問題也愈發關注。相較于燃油車,新能源車由于動力電池的存在,需要額外考慮底部電池包防剮蹭、防碰撞的需求,它的底部安全性顯得更為重要。

幾何E:電動車的安全 遠不止表面那麼簡單

是以,哪怕市場最主流的聲音還在關注電池續航長短、充電速度快慢等問題時,也千萬不要忘了安全才是一台新能源車的重中之重。

前不久,幾何E在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完成測試,成為業内首個通過純電動車底部防護試驗的車型并獲得A級認證。幾何汽車對于安全的重視程度、幾何E在車輛底部安全上的性能,都走在了行業的前面。

幾何E:電動車的安全 遠不止表面那麼簡單

為什麼底部碰撞防護如此重要?

以往聊到關于新能源車安全的話題,大家都會直接聯想到電池安全。确實,動力電池本身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台新能源車的安全性能。但我們不要抛開整體看局部,當動力電池放置到車身結構裡時,新能源車的底部安全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衆所周知,在電池技術尚未獲得革命性突破以前,動力電池組的體積、重量相對其他零部件占比較大。再考慮到空間、重心等因素,大多數車企都選擇将動力電池放置到車輛底部,在這種情況下,底部防護越好的車,就越容易保護動力電池。

幾何E:電動車的安全 遠不止表面那麼簡單

同時,根據中國道路交通事故調研資料顯示,撞擊低矮障礙物、尖銳障礙物,和路面剮蹭是造成汽車底部損傷的主要因素,而在此過程中所發生的碰撞,會直接造成底部電池包受損。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底部碰撞防護如此重要,為什麼以前少有廠商提及呢?

一方面是因為通常情況下,目前的汽車碰撞測試标準隻做正、側、後三個部位測試,小角度碰撞都少有涉及。如果隻為宣傳“五星安全”,完全可以不做底部碰撞測試,消費者既不知情,企業也無需發聲。

幾何E:電動車的安全 遠不止表面那麼簡單

另一方面,底部碰撞防護本身無法直覺地展示其性能,隻能依靠第三方進行測試并公布測試結果。好在,随着新能源車的份額逐年上升,已經有相關機構注意到底部安全對電動車的重要性。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于2021年底釋出的行業标準T/CSAE 244-2021《純電動乘用車底部抗碰撞能力要求及試驗方法》,該标準是全球首個衡量純電動乘用車底部防護性能的标準。中國汽研作為标準起草機關,也是目前國内唯一具有“純電動乘用車底部碰撞防護”等級認證資質的權威機構,該認證A級為最進階别。

幾何E:電動車的安全 遠不止表面那麼簡單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趙志偉,主持起草乘用車底部抗碰撞能力評價和動力電池“領跑者”等多項評價規程和标準

幾何E就是首款獲得中國汽研頒發的《純電動乘用車底部碰撞防護A級》001号證書的電動車。

幾何E獲得首個A級認證說明了什麼?

對于幾何品牌來說,安全不是要求,而是絕不退讓的底線。

是以,幾何汽車的安全開發部門由CMA超級母體與SEA浩瀚架構的開發團隊組成,稱得上是集團内部最為精英的部門之一。

幾何E:電動車的安全 遠不止表面那麼簡單

事實上,在幾何E研發之初,幾何安全部門就已經将底部碰撞防護放進了整合安全性能的研發之中。幾何經過事故調研、采用仿真模組化技術建構工況資料、還原實際場景試驗等等,逐漸積累了豐富的試驗案例,進而探索出了強化底部安全的解決方案。

在本次純電動乘用車底部碰撞測試中,幾何E在正面30km/h托底試驗與倒車5km/h托底試驗中電池包完好無異常,且在碰撞試驗後進行的30分鐘電池包浸泡防水測試中電池包無洩漏,檢測結果符合氣密性與IPX7浸水試驗标準,安全性能相當優異。

幾何E:電動車的安全 遠不止表面那麼簡單

那麼,幾何到底做了哪些“保護”,讓車輛底部堅若磐石呢?

可歸納為四個方面:

其一,電池包底部護甲設計:車身縱梁上加裝特殊材料制成的電池包底部防護梁,防止底部沖擊對電池包的損壞;

其二,機艙下護闆設計:整車前部下方加裝複合材料制成的防護闆,當底部剮蹭時,底護闆可以吸收沖擊,減緩對電池包的損傷;

其三,電池包IP67防水防塵設計,下殼體采用高強度鋼,并且殼體表面加特殊塗層,可有效防禦來自底部石子的沖擊;

其四:吉利4.0智慧工廠為幾何E帶來了超高标準的智能制造品質。

通過以上四個層面,幾何E才真正做到了無懼底部威脅。

幾何E:電動車的安全 遠不止表面那麼簡單

當然了,作為行業首款獲得《純電動乘用車底部碰撞防護A級》的車型,幾何E不隻是證明了幾何品牌對于安全的不妥協。如果可以引發更多的關注,倡導更多品牌、更多車型去完成這個測試,幾何E不但是為自身安全代言,也進一步推動了新能源市場的安全程序。

安全是選電動車最不能忽視的一環

很多人都說,智能電動車的發展就像是智能手機的發展一樣,未來電動車可能會變成一個數位産品。我們不再關注它的機械素質,而是專心研究其智能化科技。

但事實上,汽車作為大宗商品無論任何時刻,都不能丢掉穩定、可靠、安全的基本要素。哪怕是造車新勢力通過激進的宣傳和造勢,用算法優勢搶占自動駕駛作為新的賽道時,我們普通消費者也不能忘記一些本應被足夠重視的部分。

安全在任何時候都是底線,哪怕是智能電動車時代的來臨。

同時,随着汽車革命性時代的臨近,汽車的形态和布局未來可能會發生改變,諸多的概念車已經在告訴我們,汽車可能面臨被發明以來最大程度的變革。

在這樣的趨勢下,市場應該更加歡迎、擁抱類似幾何這樣的汽車品牌。畢竟,在油車時代我相信很多人對托底概念的了解無非是油底殼、變速箱等部件受損,而這些部件并不會直接引發嚴重安全問題,但電動車不同。

那麼,未來新的汽車形态下還會新增哪些安全問題?這需要越來越多的“幾何”參與其中,發現問題且解決問題。

幾何E:電動車的安全 遠不止表面那麼簡單

是以,幾何E獲得《純電動乘用車底部碰撞防護A級》還告訴我們,真正注重安全的品牌,會讓普通消費者可以關注到更多憑借我們以往經驗無法判斷、難以察覺到的“新安全問題”。在這一點上,幾何的安全團隊是具有前瞻性的。

(注:車輛外觀以實際發售車型為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