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集創北方打響虎年驅動IC漲價“第一槍”

在2021年8月以後已經逐漸回歸正常的LED顯示驅動IC再迎漲價。

3月30日,LED顯示産業鍊圈内忽然傳出顯示驅動IC大廠集創北方的漲價通知。高工LED注意到,在多位LED顯示産業鍊人士的朋友圈也都貼出了這份漲價函。

集創北方打響虎年驅動IC漲價“第一槍”
集創北方打響虎年驅動IC漲價“第一槍”

這份落款日期為2022年3月29日的産品聯絡函顯示,集創北方所有LED顯示驅動産品含稅價格在現行價格基礎上上調5%-20%,價格調整自4月1日起正式執行。

集創北方打響虎年驅動IC漲價“第一槍”

集創北方在這份調價函上給出的理由是上遊晶圓價格在2022年Q1和Q2持續上漲。同時集創北方還表示未來也将根據市場的動态變化随行就市持續調整産品價格。

高工LED已經從多家顯示屏廠商處确認了這份漲價函的真實性。

“去年下遊LED顯示應用市場旺盛,驅動IC廠商出貨不斷攀升,這也意味着對晶圓的大量需求。”有産業鍊人士告訴高工LED,雖然去年各大晶圓廠商已經開始擴産,但産能還未完全釋放,同時大部分産能都用在了高毛利的品類上,LED顯示驅動IC廠的晶圓供應就顯得吃緊。

有顯示屏企業高層認為,其他驅動IC廠商極大可能會跟進漲價。

市場回報的消息顯示,已經有顯示屏企業開始加大采購量囤貨。

晶圓先漲?

事實上,晶圓供應緊張在1月就已經初見端倪。

瑞薩電子此前就宣布,2022年1月1日起全線産品價格調漲10%,其中就包括了瑞薩新收購的Dialog 産品。漲價原因主要是前端(晶圓)、後端、測試和封裝以及原材料的産能限制,導緻供應商大幅增加了成本。

目前,國内LED顯示驅動IC的晶圓供應主要依靠于中國台灣地區的幾家晶圓代工廠産能。

而從市場傳來的資訊顯示,包括台積電、聯電、力積電、世界先進等中國台灣地區晶圓代工廠在2022年都已經或者有了漲價的計劃。

其中台積電計劃将部分8英寸和12英寸制程價格上調10%-20%。聯電在1月對長約大客戶漲價8%-12%,同時對22nm和28nm漲價。3月聯電又上調全品項晶圓代工價格5%-10%.

同時有業界預估聯電将逐季度調價。

力積電、世界先進也被爆出一季度漲價10%,同時每半年調整一次報價。

在産能緊張的情況下,晶圓代工廠也更願意将産能配置設定給利潤高的品類,而LED顯示驅動IC明顯不在此列。

有半導體企業人士解釋說,晶圓代工廠一般是以光刻次數來定價,光刻次數越多,則價格越高。而國内LED驅動IC所用晶圓一般光次數僅為十幾次到二十次,而一些高毛利的産品晶圓光刻次數可達40次-60次。

此前爆發的俄烏戰争也對半導體市場有一定的沖擊。

有資料顯示,烏克蘭供應着全球約70%的氖氣,而俄羅斯又是钯的主要出産國之一,是以光刻氣體和钯金屬等半導體材料供應問題或凸顯。光刻氣體是光刻機産生雷射的光源,而氖氣是光刻氣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很難被取代。

雖然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各大晶圓代工廠已經開始大規模擴産,但這部分産能釋放的節點大機率在2022年下半年。但下半年同時也是下遊市場的出貨旺季,産能仍有可能不能完全滿足需求。

屏廠跟進?

回顧從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LED驅動IC經曆了幾輪瘋漲。多家驅動IC廠商也數次調價,價格較低位時上漲數倍之多。

最瘋狂時,甚至有部分保費的顯示屏也被回收拆解其驅動IC重新投入市場管道之中。

驅動IC等原材料價格的猛漲也帶動了LED顯示屏廠商在2021數次調價。

直到2021年三季度尤其是8月以後,下遊市場增長趨緩後,這一波原材料漲價才漸趨平緩。

有顯示屏企業表示,2021 年三季度開始,原材料價格都在回歸,目前到2021年底和2022年1月已經基本上恢複到了正常水準。

但從2月下旬以來,原材料再現漲價苗頭,再到此次集創北方調價。新一波漲價潮是否再次來襲?

洲明科技董秘祝郁文在3月24日接待機構投資者時表示,2022年初,個别原材料出現洽談漲價的苗頭, 但占比很小,對整體成本影響不大。供應鍊端的壓力已經得到充分的釋放,預計未來整個産業鍊還是會回歸到每年降本 20-30%的長期規律上來。

高工LED從市場多方調研了解的資訊顯示,目前顯示屏大廠普遍與驅動IC廠有長期協定,供應較為正常。即使漲價,漲幅也較小廠低。

利亞德此前透露,已經跟供應商簽訂了供貨協定,保證到2022 年底前驅動 IC 供貨量的穩定。

但未來顯示驅動IC如進一步漲價,中小顯示屏企業将面臨供貨和漲價的雙重沖擊。但這也是顯示屏大廠們繼續提升市場占有率的良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