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居》:顧老太太臨終前的那段遺言,直接害了顧家祖孫三代人

顧老太太去世的前一晚,是女兒顧士蓮拖着病體來守的夜,那晚本該由她大哥顧士海守夜,但顧士海一到關鍵時刻就裝病,顧士蓮是不大願意來守夜的,隻是不能總是讓蘇望娣一個人勞累。

老娘生病,做兒女的一夜不陪是說不過去的,顧士蓮的冷漠,倒不是因為她不孝順,而是早已被母親寒了心, 母親這些年的所作所為,在顧士蓮心裡積下了很多怨氣,母女間的攤牌,老太太句句涼薄。

顧老太太說蘇望娣是勞碌命,是在為自己的大兒子開脫,老太太病倒後,一直是顧士宏和蘇望娣輪流看護,蘇望娣還有孫子要照顧,想讓顧士海替換一下,他立馬裝病,躺在床上哼哼唧唧,這是他一貫的作風。

蘇望娣為顧家老小操心了一輩子,到頭來隻有同是女人的顧士蓮心疼過她,而顧家的男人,一個賽一個的冷漠涼薄,老太太一直都很偏心自己的兒子,兒媳是外人,哪怕是累死,她都不會心疼半分。

顧士蓮看不慣母親替顧士海幫腔,說道:“啥叫勞碌命,有誰是天生的勞碌命?你幫兒子也不要幫得太明顯”,老太太理直氣壯地說:“夫妻都是配好的,你再看不慣,人家也過了幾十年了,天底下哪有絕對公平的事,夫妻間的事,講不清的,我老太婆反正不管!”。

《心居》:顧老太太臨終前的那段遺言,直接害了顧家祖孫三代人

其實老太太不是不管夫妻間的事,也不是能夠容忍不公平,她所謂的不管,是有原則的,凡是有利于她兒子的,她就裝聾作啞,看着兒子占便宜。凡是損壞她兒子利益的,她就站出來主持公道。

這些年,她就是用這一招,對付顧家的幾個媳婦的,如蘇望娣,馮曉琴,她把别人當做小偷強盜,始終不把外姓人當做一家人,蘇望娣為顧家老小操勞一輩子,顧老太太看不起她那一副小家子氣,馮曉琴起早貪黑照顧一大家子人,顧老太太一直想趕走她,老太太也是用這一招對付自己的女兒的,在她心裡,隻有顧家的男丁才是最重要的。

當年顧士海一家被下放做知青,顧盺還小,就留在姑姑家讓顧士蓮帶着,相比傻乎乎的顧磊和不近人情的顧清俞,顧士蓮更疼愛顧昕這個聰明伶俐又可憐兮兮的小侄子,她每天把顧盺帶在自己身邊,把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給他。

顧士蓮沒有孩子,在她心裡,她把顧盺當做自己的兒子對待,就連與高暢新婚燕爾,她都把丈夫趕出去,心肝寶貝般地摟着顧盺睡,她并沒有指望顧盺能夠回報她什麼,但心裡還是希望這份付出能夠換來顧盺的感恩。

當時顧士蓮家是三兄妹中過得最好的,顧士海兩口子從鄉下回來後,沒有房子住,顧士蓮把自己一套兩房間的房子讓給哥哥住,鬥米養恩,升米養仇,鄰居們都勸她不要這樣做,而那最親的母親,一言不發,選擇預設。

而現在,母親卻反過來指責這個為顧家付出最多的女兒自私,說顧士蓮太較真了,差不多叫有原則,過了頭叫十三點(上海方言,指不明事理,傻裡傻氣),顧士蓮就是十三點,做人不要太自私,顧老太太不承認她偏向自己的兒子,更是不承認自己有什麼錯。

《心居》:顧老太太臨終前的那段遺言,直接害了顧家祖孫三代人

顧士蓮當年給顧士海的那套房子,是好地段,雖然不大,但是放到現在,至少也是幾百萬,當年顧士海家條件不好,顧士蓮給他們住,是自己厚道,而顧士海卻理所當然地接受,沒有半點不自在。

顧士海家條件越來越好,顧盺考上了名牌大學,娶了富家千金,他們沒有想着回報顧士蓮,這可以了解,那時顧士蓮日子過得下去,也不需要誰幫助,但後來顧士蓮患了癌症,房子賣了給女兒出國用,新的房子被追着催債時,問顧士海借錢,顧士海以家裡沒有閑錢拒絕了。

顧士海家是有錢的,在銀行裡存着,但是他覺得把錢取出來利息就沒有了,不劃算,而後來顧士蓮去治病,手裡并沒有錢,她甚至想就這樣拖死自己算了,家裡人人都把自己的錢拿出來給她治病,就連一直被當做外人的馮曉琴都拿出五萬,并不指望姑姑還。

而自己的親哥哥顧士海一家沒有任何表示,顧盺提了點水果來看姑姑,還是被顧清俞逼急了,才拿出兩萬,還覺得肉疼極了,顧盺來陪了一晚床,不情不願,都不願意和姑姑說話,顧士海還來找妹妹吵了一架。

這些事情老太太都看在眼裡,面對女兒遭受的不公,她一言不發,而面對女兒的怨氣,她卻指責女兒做人太過自私,太過較真,老太太的宗旨就是“劫女濟兒”,兒子過不下去了,女兒割自己的肉養活哥哥,看得下去,但女兒隻是得癌症,過不下去時,兒子不幫,她卻不願意站出來說句話。

《心居》:顧老太太臨終前的那段遺言,直接害了顧家祖孫三代人

老太太一輩子最擅長捯漿糊,關鍵時刻先撇清自己,萬事都以自己好為主,是以當兒女在飯桌上争得面紅耳赤時,她裝作聽不見,而當顧士蓮說“媽有錢,我問媽要”時,老太太立馬否認道“我沒錢”,老太太告訴顧士蓮:

當爹媽的,又是那種年月,想的就是兒女都能過下去。一個吃肉,一個哪怕啃骨頭,隻要有口飯吃,也就看得下去了。要是有人餓肚皮,就不一樣了。這時候一個子女跳出來做好事,碗裡的肉分一半給另一個。爹媽曉得不公平,但也沒辦法,總希望每個人都能活下去。有飯大家吃。

你對我有怨氣,我也曉得。可你話都說出口了,我攔在前面,阿海肯定要怨死我,他那個人,平常不聲不響,真發起犟脾氣來是吓人的。你房子讓給他,是你做妹妹的情分,再說你那時條件也蠻好,就算後來生病,底子擺在那裡,總歸也不會過不下去。

你老娘也是人,精力有限,怕你們過不下去,怕你們互相吵,也怕你們跟我吵。年紀越上去,越是懶,我要是四十歲,那就是另一碼事了。你爸又老早沒了,我勞保工資也不多,心裡沒底,我将來是靠在你們身上的,你們太平,我就太平。你懂吧?

老太太到死都在替自己開脫,也在替自己的大兒子開脫,她讓自己那苦命的女兒為她這輩子的偏心買了單,直到離開前都沒有設身處地地為自己的女兒想過,三個兒女,過得最慘的是顧士蓮,最應該被牽挂的,也是顧士蓮。

《心居》:顧老太太臨終前的那段遺言,直接害了顧家祖孫三代人

顧士海有名牌大學畢業且考上公務員的兒子,還有了孫子,身體健康,生活不成問題,顧士宏雖然老年喪子,但是還有一個能幹的女兒,還有孫子,隻有顧士蓮,身體垮了,沒有兒女陪在身邊,朵朵在國外,還是領養的,往後日子最艱難的是顧士蓮。

但是老太太臨終前最牽挂的,卻是幾乎沒有在她面前盡過孝的大兒子顧士海,她的最後一句話是讓顧士蓮告訴兩個哥哥:

告訴阿海,做人開心點,自己不開心,旁邊人看着也難受。阿宏不要學他爸爸,一本正經面面俱到,忒辛苦,也沒意思。三個子女各有各好,手指頭伸出來還有長短呢,老娘這把年紀了,腦子也糊塗了,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你們多擔當。

老太太前兩句對兒子的囑咐是真心的,後一句“多擔當”,大部分是對這個女兒說的,老太太到死,都在偏心自己的兒子。

顧家人從表面上看,都是光鮮亮麗的,兒孫都成才,但仔細一看顧家的家庭結構,發現這個家其實很“畸形”,男人普遍懦弱薄情,女人普遍強勢操心。

顧家有個習慣,每周六要聚一次餐,一大家子十幾口人,來陪老太太吃一頓飯,按理說顧士海是老大,老太太應該跟着大兒子過,但是她一直都跟着小兒子顧士宏過,這根本原因無非是顧士宏老實,習慣了吃虧,好欺負。

《心居》:顧老太太臨終前的那段遺言,直接害了顧家祖孫三代人

顧士蓮是女兒,不養老情有可原,但是每次來都是各種禮品吃食拿着來,從來不空手上門,而顧士海一家就不一樣了,不管老人不說,連每次來吃飯都是白吃白喝,吃完拍拍屁股就走,還不忘說些風涼話。

顧士海不是隻對自己的兄弟姐妹薄情,對自己的妻子兒女更是薄情,蘇望娣嫁給顧士海幾十年,家裡所有大事小事都是她一個人操心,顧士海一直是個大爺,就是腳下的鍋絆到腳了,他都不會伸手扶一把。

蘇望娣這輩子嫁給顧士海,算是沒有了指望,她唯一的希望,就是把兒子培養成才,男人靠不上,那就等到将來享兒子的福,殊不知顧家男人的涼薄,是遺傳的,顧盺比顧士海還要讓人失望。

他雖然考上了好大學,成為了公務員,娶了高官的女兒,但是蘇望娣絲毫沒有沾到兒子的光,還一直倒貼着為兒子付出,把老房子賣了給顧盺買婚房,生了孩子後日日夜夜幫着帶孩子,沒有個停下來的時間。

顧盺面對自己的兒子妻子,一臉冷漠,自從葛玥父親出事後,顧盺更加肆無忌憚,糾纏前女友,出軌馮茜茜,葛玥每每貼上去,都會被顧盺一把推開,動不動就對葛玥發火,連蘇望娣都看不慣顧盺的所作所為,常常和葛玥說道:顧家男人的傳統,死樣活氣,反過來要女人哄。

顧士海與蘇望娣這輩子,是冰火兩重天,家裡的氛圍,要麼是冷到冰,要麼就是吵到發燙。中和互補那些,是不相幹的。顧盺與葛玥那一對,也是别扭,顧士海也看出顧盺并不愛葛玥,但也選擇漠視,他從來都隻關心自己,兄弟姐妹,妻子兒女,統統都可以不管。

《心居》:顧老太太臨終前的那段遺言,直接害了顧家祖孫三代人

顧家男人,顧士海顧盺這樣涼薄的另一面,就是懦弱,顧士宏看起來是善良,其實骨子裡透露着懦弱,任憑别人怎麼拿捏他,他都不會反抗,哥哥一直把老母親讓他管着,他就一直管着,馮曉琴要讓家人住進來,他也不會拒絕。

顧士宏這樣的善良,是很難得的,但這樣沒有底線的善良,在生活中太容易吃虧,家裡若不是有個強勢的顧清俞,一直提供經濟幫助,幫他壓着那些想着揩油的人,顧士宏一定會吃更多的虧,甚至會把老本都虧了。

顧士宏好歹還是個老師,但同樣懦弱善良的顧磊,沒有能力沒有學曆,這樣的人,若沒有一個像顧清俞這樣的姐姐幫助,會死得更早,顧清俞曾經評價過顧磊,說他像隻小白兔,放到一個地方,都不會咬别人一口,而事實上,顧磊這個小白兔不但不會咬人,放到外面,還會被人連血帶肉都吃了。

顧家最強勢最優秀的兩個女人,一個是顧士蓮,一個是顧清俞,顧士蓮年輕時候是個女強人,無論是工作上還是家庭裡,都是一把好手,但是這樣強勢的女人,往往好心辦壞事,用自己半身家當,把親人換成仇人,最後自己落得一個裡外不是人的境地。

顧清俞也和姑姑一樣優秀,但是她的控制欲比姑姑還要強,因為她過強的控制欲,導緻自己的弟弟顧磊,被自己的過度操心間接害死,顧清俞和姑姑一樣,即便已經獨立了,卻還總是操心自己的娘家人。

《心居》:顧老太太臨終前的那段遺言,直接害了顧家祖孫三代人

顧家男女這樣的性格,都是重男輕女家庭養成的病态性格,男人普遍被寵着偏心着養大,導緻他們要麼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對誰都不管不顧,隻想着自己,要麼形成懦弱膽小的性格,面對社會沒有反擊能力,什麼都隻能自己扛着,而且還扛不住。

而女人在這樣的環境下,總想着要證明自己比男人更強,于是奮發圖強,但始終都越不過原生家庭帶來的陰影,即便已經變得強大了,還總是想着要證明自己的強大,而她們證明的方式,就是不斷地插手家裡的事情,結果要麼是費力不讨好,要麼是造成悲劇。

顧家幾代人,雖然表面看起來越來越有出息了,但其實是在不斷走向衰敗,顧清俞和顧盺那一代,都是名牌大學生,但心理都是畸形的,顧盺太過自私,為了自己的私欲,不惜傷害愛自己的人,不惜犯罪讨好情人,最後害的自己坐牢,把前程毀了。

而顧清俞因為強勢的性格,總是喜歡掌控對方的生活,和初戀情人施源結婚後,顧清俞雖然愛他,但是因為性格問題,無法以正常的方式去愛一個人,她掌控欲太強,總是喜歡插手丈夫的事情,會在卧室安裝監控監控丈夫,會在丈夫工作的地方訂位子盯着他。

殊不知人與人之間,即便是夫妻之間,也需要有一定的界限感,需要有自己的秘密,顧清俞過度的掌控欲,導緻她總是看到施源狼狽的一面,結果初戀夢碎,兩個人的婚姻走向了悲劇,顧清俞因為性格問題,錯失了自己的幸福。

《心居》:顧老太太臨終前的那段遺言,直接害了顧家祖孫三代人

而這一切的源頭,都是那個重男輕女的老太太一手造成的,俗話說娶一個好女人造福三代人,娶一個壞女人毀掉三代人,顧家人的悲哀,就是源于顧老太太這個自私偏心的女人,她毀掉的不止三代人,子孫後代,都為她那畸形的教育方式買了單,這樣的女人,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是災難。

關于好女人,《人世間》的周秉昆這樣說過:有一類女人似乎是上帝差遣到民間的天使,隻要她們與哪一戶人家發生了親密關系,那戶人家便蓬荜生輝,大人孩子的心情也會好起來。她們不一定是開心果,但起碼是一柱不容易滅的提神香。

顧老太太就是這類女人的反義詞,人家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而顧家的不和平,大多數時候是因為有這個老太太的存在,顧磊剛死,她就要“去母留子”,馮曉琴為了将來日夜奔波,她劈頭蓋臉就怪人家不給她做飯,像這樣的老人,永遠隻想着自己,是兒女的悲哀。

最後願所有父母都能公平對待子女,不要重男輕女,要知道,事不患寡,患不均,不公平,是一切怨恨的源頭,記住《知否》中的那句話:兒女衆多的人家,父母最要一碗水端平才能家宅甯靜,雖說姐妹之間要互相謙讓,但也是今日這個讓,明日那個讓的,沒得道理隻叫一頭讓的,日子長了,父女姊妹免不了生出些嫌隙來。

《心居》:顧老太太臨終前的那段遺言,直接害了顧家祖孫三代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