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孤獨症日|來自星星的孩子-帶你了解孤獨症兒童的世界

世界孤獨症日|來自星星的孩子-帶你了解孤獨症兒童的世界

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孤獨症日。孤獨症,這個往往在影視劇或者報紙上見到的疾病,對我們普通大衆來說,顯得即熟悉又遙遠。

孤獨症,也叫“自閉症”。實際上,孤獨症的患病率非常高,最新的國際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孤獨症的患病率達到1-2‰之高,也就是說,每1000個孩子之中,就有1個以上的孩子患有孤獨症。

而随着社會的發展,以及大衆對醫學常識的普及,就診率的提高,據統計,我們近年來孤獨症人數已經超過1000萬人,其中12歲以下的兒童就有200萬人。

這200萬孤獨症兒童的背後,是200萬對背負着精神壓力的父母,他們日複一日地往返在家庭和孤獨症康複治療機構之間,就為了能夠讓孩子能夠盡早恢複,希望能夠給他們一個平凡的人生。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這樣一群“來自星星的孩子”。

一、什麼是孤獨症

1943年,一名美國兒童精神科的醫生-利奧·肯納,發現了11名特殊的兒童病人,他們極端的孤僻,對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人都不感興趣,也不能與他們發展任何關系。他們的言語能力發育很慢,總是重複說一些沒有意義的話,叫他們的名字沒有反應,也不會用語言和别人交流。他們的身體顯得很笨拙,玩的遊戲都是那些單調、重複的遊戲,非常喜歡數字、字母、音符和旋轉圓形物品等遊戲。同時,他們非常讨厭改變環境,他們有超強的記憶力和超出常人的音樂能力。

利奧·肯納醫生感覺這11名兒童的表現,非常像精神分裂症的表現,但是又不完全相同。于是他把這種疾病命名為“早發性嬰兒孤獨症”,并發表了相關的論文研究。

但當時的醫學界對這個發現并不重視,這和發現的孤獨症兒童病例太少有關,同時也猜測“孤獨症”是否是精神分裂症的兒童時期的表現,也有精神病學專家認為孤獨症可能和父母的養育方式有關。

直到1968年,英國兒童精神病學家-邁克爾·路特,通過大量的研究,提煉出了“孤獨症”的四個基本特點:

1、缺少對社會的興趣和責任心,對社交和溝通表現得異常冷漠或奇怪。

2、語言發育慢,甚至受損。

3、有很多奇怪的動作和行為,主要表現為非常局限的興趣愛好,喜歡高度重複性的遊戲或行為

4、在30個月以前發病。

邁克爾·路特的研究,徹底明确了孤獨症與精神分裂症的差別,确定了“孤獨症”是一個單獨存在的疾病,不是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表現。

同時,邁克爾·路特對“同卵雙生”和“異卵雙生”的雙胞胎的研究發現,“孤獨症”的發病和父母的養育方式沒有關系,“孤獨症”就是一個兒童早期發育異常導緻的疾病。

那麼,孤獨症兒童主要表現為哪些表現那,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地了解一下。

二、孤獨症兒童的表現

根據現代醫學研究和症狀标準,以及《國際疾病分類标準(第10版)》的規定,常見的孤獨症兒童主要有以下常見的表現:

(這裡要注意,孤獨症的診斷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包括問診、生活問卷、心理測試、排除診斷等等,必須經過專業的兒童精神科醫生進行确診。同時孤獨症的起病大多在3歲以内。)

1、他們對集體性質的遊戲缺乏興趣,比如躲貓貓、過家家等等,他們常給人孤獨的感覺,不能對集體活動的歡樂産生感情上的共鳴。

2、他們缺乏與别人進行交往的技巧,很難和同齡人建立朋友、夥伴關系,隻能簡單地表現為以拉人、推人、摟抱作為與同伴的交往方式。

3、他們往往喜歡自娛自樂,周圍的環境很難影響到他們,包括父母在不在場,都對他們沒有什麼影響和反應。

4、他們不會運用眼神交流,也很少和人對視,同時也很少用面部表情、手勢、姿勢與别人交流。

5、他們不會做“過家家”、“角色扮演”(比如扮演警察、醫生)等扮演性的和模仿社會性的遊戲。

6、當他們身體不舒服,或者不高興的時候,他們不會去尋求安慰和同情;他們也不會對别人的身體不舒服或不高興表示關心和安慰。

7、他們的語言能力發育緩慢,甚至不會使用語言表達,也不會用手勢、模仿等方式與别人溝通。

8、長期之後,他們的語言了解能力明顯受到損害,常常聽不懂别人的意思,也不會表達自己的需要和痛苦。同時很少向别人提問,對别人的話也沒有什麼反應。

9、他們學習語言的能力很差,但卻常常模仿一些毫無意義的言語、聲調、單字等等。

10、他們經常重複發出與周圍環境毫無關系的詞句,甚至不時發出怪聲。

11、有些孤獨症兒童能夠掌握一定的言語能力,但是卻不主動與人交談,也不會與别人持續交談,或者簡單地對答。

12、他們語言的聲調、發音、說話速度、說話節奏等等方面非常怪異,給人一種刻闆、單調、蒼白的感覺。

13、他們的興趣愛好非常局限,常常專注于某種重複的模式,比如旋轉的電扇、某個單調的廣告詞等等。

14、有時他們會表現的過度活動,來回走動、奔跑、轉圈等等。

15、一旦讓他們停止這些刻闆重複的動作或者姿勢,他們就會表現出明顯的煩躁不安,甚至發怒尖叫。

16、有時他們會表現為極度的依戀某些氣味、物品或玩具的一部分,并感到非常滿足。

17、他們有時會表現為強迫性地做一些特殊的,但毫無意義的動作或活動。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個孤獨症兒童都存在所有這些表現,但大多數情況下,會表現為大部分行為。

當然,最終的診斷要經過兒童精神科醫生的診斷。

我們要做的就是,如果發現或懷疑孩子有些異常,應該及時地到兒童精神科門診就診。因為孤獨症兒童越早發現,進行治療,康複效果就越好。

以上就是本期的内容,如果您喜歡的話,請點選一下關注,這樣您就能及時收到我分享的更多心理學知識。感謝您的支援和鼓勵。

本文由“輕松心理”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世界孤獨症日|來自星星的孩子-帶你了解孤獨症兒童的世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