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品牌“談夢想”到極湃“動真格”,廣汽本田鄭衡為何越來越務虛?

坦白說,圍觀完廣汽本田全新電動品牌極湃的釋出會,令人印象最深不是極湃那毫無創新的名字,也不是極湃1那油改電的車型,而是廣汽本田執行副總經理鄭衡一遍遍重複的三個字:動真格,動真格,動真格。

從品牌“談夢想”到極湃“動真格”,廣汽本田鄭衡為何越來越務虛?

具體如何動真格的呢?在他的發言裡,原話是這樣的:

研發無界,由你的需求定義,共同探尋極緻純電駕趣。極湃,這次是動真格的!

制造無界,由你的想法決定,讓客戶不再做單項選擇題。極湃,這次是動真格的!

管道無界,由你的觸點延伸,優勢整合現有管道資源與全新模式。極湃,這次是動真格的!

智慧服務體驗無界,由你的興趣連接配接,實作從“服務顧客”到“智慧夥伴”轉變。極湃,這次是動真格的!

真的是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從品牌“談夢想”到極湃“動真格”,廣汽本田鄭衡為何越來越務虛?

當汽車産業大變革已經到來時,當中國已成全球最大汽車消費市場時,各車企都在進行中國本土化研發,各車企都在進行銷售管道建立立設,各車企都在進行數字化服務建構,此時的極湃才來動真格,難道是廣汽本田之前一直聲稱的電動化戰略都是在陪着大家玩耍?

合着鄭衡的自信心已經爆棚,即使極湃現在動真格也能站在電動時代的頂端呗。這是誰給的勇氣?梁靜茹嗎?

好,抛開這些有的沒的東西,就盯住極湃本身,就能證明鄭衡的“動真格”不是放大話了嗎?真不一定。

其一,極湃這個名字,怎麼聽都像是“極”字輩的小弟。目前,電動品牌中已經有極星、極狐、極氪,且都是各自企業的高端電動品牌,可極湃呢,廣汽本田甚至都不敢說自己是高端電動品牌,鄭衡的動真格又何說起呢。

從品牌“談夢想”到極湃“動真格”,廣汽本田鄭衡為何越來越務虛?

其二,從極湃1這款車來看,基本可以了解為純電動版本的缤智,亦或是沒有懸挂本田标的VE-1的疊代車型,這一點,從電池形狀、整車布置、車身比例都能夠看出來。

這也難怪,畢竟鄭衡自己也已經承認了,廣汽本田專為電動車建設的電動化工廠,得到2024年才能建成投産。也就是說,廣汽本田真正意義上的純正電動車産品,是要等到2024年才能與消費者見面了。可這兩年的空窗期呢,極湃隻能拿出自認為有足夠競争力的電動車參與競争,這也是極湃1不得不出現在世人面前的主要原因。

從品牌“談夢想”到極湃“動真格”,廣汽本田鄭衡為何越來越務虛?

是以說,當對極湃本身進行一番全面理性地剖析後,就能看出鄭衡的動真格,其實真的經不起推敲。

這已經不是鄭衡第一次搞如此虛無缥缈的論調了。

2014年7月,剛剛擔任廣汽豐田副總經理一年的鄭衡被調任廣汽本田任副總經理,主管銷售。而後一切似乎順理成章,2016年6月,鄭衡接替郁俊出任廣汽本田執行副總經理,成為廣汽本田中方團隊中真正意義上的一号人物。

從品牌“談夢想”到極湃“動真格”,廣汽本田鄭衡為何越來越務虛?

上任之後,鄭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推出廣汽本田的全新品牌口号——“讓夢,走得更遠”。他說:“廣汽本田關注每個個體,認為每個人的夢想都是獨一無二且無比珍貴的。承載着顧客、合作夥伴和員工的喜悅與夢想,廣汽本田希望成為更多人的‘夢想同行者’。”

彼時就有聲音感覺到奇怪,作為廣汽本田的執行副總經理,他掌舵着本田在中國發展的命脈之一,但他不直接談市場,卻執着于談夢想。但現實讓鄭衡狠狠漲了臉,即使很多人都不明白鄭衡的那個夢想到底是想要什麼。但他想确實通過追逐夢想把車賣了。這也正是為什麼眼下鄭衡有驕傲的資本。

從品牌“談夢想”到極湃“動真格”,廣汽本田鄭衡為何越來越務虛?

可是,對于廣汽本田近年來不斷重新整理的銷量成績,業内并不認為是鄭衡的功勞,“時至今日,很難講,到底是廣汽本田成就了鄭衡,還是鄭衡推動了廣汽本田在中國的發展。但我們更偏向于認同:鄭衡能夠走到今天,更多的是得益于本田産品在中國市場根深蒂固的優勢,如果沒有本田産品昔日的輝煌根基,鄭衡可能很難走得這麼遠。”

然而,即使有不同的聲音,鄭衡還是在廣汽本田執行副總的位置上待了近6年時間,這在合資企業裡是不多見的。

鄭衡不是沒有出現的壓力。

2018年,中國車市開始變革,高端化、電動化日漸興起,廣汽本田雖然有基本盤支撐,但前景越來越不被看好。在這一年,鄭衡動用了兩個招數:啟動電動化元年;實行本田、讴歌和理念三品牌戰略,主打主流量産市場、豪華車市場以及新能源市場。

從品牌“談夢想”到極湃“動真格”,廣汽本田鄭衡為何越來越務虛?

可事與願違,如今的廣汽本田,讴歌已經傳出退市的消息,理念VE-1銷量不振,在極湃品牌釋出後,理念大機率會被抛棄。也就是說,在極湃獲得市場認可之前,鄭衡依然隻能靠本田車型支撐廣汽本田的夢想。

可現在的問題是,本田産品本身也不再固若金湯了,因為鄭衡引以為傲、甚至引以為銷量擔當的皓影被質疑了。

從品牌“談夢想”到極湃“動真格”,廣汽本田鄭衡為何越來越務虛?

2020年,中保研皓影測試成績事件中,皓影的結果顯示正面25%偏置碰撞試驗中,皓影A柱嚴重彎折,車門幾乎脫落,這對于剛剛上市半年的新車而言,簡直就是一種赤裸裸的“羞辱”,而最讓消費者感到憤怒的是,廣汽本田關閉的社交平台評論區,也可以說是對此事不允許置評。

鄭衡曾表示,要拿最好的産品打動顧客。但很顯然,在這樣的碰撞結果面前,廣汽本田的産品在行業内并不能算是最好的。

不要覺得這是一件偶然事件,對于廣汽本田的打擊沒有那麼嚴重。事情沒那麼簡單。當初,廣汽本田推出皓影的目的就是要與CR-V正面競争,獲得除雅閣之外的另一個銷量擔當。可碰撞事件爆發之後,皓影就失去了能量,現在雖然仍能保持月銷1萬的水準,但與廣汽本田和鄭衡的過2萬目标還有很大的差距,要說沒有失落,絕對是不可能的。

從品牌“談夢想”到極湃“動真格”,廣汽本田鄭衡為何越來越務虛?

或許,廣汽本田還能在銷量上保持不錯的數字;或許,鄭衡會因廣汽本田的成績走上廣汽集團的高層,但今時今日,身為廣汽本田執行副總的鄭衡,需要從務虛的理論中抽離出來,去面對不斷顯現的問題,以謀求更長遠的存在。至于極湃,能不能像它的名字一樣“極緻又讓人心潮澎湃”,就看鄭衡攬起整個局的能力了。

采寫| 水淼

編輯| 敬遠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