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方李莉:幫農民看到自己文化的美

她說,人要借助鏡子才能看見自己的長相。

鄉村傳統中有很多優秀的東西,

我們不必将它們抛棄掉,

隻需略加改造,

也許就成了另外一種超前的模樣。

她希望藝術家和一切愛鄉村者,

都要“帶一面鏡子”下鄉,

幫助農民看到自己文化的美。

作為費孝通先生晚年器重的學生,方李莉曾問過老師一個學術之外的問題:“您相信命運嗎?”費孝通的回答是,什麼是人的命運,這很難捉摸,但在曆史發展過程中,會有一雙看不見的“鴻蒙之手”,借助不同的人來承擔不同的曆史責任。

漢語中,鴻蒙是宇宙未明混沌未開狀态。有靈性的人有責任“為天地立心”,敏銳感覺并揭示時代精神。

方李莉從前輩大師們身上看到學者的風範和文化自覺。她說,費孝通先生“從實求知”“行行重行行”的治學态度,對她影響最大,始終鞭策、鼓舞她不受書本的束縛,深入到社會實踐中去了解人的生活,體會生活的洪流。

她的研究重視田野考察,力求回到人類文化出發的原點,回到社會事實的發生地,獲得與衆不同的視角和發現。

從故鄉景德鎮出發

方李莉生長在瓷都江西景德鎮,對當地的傳統手工藝,有着天生的敏感。

二十世紀90年代初,開放不久的中國社會,正經曆着一場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革。此時的方李莉,正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史論系讀博士。“那時學生們都拼命學英語,大家對傳統産生懷疑。我就在想,如果都西化了,那我們自己的文化還有沒有用?”方李莉說,每次回家鄉,看着兒時熟悉的古鎮一點點飄逝,心有不甘,那是曾風靡世界的瓷都,有1000多年的文化底蘊,難道那些工匠積累的文化、技術就一錢不值地要被扔掉麼?

“有一天我們向非西方學習的知識,會和他們向我們學習的一樣多。”美國人類學家基辛在專著《人類學》中的話讓方李莉頗為觸動,“我要像人類學家一樣,寫一部有關景德鎮民窯的曆史民族志,記錄即将消失的手藝。”

萌生的想法讓她有了一種使命感。因為中國曆史向來重道不重技,是以有關景德鎮陶瓷工匠文化和技藝的曆史,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記載。“也許在别人眼裡這是陳芝麻爛谷子的事情,但我相信它會有用的。”方李莉在《飄逝的古鎮》中寫道:就像是一場古老的夢,我捧起這場夢,把它描述出來。

那時,還沒有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概念,她是以自覺的意識前瞻性地開始了這項工作。也正是那時,方李莉開始對人類學發生濃厚興趣。這是一門從人類文化出發的原點來展望未來的學科,特别是人類學對文化差異性的關注,平等看待不同民族文化的視角,讓她尤為欣賞。

就這樣,博士畢業時,方李莉帶着專著《景德鎮民窯》的寫作大綱,報考了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後流動站。

方李莉:幫農民看到自己文化的美

“我的研究角度在所裡是非常邊緣化的,是以,我從不奢望會得到費孝通先生的重視。”

1996年,方李莉為博士後出站報告進行田野考察,再次回到景德鎮,她發現随着全球化和旅遊業的興起,景德鎮城鄉交界處出現很多為海外做仿古瓷的手工藝集散地。她認為這是一種後工業現象,是傳統在現代化中的重構。仿古瓷隻是景德鎮未來陶瓷手工藝複興的一個起點。她根據自己的判斷,完成了《傳統與變遷——景德鎮新舊民窯業田野考察報告》。

這個報告得到了費孝通先生的重視。費孝通肯定她的研究“不是從書本上來到書本上去,而是到生活實踐中去,親眼看人的事情,親身體驗社會的發展”。他很欣賞方李莉把曆史和傳統與景德鎮新的創造以及對未來的預判放在一起的寫作角度,這與他思考的“活的曆史”有許多關聯之處。

那一次,費孝通和方李莉交流了一個多小時,後來再見面,費孝通又和她講到文化的“生”與“死”。他認為,文化中的要素,不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在對人們發生“功能”時是活的,不再發生功能時還不能說是死。功能可以變化,從滿足這種需要轉去滿足另一種需要,而且一時失去功能的文物、制度也可以在另一時期又起作用,重又複活。這就要研究如何讓文化的種子一直留存下去,并保持健康的基因。他希望方李莉在研究中,關注中國文化的基因和種子,并從曆史中找到中國文化的内在本質。

此番談話,對方李莉的學術研究産生深遠的影響。

遺産資源論的提出

世紀之交,國家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費孝通鼓勵方李莉申報一個關于西部人文資源保護、開發和利用的國家課題,在幹中學,在實踐中成長。

課題于2001年啟動,此後八年,課題組100多名成員到西部考察,共行走兩萬多公裡,收集大量西部民間藝術和民間文化方面的資料,完成了西北人文資源資料庫的建庫工作。後來這一資料庫被融進國家的非遺保護資料庫中。課題還完成70多個案例的分析與研究,并完成《從遺産到資源——西部人文資源研究》總報告書。方李莉又在此基礎上撰寫了有關遺産資源論的系列論文。

方李莉:幫農民看到自己文化的美

2001年方李莉跟随費孝通先生到西安參加有關西部開發的研讨活動。此圖右一為時任民盟中央主席丁石孫先生。

在這一過程中,方李莉看到,一方面是許多傳統文化在消失,另一方面是許多傳統文化正在以一種藝術化的形式“複活”,即手工藝的複興和民間表演藝術的複興。“遺産”已不單純是被動的保護對象,還成為重構當今社會和未來社會的可以開發和利用的資源。

接着,方李莉又帶領學術團隊,承擔國家重點課題《社會轉型中的工藝美術發展》。考察的結果,江蘇宜興、鎮湖,廣東佛山,山東濰坊,陝西鳳翔,福建莆田等不同的地方都在發生着和景德鎮一樣的故事:這時的景德鎮已有幾千家陶藝作坊、12萬手工藝從業者,莆田仙遊縣周邊有20萬人在做手工紅木家具,蘇州鎮湖一帶有8千繡娘,在宜興有10萬陶工……

在這些地方,現代與傳統不再對立,傳統遺産轉化成文化資本,推動了生産力的發展,并建構成新的文化現象和經濟現象。

手工藝的複興,呼應并促進了新的具有傳統意味和文化雅趣的中國生活樣态的産生。随後,在中式服裝的流行,茶道、香道、花道的興起,古筝、古琴等的被追捧中,方李莉看到了新的中國時尚正帶動着中國新的經濟增長點。

她進而提出“非遺3.0層級”概念。非遺1.0是梳理和整理遺産,2.0是傳承遺産,3.0是藝術家和手藝人共同合作創造新的文化産品和生活樣式。

方李莉說,她花費20年時間,隻為研究一個問題,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将以何種形式在當代社會得以重構和再生。她堅信文化是多元存在的,有一天,中國文化定可重新啟迪西方文化,而民間文化也會和精英文化同等重要。

早在2008年西部課題完成後,方李莉就到訪世界上很多博物館,了解中國手工藝曾經在世界的影響力。她對中國古代作為世界手工藝大國的盛景極為感慨:19世紀之前,世界最好的奢侈品在中國。中國在古代不僅是農耕社會,還是農工社會,許多農民還是手藝人,如木匠、鐵匠、銀匠、石匠等,有的則是為手工業城市提供原材料或半成品。曆史上中國的鄉村是工農相生的。她說,把這一問題研究清楚了,我們才能真正認識目前中國手工藝複興的根由和意義。

介入藝術鄉村建設

這些年,藝術鄉建成為一個熱詞。

方李莉關注藝術社群建設是從研究北京798藝術區和宋莊開始的。2006年,她受北京市政府委托研究798藝術區,後來又受國家當代藝術中心委托,做有關798藝術區和宋莊的研究課題。那時她就關注到,藝術家聚集在一起不僅能夠創作,還能建構一個地方景觀,之後,那景觀本身就成為一個巨大的藝術品,讓人們進入其中,接受當代藝術教育并與藝術交融,最後形成藝術生活化的時代潮流。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走進鄉間,探索藝術和鄉村建設的結合點,促進鄉村文化複興,創造具有詩意的新空間。藝術家渠岩在山西和順縣許村和廣東順德青田村進行“藝術推動村落複興”的社會實踐;靳勒在甘肅秦安縣石節子村創辦石節子美術館;左靖在雲南瀾滄縣景邁山對翁基布朗族村寨傳統建築進行保護和活用;林正祿在福建屏南縣龍潭村開展“人人都是藝術家”公益油畫藝術教學,以創意産業引來“文創移民”和本地村民回歸,傳統村落成為創意“矽谷”和新生活方式的容器。

方李莉:幫農民看到自己文化的美

2006年在貴州苗寨進行田野調查時與當地婦女的合影

“當藝術家從美術館進入生活現場,介入社會建構,包括介入鄉村建設的時候,人類學家們與藝術家們相遇了,因為人類學家從來就在生活現場,從來就在鄉村田野中工作。這兩支隊伍的相遇背後是有很深刻的社會背景的,這代表着社會的巨大轉型,這一轉型就是時代在呼喚高科技與高人文、高生态的聯盟,這一聯盟的土地就在鄉村。通過這一聯盟,人類将會找到新的生産模式和新的生活方式,這是一個非常令人興奮的社會實踐。”方李莉說。

當藝術家來到鄉村,就意味着鄉村建設将會成為這一時代的新時尚。她認為,未來的時尚一定是綠色、生态的,有特色、有地方性經驗的,能夠體驗到大自然風光的社會潮流,而這些潮流的特征都是鄉村的特征,不是城市的特征。作為藝術人類學家應該關注這樣一種文化現象和藝術潮流,在新一輪的鄉村文化重建中與藝術家結成一種聯盟關系。在藝術鄉建中,藝術家提供想象力、創造力,人類學家提供傳統文化和本土知識。這個過程中,藝術家也要成為準人類學家。

人未必天然就喜歡生活在城市裡。在方李莉看來,未來由于交通和物流的友善,新能源和網絡的普及,使我們不需要集中在集體供暖、集體供電,集體享受娛樂及消費活動的大城市裡,而是可以被分散在任何不同的生态空間、文化空間中學習、工作和生活。而且,通過網際網路朋友圈我們似乎又回到了傳統的熟人社會。在這樣的一個新的社會模式中,鄉村應該比城市更有發展前景。這個新的社會形态就是生态社會。于是,富含傳統文化以及具有多樣性發展可能的鄉村,将成為人類思考和創造未來的一塊可用的風水寶地。我們今天的鄉村振興,也許就是讓我們有機會尋找到一個綠色的、可持續發展的新的人類未來前景。

近年來她發表《從鄉土中國到生态中國》《後農業社會》等著述,提出“後農業社會”的概念。後農業社會不是農業社會的低級重複,而是與工業3.0、4.0連結後的進階的生态文明的社會形态。後農業文明的鄉村,是更時尚、更有藝術感的鄉村,那裡将生活着農民、科學家、藝術家、音樂人、設計師等。鄉村成為時尚中心、資訊中心、創意中心。眼下,越來越多體驗式、沉浸式的文藝演出放在鄉村山水田園的環境中,很受城市遊客歡迎,就反映了這種趨向。

謙卑地向農民學習

方李莉說自己的學問是走出來的。每次下鄉考察,她一路走,一路做筆記。鄉村文化的豐富讓她迷戀,鄉親們的質樸善良讓她感動、牽挂,但也深感社會上存在着一種偏頗:許多人不了解農民,不把農民的文化當文化。

一次,她在海南參觀一家企業打造的黎族風情旅遊村,這本是一個有千年曆史的古村落,村民們給遊客唱的歌卻是請外面的老師創作的新歌,歌的内容和村莊沒有一點關聯。問:為什麼不唱村民自己的歌?村民答:沒有人征求過他們的意見。

由此,李方莉意識到,不少企業資本下鄉搞開發,隻會利用村莊的空間,想方設法把農民搬遷出去。他們不會利用這裡的文化。于是,她向當地政府和開發商建議,搞鄉村旅遊開發,必須綜合利用當地的文化、生活方式等,不能把綜合性的、文化内涵豐富的古村落肢解了。

方李莉:幫農民看到自己文化的美

2008年方李莉在西藏牧區進行田野調查

她在課堂上教學,或組織藝術鄉建研讨,經常講的一句話就是“謙卑地學習”。她說,當我們進入到一個新的文化語境的時候,你是不懂那個文化的,在鄉村,即使是一個不識字的人,他也是他的文化的主人,你得向他學習。我們面對的許多鄉村和少數民族除了有我們共有的文化外,還有許多我們不熟悉的地方性知識,我們的鄉村振興就是要把這些珍貴的地方性知識發掘出來為我們今天所用,在發掘的過程中首先就是謙卑地學習。

在鄉建中,藝術家可能比較在意的是怎麼給鄉村帶來藝術,但方李莉認為,更重要的是去發現鄉村之美,發現村民生活中的美學。當我們去重建和喚醒某種地方感的時候,這種地方感也是藝術鄉村建設最具魅力的地方。如果在不同的地方都有這種地方感的話,中國的鄉村和城市會變得更加美麗。

呵護好文化基因庫

考察中方李莉也發現,在工業化、城鎮化浪潮中,一些農民已經不喜歡自己的文化了。

十多年前,她到陝西洛川縣鳳栖鎮谷咀村等地考察,看到農民們匆匆地希望扔掉自己祖傳的舊家什。

到距安塞縣城50公裡的郭塔村探訪農民畫家、剪紙能手薛玉琴,原以為在偏僻山村會看到更豐富、更原汁原味的陝北文化。但奇怪的是,薛玉琴家裡貼的是從城裡買來的松鶴延年的年畫和影視明星照片,還有一張海濱别墅的攝影圖畫。問她為什麼不在家貼自己的繪畫或剪紙?她說自己的剪紙和繪畫醜死了,而這些買的畫又真實又漂亮。方李莉又問她,那你為什麼還要剪還要畫呢?薛玉琴說,那是像你們這樣的外地人和外國人喜歡。她的畫和剪紙常常放在文化館出售,能賣些錢。看來,現代化已經迅速地改變了當地人的審美觀念。他們在追趕城裡人的時尚和“漂亮”。

方李莉還看到另一種現象,在一些精心打造的“民間藝術村”“生态博物館”“民俗文化旅遊區”,那裡的民間傳統文化一定程度上成為給遊客和專家們表演的文旅節目了。民俗文化逐漸失去其本真的與自然、與民間俗信緊密相關的原生性。比如,她對“民間藝術村”陝北延川縣小程村和“生态博物館”貴州省六枝特區梭戛鄉龍戛苗寨的考察,都看出這個趨向。這讓她有些遺憾,但轉而一想,這未必不是現代化背景下鄉村文化傳承保護的一種手段。也就是說,傳統的恢複有多種動力,一方面是來自民間自身的精神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則是來自于市場的需要;在國家重視非遺傳承保護工作以後,又增加了一股政府的力量。今後我們将看到越來越多用民間藝術構築起來的傳統文化空間,其用于構造的材料則是世世代代積累下來的當地的人文資源。

方李莉:幫農民看到自己文化的美

2004年方李莉在陝北農村進行田野調查

方李莉認為,在未來生态文明社會中,這些人文資源都是可以重新認識的無價之寶。人文資源是否豐富也将成為一個國家國力是否強盛的重要标志。

她說,人要借助鏡子才能看見自己的長相。鄉村傳統中有很多優秀的東西,我們不必将它們抛棄掉,隻需略加改造,也許就成了另外一種超前的模樣。她希望藝術家和一切愛鄉村者,都要“帶一面鏡子”下鄉,幫助農民看到自己文化的美。

她舉了藝術家左靖在雲南景邁山做藝術鄉建的例子。當地布朗族村民做普洱茶産業緻富後,想照着城市别墅的樣子改建房屋。左靖團隊對四棟當地的老房子進行修繕,房子外觀不變,隻對内部設施、屋頂采光、空間利用等進行改造,材料全部用當地的。改造後的房子非常漂亮。其中兩棟作為接待訪客的民宿,一棟作為鄉村工作站,一棟被命名為翁基小展館,将當地布朗族民俗、老物件、文化活動的照片、錄像、美術作品等進行展陳。村民們看後,發現自己的文化原來這麼美!

與方李莉交談,讀她的學術文章,聽她的學術報告,都能感受到噴薄的學術激情和人文知識分子的社會關懷。

學者的價值,就在于能夠提供新的觀察社會、洞見未來的視角;或者,把本來就存在的,但被思維和認識的盲區遮蔽了的價值,重新彰顯出來,回到公衆的視野。方李莉對中國文化的生命力和可供利用的文化資源的探索,對後工業文明時代手工藝複興的預見,對鄉村多樣性的生态和文化價值所做的揭示,無疑是重要的。從此,我們會多一雙眼睛去看傳統,看鄉村及其文化在未來的價值。

方李莉:幫農民看到自己文化的美

方李莉簡介

方李莉:幫農民看到自己文化的美

方李莉,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人類學研究所原所長,現任東南大學藝術學院特聘首席教授,東南大學藝術人類學與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英國杜倫大學人文學院客座進階研究員,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會長,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專家委員會委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委員會咨詢專家。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程天賜

監制:杜蘭萍 編輯:杜娟(見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