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斯克才是巴菲特傳人?曾隔空互怼,慘痛經曆讓兩人觀點罕見一緻

在全球動蕩局勢下,特斯拉CEO馬斯克試圖給财産大幅度縮水,生活壓力倍增的美國人指一條明路。

3月14日,馬斯克在Twitter上表示:“一般來說,在高通脹時期,擁有實體資産,比如房産,或是你覺得能夠生産好産品的公司股票,要好于持有美元。”

這一觀點與股神巴菲特不謀而合。2009年,巴菲特也曾勸告深陷金融危機的美國人,抵禦通脹的最佳方法之一是“擁有一家極好的公司的一部分”,也就是買股票。

馬斯克這位财富新貴,難得與“老錢”巴菲特達成相同看法。兩人雖并未撕破臉,卻也常常意見相左,隔空battle.

馬斯克才是巴菲特傳人?曾隔空互怼,慘痛經曆讓兩人觀點罕見一緻

馬斯克曾對“護城河”的觀點不屑一顧,認為創新速度才是關鍵;但巴菲特是“護城河”的忠實擁趸,認為這是偉大企業的必備品。馬斯克曾吐槽巴菲特:“他每天就是坐在那裡,閱讀各種超級無聊的年報。”

但就是這樣兩個意見相左,又隔空battle的人,如今卻都是全球前十大富豪,有着人人豔羨的财富和地位。

阿德勒曾說過,童年對于一個人的生命意義、定位有着重要的影響。回首過去,會驚奇地發現馬斯克和巴菲特能取得的今天的成績或多或少都跟他們的童年經曆有關。

馬斯克才是巴菲特傳人?曾隔空互怼,慘痛經曆讓兩人觀點罕見一緻

1971年,馬斯克出生在南非一個擁有遊艇、私人飛機的白人富豪家庭。從6歲開始,馬斯克就和父親遊曆了南非和全世界,走遍了五大洲。他還經常和母親一家人深入非洲叢林,去探索失落之城,由此也培養了馬斯克極其喜歡冒險的性格。

雖然物質生活極度豐富,但馬斯克的童年并不幸福。9歲時,母親就因不堪忍受父親家暴、酗酒而離婚。這讓從小就缺少父愛的馬斯克極其敏感自卑,不擅長融入同齡人,還經常遭受校園霸淩。

“股神”巴菲特的職業生涯也深受家庭的影響。從小巴菲特就對數字十分敏感,經常放學後和小夥伴一起數汽車牌照号碼。

夏天涼爽的夜晚,巴菲特會挨家挨戶地兜售可樂。14歲時,他通過賣報紙已經積攢了2000美元。他用其中的1200美元,投資到内布拉斯加一塊40英畝的農場上,變成了一名農場主。

1945年暑假,15歲的巴菲特進入高中後依然堅持經商、送報。每天早晚花費兩小時左右送報。這讓巴菲特從小就磨砺出了敏銳的洞察力,對于他後來的投資而言至關重要。

同樣,華人首富李嘉誠的童年也是極其不幸。

馬斯克才是巴菲特傳人?曾隔空互怼,慘痛經曆讓兩人觀點罕見一緻

1936年6月,不到8歲的李嘉誠和家人颠沛流離、穿越重重封鎖線來到香港讨生活,寄居在舅父莊靜庵家裡。

可禍不單行,偏偏這時他父親因肺病不愈而長辭人間,不滿11歲的李嘉誠便結束學業,靠做學徒來挑起贍養父母、撫育弟妹的重擔。那時,一家人經常吃的是稀飯和母親去菜市場收集的菜葉子。

十一二歲,本應該是天真浪漫的時光,他卻一夜長大,生活的重擔一下子壓在他小小的肩頭,他隻能異常努力地先讓自己和家人活下來。

或許正是童年的極度貧苦,才讓李嘉誠對财富有如此大的渴望。

馬斯克才是巴菲特傳人?曾隔空互怼,慘痛經曆讓兩人觀點罕見一緻

1999年,李嘉誠被福布斯評為全球華人首富,此時他已經71歲。年逾古稀,财富登頂,此時就算退休也可為人生畫上完美的句号。

或許奮鬥早已成為他融進血液的信仰,71歲的李嘉誠并沒有停下腳步的意思。相反,此後的他在生命科學領域表現出了極大地熱情。

2011年,李嘉誠基金會捐出4000萬美元用以建議“李嘉誠生物醫學和健康科學中心”。2014年,他又捐出1000萬美元,支援加州大學的伯克利分校、舊金山分校做基因組學創新計劃。

到2017年,李嘉誠幹脆直接投資2億港元開發和銷售“長生不老藥”,此類藥物的主要成分是β-煙酰胺單核苷酸,備受群眾和資本市場的熱捧。不過由于價格過高,很難惠及到普羅大衆。随後,反而被價格親民的同類品“賽樂瑞”搶占先機,在被引入國内後也迅速占領了一定的市場,如今在京東等主流網站上揭起銷售熱潮。情理之中,賽樂瑞本來就門檻低,能占領市場佔有率一點都不意外。

不過,這并不妨礙衆人對李嘉誠研發“長生不老藥”的信任,甚至還有人說,“隻要李嘉誠還活着,我買的長生不老藥就是真的。”

2021年,李嘉誠旗下的和黃醫藥在港股上市,上市當天一度大漲110%,李氏則入賬數百億。至今,李嘉誠的身價也少有人及。

馬斯克才是巴菲特傳人?曾隔空互怼,慘痛經曆讓兩人觀點罕見一緻

英雄不問出處,從李嘉誠這些富豪絕不雷同的人生故事中看出,苦難就是最大的财富。獨立、有擔當而果敢的靈魂,才是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

因為擁有這樣堅強的靈魂,才使得他們擺脫了童年的桎梏,克服了個人遭遇,最終取得了世人稱羨的人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