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好奇号此前在火星上發現新地質結構,形似眼鏡蛇,已存在30多億歲

作者:競技一生

導語

好奇号此前在火星上發現新地質結構,形似眼鏡蛇,已存在30多億歲

好奇号火星車在火星表面拍攝的照片中發現了一組獨特的地質結構,這組地質結構形狀獨特,被科學家們戲稱為“眼鏡蛇”,那麼這組眼鏡蛇形狀的地質結構到底是什麼,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好奇号此前在火星上發現新地質結構,形似眼鏡蛇,已存在30多億歲

根據科學家們的推測,這組眼鏡蛇地質結構很有可能是水蝕形成的,如果這一推測屬實,那麼這将是火星上迄今為止發現的第一個可以證明火星過去可能存在水的地質結構,那麼火星失去水又是為什麼呢?

好奇号此前在火星上發現新地質結構,形似眼鏡蛇,已存在30多億歲

在火星表面又是如何形成這組眼鏡蛇地質結構的呢?## 一、好奇号發現眼鏡蛇地質結構。

在好奇号火星車的照片中,這組“眼鏡蛇”地質結構被發現在火星的一處陡峭懸崖旁邊,研究人員認為這組地質結構是由于水流的長期侵蝕而形成的。

好奇号此前在火星上發現新地質結構,形似眼鏡蛇,已存在30多億歲

“眼鏡蛇”地質結構中的尾部形狀也是相當獨特的,可以看到它的尾部形狀較細,而且尾部與主體之間還有一段中斷,而這一段中斷的長度和尾部的寬度正好與主體的長度相等。

好奇号此前在火星上發現新地質結構,形似眼鏡蛇,已存在30多億歲

是以,研究人員推測這組“眼鏡蛇”地質結構最初有可能是一種更加完整的環形,但是随着水流的侵蝕,最終形成了現在這種非常獨特的樣子。

科學家們推測,這處懸崖附近可能曾經是火星上的一處湖泊或者水庫,而“眼鏡蛇”地質結構就形成在這種湖泊或者水庫的湖底或者水庫底部,這種地形就像是地球上的湖底沉積地貌,科學家們稱之為“湖底扇狀沉積”。

在地球上,有着大量的湖底扇狀沉積的存在,而這一現象同樣也被人們在火星上進行了發現,而且這種發現也進一步證明了火星過去可能存在水的迹象。

在人類的探測火星的過程中,曾經發現了許多證明火星上可能存在水的迹象,比如火星上的水痕、河谷、冰凍水和湖泊等等。

好奇号此前在火星上發現新地質結構,形似眼鏡蛇,已存在30多億歲

但是這些發現都隻能證明火星上過去可能存在水,而不能證明火星上确實存在水,而這組“眼鏡蛇”地質結構的出現,将會是一種突破,在未來如果人類進行火星探測,就可以通過這組地質結構對火星的水資源進行進一步的檢測和驗證。## 二、火星失去水的原因。

那麼火星上的水又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失去的呢?

關于火星上的水資源,有着許多關于它的來源的猜測,但是關于火星失去水的原因,科學家們已經有了比較明确的一種解釋。

好奇号此前在火星上發現新地質結構,形似眼鏡蛇,已存在30多億歲

在太陽系中,火星是處在地球和木星之間的一顆行星,和地球一樣,火星同樣也有着自己的大氣,大氣中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還有着少量的水蒸氣和氩氣。

在一般的條件下,火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之間會進行平衡的轉化,是以隻要火星的大氣中存在着二氧化碳,那麼火星的大氣中就同樣也會存在着水蒸氣。

好奇号此前在火星上發現新地質結構,形似眼鏡蛇,已存在30多億歲

而且火星的大氣還能産生一定的溫室效應,是以在大氣中存在着水蒸氣的情況下,就會形成一定的溫室效應,進而使火星的氣溫上升,并且在表面形成了大量的液态水。

是以,火星上的水資源大部分都是能夠存在于火星表面的液态水,這就意味着火星上曾經出現過大量的液态水,而且這種情況也維持了相當長的時間。

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太陽的輻射也越來越強烈,火星的大氣稀薄,是以無法産生足夠的溫室效應,而且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也會逐漸被太陽的輻射分解并且逃逸到太空中去。

好奇号此前在火星上發現新地質結構,形似眼鏡蛇,已存在30多億歲

是以,随着時間的推移,火星上的大氣層也會越來越稀薄,最終火星的大氣層基本上已經無法産生足夠的溫室效應,這就意味着液态水就不能再存在于火星的表面上了。

此時火星上的水蒸氣還是存在的,但是大氣層稀薄,無法産生溫室效應,是以火星的氣溫也會在晚上驟降,導緻火星的水蒸氣會在晚上凝結成冰晶,然後在早上随着氣溫的升高再次升華成為水蒸氣。

好奇号此前在火星上發現新地質結構,形似眼鏡蛇,已存在30多億歲

最終随着火星的大氣層越來越稀薄,水蒸氣的凝結和升華就會變得越來越困難,最終随着火星的大氣幾乎喪失殆盡,火星的水資源也會逐漸失去,最終導緻火星失去大部分水資源。

好奇号此前在火星上發現新地質結構,形似眼鏡蛇,已存在30多億歲

三、火星的再生水。

好奇号此前在火星上發現新地質結構,形似眼鏡蛇,已存在30多億歲

火星上的水大部分都是存在于火星的地下水中的,那麼在火星失去水資源之後,是否就意味着火星就不再具備生命的存在條件了呢?

事實上,火星失去水資源之後,原本可以存在的生命還是有可能存在于火星的地下水中的,但是這種可能性非常的渺茫。

好奇号此前在火星上發現新地質結構,形似眼鏡蛇,已存在30多億歲

在地球上,雖然在許多地方地下水中都存在着極端的環境,但是這種環境下還是有生命存在的,而且生命之間互相之間的依賴性也非常的強。

在地下水中,會存在着極端的溫度、壓強、酸堿度以及鹽堿度,是以地下水中的生命會因為環境的不同而形成一定的層次和關系,最終形成一種複雜的生态體系。

好奇号此前在火星上發現新地質結構,形似眼鏡蛇,已存在30多億歲

而且火星曾經也是存在着大量的液态水,是以在火星上形成一定的生态體系也是有可能的。

而且科學家們認為,火星上的生命可能早于地球上的生命,然而火星失去水資源之後,地下水中的生命也會逐漸滅絕殆盡,是以火星上的生命是一種可能性很小的存在。

那麼在未來,人類是否能夠在火星上進行生存,是否能夠在火星上進行人類的殖民呢?

事實上,火星上并不是沒有水資源,地下水中仍然存在着少量的水資源,但是考慮到火星的品質問題,是以火星再生水的可能性非常的小。

好奇号此前在火星上發現新地質結構,形似眼鏡蛇,已存在30多億歲

結語

在太空殖民計劃開始之前,人類需要對火星上的水資源進行深入的研究,同時需要考慮如何在地球之外的行星上進行自給自足的生存。

在太空中,人類無法進行大量的植被種植,是以需要重點考慮如何建構有效的溫室效應,并且保持水資源,同時還需要考慮在火星上建構生态系統的問題。

好奇号此前在火星上發現新地質結構,形似眼鏡蛇,已存在30多億歲

地球同樣也存在着許多未解之謎,人類需要對地球上的生态平衡和資源利用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同時還需要考慮如何在地球上進行自給自足的生存,避免火星失去水的覆轍。

延伸觀點

人類在地球上也需要重視水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同時還需要重視地球上的環境保護問題。

在地球上,水資源是一種非常寶貴的資源,但是人們對水資源的浪費也是比較嚴重的,是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學會節約使用水資源。

好奇号此前在火星上發現新地質結構,形似眼鏡蛇,已存在30多億歲

而且地球上的水資源還是能夠再生的,但是在人類的活動中,水資源還是會受到一定的污染,是以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還需注重水資源的保護和淨化。

在人類的探索過程中,科技的進步和創新能夠帶來人類更多的可能,而人類在太空的探索中也需要對生态平衡進行深入的研究,避免重蹈火星失去水資源的覆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