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跨越15年 他們讓先天性開放脊柱裂女孩實作獨立行走

央廣網鄭州3月28日消息(記者 夏莎 通訊員 華小亞)“我是芳芳(化名)的爸爸路安邦,我在此向您緻以深深的感謝,感謝您和團隊對芳芳從第一次治療手術到現在,十幾年的、全身心的、全方位的照顧關懷、幫助資助……”今年年初,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副院長、小兒骨科專家劉福雲的手機上收到了一封長達2100字的“感謝信”,牽出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劉福雲帶領的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小兒骨科/脊柱脊髓病中心團隊堅持15年救助先天性開放脊柱裂女孩芳芳。

“一定要讓她站立行走”

2007年春夏之交,劉福雲第一次見到芳芳。“那時,芳芳兩歲多,她父親抱着她來找我。”劉福雲回憶道,芳芳的情況很嚴重,腰部以下截癱,肛門松弛、大小便失禁,雙下肢粗細不等、腫脹,雙腳掌外翻,骶尾部壓瘡鮮血淋淋。

芳芳患的是脊柱裂中最嚴重的開放性脊柱裂,“芳芳在當地進行了一次手術,又在省内外多家醫院就診後,被推薦到我們醫院治療,為的是能夠站起來,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劉福雲心疼地說。

跨越15年 他們讓先天性開放脊柱裂女孩實作獨立行走

劉福雲在日常診療中為患兒治療(央廣網發 何劍爍 供圖)

看到芳芳病情嚴重,劉福雲開始主動了解她的家庭情況。“一問才知道,他們不是親父女。芳芳是路安邦在垃圾箱邊撿到的孩子。”

原來,2004年5月17日21時許,路安邦在魯山縣一個垃圾堆旁撿到了被遺棄的芳芳。孩子面龐可愛,後背腰部卻有一個可怕的“肉疙瘩”。

街坊鄰居紛紛勸止,但路安邦還是把她抱回了家,并帶着她開始了求醫之路。

為了帶芳芳到外地治病,2007年,路安邦還瞞着妻子将房子偷偷抵押,貸了兩萬多元款。

“我們在平頂山做了一次手術、效果不理想。北京專家建議我們來找您看看,希望您能幫孩子站起來。”路安邦迫切地向劉福雲求助。

“我們當時定的手術方案就是盡可能讓女孩能夠站立行走,解決其大小便失禁的問題,讓她未來的生活可以自理。”劉福雲說。

兩次手術後,芳芳可以獨立行走了

2007年,經過細緻的術前準備,劉福雲主刀,和團隊一起為芳芳進行了第一次手術。

跨越15年 他們讓先天性開放脊柱裂女孩實作獨立行走

手術中的劉福雲(央廣網發 何劍爍 供圖)

手術很成功。術後,芳芳的下肢恢複了力量,大小便可以自主要制了,再長大些後,她可以依靠拐杖行走了。

了解到芳芳家的困難,芳芳出院時,劉福雲以個人名義捐款7600元,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的醫務人員也為這對父女捐款近7000元。

“來自醫院、社會各界的幫助讓我們渡過了這次難關。我們一定好好生活,争取讓孩子像正常孩子一樣上學。”臨出院時,路安邦向劉福雲和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小兒骨科醫護團隊再三表示感謝。

“孩子能依靠雙拐行走,可以說是第一階段手術的成功。術後,我們一直對孩子進行随訪,了解她的康複情況、生長發育情況。我們也建議路安邦在合适的時候給孩子進行第二階段手術。”劉福雲說。

可能是因為生活拮據,直到2019年,芳芳15歲,劉福雲才再次等到芳芳父女。

劉福雲再次見到芳芳父女是2019年8月。當時,路安邦急切地向劉福雲講述他們的近況。

“孩子開始上學了,因為行走不便非常影響學習。為給她治病,我負債累累。前兩年房子也賣了,妻子也跟我離了婚。”路安邦叙述着自己的無奈,也表達着要繼續給芳芳治療的決心。

劉福雲再次見到芳芳時,她依靠雙拐走路的樣子像“行走中的大鐘擺”。當時,芳芳的大半時間都在病榻上度過,已經出現了高燒、腹痛、尿失禁等症狀,需要抓緊進行手術。

這次就診,芳芳父女成了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小兒骨科醫護人員的“老熟人”。醫護人員除了對芳芳進行精心救治外,還對父女二人進行了不少生活照料。“我不太會用手機,護士們還幫我開通了第三方公益籌款平台,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說到這些,年近70歲的路安邦眼中滿是淚水。

跨越15年 他們讓先天性開放脊柱裂女孩實作獨立行走

“如果說第一次手術是延續女孩的生命,那麼第二次手術就是提高她的生活品質,讓她接近正常孩子,可以接受教育,可以獨立生活,活得有品質、有尊嚴。”劉福雲這樣闡釋為芳芳制定的第二次手術方案。

随後,劉福雲和團隊按照既定方案,為芳芳進行四關節融合術。手術成功,芳芳可以擺脫拐杖,自主行走了。

“我還想上學,同學們還在微信上問我,啥時候可以去學校,他們都在等我。我也很想學校,很想老師。”術後的芳芳很激動,“我最大的心願是自己走到學校去,現在就要實作了!”

相遇一次,關愛一生

“出院之後,我們一直對芳芳進行着随訪。”2021年12月,劉福雲擔心芳芳會再次出現大小便不規律、不正常的情況,就對他們父女再次進行了随訪。

随訪之後,路安邦就通過手機給劉福雲發了一封長長的感謝信。劉福雲很是感動,稱是“最好的新年禮物”。

據劉福雲介紹,芳芳在兩次手術後恢複得不錯,雖然步态看起來和正常人稍有差别,但是絲毫不影響正常生活。後期,他們還會繼續對芳芳進行随訪,适時指導她進行康複治療等。

“我們醫院有句口号叫‘相遇一次,關愛一生’。現在,我們治療的許多像芳芳一樣患有嚴重脊柱畸形的孩子們,通過社會公益項目支援、醫療機構的全力救治,都恢複了健康。看到這些,我很欣慰。”劉福雲說,“對這些患者我們要關愛一生,還要服務一生,為的是讓他們健康一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