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未了|您在他鄉還好嗎?

文/李蕤宇

青未了|您在他鄉還好嗎?

親愛的舅舅,您在他鄉還好嗎?

記得在我四周歲的時候,外婆和外公帶着我,從濟南千裡迢迢前往酒泉看望您。當時,下了火車後,等您等了好久,總不見您來。後來,一位解放軍叔叔來到我們面前,告訴外公說,舅舅還在衛星發射現場執行特殊任務,因不能脫身,隻好委托他來接我們。那是您第一次讓我們失望……

一晃六年多的時間過去了,年前外婆告訴我說,您和舅媽将回老家來過年。自此,等啊等、盼啊盼,好不容易熬到了除夕,到了中午吃飯的時間,還不見您的身影,我急不可耐地問外婆:“舅舅咋還不回來?”隻見外婆将臉扭向一邊,用手背輕輕地擦拭着眼角。這時,外公打圓場說:“神舟十三号載人飛船在天上,正沿着地球飛行呢,為了衛星發射基地的安全,你舅舅和其他叔叔堅守崗位。昨天打電話說,今年又回不來了。”聽到外公的話,我的心中升起了無名的失落感,期望猶如肥皂泡一樣破滅了。我多麼期望能和日思夜想的舅舅見面,聽一聽那些發生在衛星發射基地的趣事呀!但我明白,舅舅不僅屬于我們這個小家,更心系我們的國家。

青未了|您在他鄉還好嗎?

一片丹心圖報國。舅舅,聽外婆說,您從小就崇拜軍人,立志長大後也要參軍戍邊衛國。高中畢業後,心随您願,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到了新疆最艱苦的地方服役。後來通過考試,您進入軍校進修學習。畢業後,被配置設定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參與祖國的航天事業。

清澈的愛隻為中國。當兵二十多年,有人勸您,趁着年輕早點轉業,還能安排個好工作;也有人勸您,拿上一筆錢,自主擇業,回老家創業,與家人團聚。但是,您不為名和利所動,赤心不改,堅守紅色信仰,将自己的智慧植入到祖國的航天事業中,為實作飛的更遠、更高、更先進的“航天夢”,與其他科學家、工程師及解放軍叔叔們沒日沒夜地拼搏!

您知道嗎?我多麼想也成為像您一樣的軍人,一名為祖國的飛天夢而奮鬥的軍人啊!還記得小時候您給我講明朝時期, “萬戶上天”的故事。萬戶的真名叫陶成道,“萬戶”隻是陶成道官員身份的稱謂。他從小就對飛天升空、宇宙問道感興趣,夢想有一天,能飛到“天宮”去。後來,他為了實作自己的飛天夢,竟然在一把椅子上,綁上了四十七支火箭,之後手裡拿着一隻風筝,認為當火箭被點燃後,自己也會飛向天空。不過遺憾的是,火箭點燃後,很快就爆炸了,陶成道也為此付出了生命,但是他卻成了人類曆史上,第一個飛向天空的人。月球上,有一座環形山,就是以陶成道的名字命名的。

青未了|您在他鄉還好嗎?

這個典故,看似是一則灰色的幽默,實際上,幾百年前,古人就有探索宇宙的欲望和夢想了。因中華民族幾百年的積貧積弱、國運不興,科學技術的發展受到制約,是以,在宇宙探索方面,我們比美國、前蘇聯晚了六十多年。但是,中華兒女已将“頑強自主”的基因深深地印刻在民族性格中,航天技術的飛躍便是印證。從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三号,從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中國的航天技術,已趕超世界先進國家。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升入玉門關。親愛的舅舅,因您在酒泉戍邊衛國,我們感到自豪與驕傲。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在您的教誨與感召下,我将從自身做起,發奮學習,成就自己,立志成為一名向您一樣的頂天立地、英勇無畏的軍人,為祖國的繁榮與和平貢獻自己的力量。

請黨放心,請您放心,強國有我……

青未了|您在他鄉還好嗎?

(圖檔源自網絡)

【作者簡介】李蕤宇,濟南市育晖國小五年級·三班學生。

《當代散文》由山東省散文學會主辦,散文雙月刊,主要發表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作品,歡迎山東籍散文作家申請加入山東省散文學會。山東省散文學會常年舉辦各種散文活動,為作家提供圖書出版服務,歡迎聯系。聯系電話:18653131587;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壹點号當代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