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西問丨官布紮布:人類生存密碼有哪些未被破解?

(東西問)官布紮布:人類生存密碼有哪些未被破解?

中新社呼和浩特3月25日電 題:官布紮布:人類生存密碼有哪些未被破解?

中新社記者 李愛平

人類的第一粒種子落地生根後,開始了漫長而複雜的繁衍與遷徙之途,并形成了遍布世界各地的不同人種。人類就像漫天的繁星,使用各種語言,具有各種文化特征,繁衍着各種文明。人類文明究竟是怎樣起源與誕生的?遠古時期以來人類文明意味着什麼?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副會長官布紮布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對此進行了作家視角的解讀。

現将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2021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您的《人類筆記》一書,有人評價這是一本“奇書”,“解讀了人類未被破解的生存密碼”。創作這本書的初衷或目标是什麼?

官布紮布:按我粗略的歸納,自古至今,人類認知的自我覺醒共進行了四次。

第一次是在被稱為“軸心時代”時,人類從利益關系簡單的氏族部落紛紛進入多個部落被統合到一起的部落聯盟或以國為機關的利益體時代。這樣,原來簡單的利益關系被層層重疊在一起,變得複雜了。由此,社會存在形态開始混亂起來,出現了貧富之差、貴賤之别、不合理、不公平、争鬥、戰亂、偷盜、苦難、饑餓等等,人類不得不去思考“應該怎樣存在為好”的問題。這時就出現了老子、孔子、釋迦牟尼、蘇格拉底、柏拉圖等先聖,實作了人類的第一次覺醒。

第二次覺醒源自人類生存史上的一個插曲。基督教世界因為對人類進行了“上帝創造”的判斷和原罪推定,出現了“上帝之城”與“世俗之城”的區分。于是,“人類是不是神的創造物”“人類究竟有沒有原罪”的問題,就成了人類必須面對和回答的問題。文藝複興運動由此興起,完成了人類的第二次覺醒。

随即興起的啟蒙運動,應算作人類的第三次覺醒。這時面對的是文藝複興遺留下的問題,即“并不是神的創造物,又沒有原罪的人類,應以怎樣的尊嚴和地位參與到社會生活之中?”這次覺醒主要以重新設計社會存在形态為标志,以獲得“民主與自由”的概念而完成了使命。

第三次覺醒是伴随人類生活向資本主義轉化的過程進行的。資本主義呈現給人類的不是曆史的終結,而是一種新的系統性的不合理、不公平現象。于是,尋找消除不合理、不公平的社會存在方式就成了第四次覺醒的大課題。社會主義學說就在這時産生了。

按我了解,每次覺醒都是為破解人類面臨的重大難題而出現的。如今世界,人類還面臨着人際間利益關系和國家間利益關系不合理、不公平的難題。

如今,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構想已被提出。作為這個時代的東方人,應該積極參與這個話題,為人類新一輪的覺醒發聲,哪怕聲音是微弱的。

東西問丨官布紮布:人類生存密碼有哪些未被破解?

“猿人采摘”雕塑。中新社發 張永祥 攝

中新社記者:按常識,我們習慣用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來概括人類漫長的遠古歲月,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今天的我們如何讀懂人類?

官布紮布:按石器新舊的時間分段,本是考古學意義上的曆史認知,無可挑剔。然而,人類的曆史不能僅僅從考古的角度去觀察和解讀,而更應關注這期間他們在生存形式上發生的變化。

一般來說,新舊石器時代從二三百萬年前延續到距今五千至兩千年左右。這期間,人類不僅從制作粗糙的舊石器時代走到了能夠制作和使用陶器、玉器的新石器時代,更是完成了從動物到人,從自然生存到社會化生存,從本能紀元到本性紀元,從血緣利益體到部落聯盟利益體,從生存資源的采集者到生存資源生産者的變化。其間還夾雜着權力的誕生、圖騰與神的出現、倫理與道德的發育,心靈的成長等奠基今日社會存在形态的一切過程。解讀人類,這些才是必須去關注的硬體、要件,也才是讀懂的鑰匙。

作為考古的時間劃分,石器時代的概念固然重要,但我們應提防從概念到概念的曆史認知,提防以文化與文明解讀的局限,否則我們可能會永遠讀不懂人類。

東西問丨官布紮布:人類生存密碼有哪些未被破解?

意大利羅馬的西班牙廣場,常可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修女繞行朝拜聖母無染原罪石柱。中新社發 田地 攝

中新社記者:在您看來,如何了解文化與文明,如何解讀更為合理?

官布紮布:文化和文明是當今的熱詞,就像說書先生的扇子,用來做排場。現在,有一種現象比較突出,就是用文化與文明的概念去解讀人類的生活,人類的曆史,以厘清好與不好,落後與先進,文明與野蠻,也想以此導出與未來有關的某些結論。

這樣做有值得謹慎的一面,就是一不小心可能滑入進行概念運算的泥潭。

其實,文化和文明是人類對世間萬物和行為萬象的認知總和,而文明更有着在某一生存資源的基礎上達成共識的生存方式的特征,同時二者的很大一部分是重疊的存在。差別僅在于文明是文化的更新,被帶進了秩序或制度之内。

文化和文明是人類生存活動的産物,而不是像自然景觀那樣預先存在的東西,是以它很難成為解決未來問題之工具。因為它隻是總結人類生存經驗的概念,而不是鑰匙。

東西問丨官布紮布:人類生存密碼有哪些未被破解?

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内種出以良渚神人獸面紋玉琮為原型的巨幅彩色稻田畫,以當代農業技術展現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無人機照片)中新社記者 王剛 攝

中新社記者:科學技術對人類意味着什麼?如何認識人工智能的發展?

官布紮布:科學技術應該是人類長期積累的智慧和被轉化成生産力的能力。

在原始狀态下,人和動物都通過肌肉的力量擷取生存資源,沒有什麼知識和智慧可言。可進化起來後,人類從自然中得到一些啟發,利用物體間的作用提高自己的能力,以擷取更多生存資源和解決生存難題。比如,受隕石啟發懂得冶鐵,受風對物體作用的啟發用風車抽水等等。

随着進一步的進化,人們從領受啟發的被動接受轉向主動尋找放大自身能力的辦法。為此,人們從認識宇宙萬物的存在原理入手,開始自覺地為掌握每一物質的生成結構、生存法則,萬物秩序及互相作用等發力。由此獲得的知識通常被人們稱為科學,其實這是人類自然中擷取的智慧,這個智慧在18世紀時開始轉化成人類的能力,肌肉的力量被機器無限放大,生産起了日益豐富的生存物品。

是以在本質上,科學技術就是不斷轉化為能力的智慧。

那麼,人類放大自身能力的目的是什麼呢?那就是生産出能夠滿足需要的生存資源和享受更舒适的生活,工業化的如今程度正為滿足人類的這一基本需要而發力。其中,人工智能以代替人的勞作之勢迅猛發展起來,這可能是出現在人類面前的陰陽圖,值得以人類的名義去面對和思考。

說到底,防止被代替應該是人類的底線。(完)

北京一商場展出人工智能機械仿生羊。中新社記者 趙隽 攝

受訪者簡介:

東西問丨官布紮布:人類生存密碼有哪些未被破解?

官布紮布,(又名特·官布紮布),内蒙古通遼市庫倫旗人。詩人、作家、曆史文化學者。曾任内蒙古作家協會主席,内蒙古文聯主席。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副會長。

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發表作品,出版有《放牛娃》《二十一世紀的鐘聲》《藍天白雲》等蒙古文詩集。後向蒙漢雙語寫作轉型,翻譯出版現代漢語版《蒙古秘史》。

著有長篇曆史散文《蒙古密碼》、傳記文學《蒙古背影——薩岡徹辰傳》、《人類筆記》等。曾獲“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内蒙古文學創作索龍嘎獎”“朵日納文學獎”等獎項。主張文化的大衆傳播,提倡以寬角度、正立場觀察和講述人類的曆史和文化。

繼續閱讀